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立法即教育法律的创制和形成过程,是社会主义教育法制建设的基础。教育领域的有法可依,要求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及时制定各种教育法律,建立起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从而使国家的教育活动有所遵循。教育立法是教育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管理进行规范化运作的基本依据,是实现教育法制化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立法在国家的立法大潮中应运而生,并已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继我国第一部(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出台之后,(教师法)、(教…  相似文献   

2.
一、立法的目的全在于实施 《教育法》的颁布是建立完备法制,实现依法治教的一个重大举措。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法律的保障。一个法制完备的教育体系才是富有效率的、充满活力的教育体系。因此,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教育立法,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的教育法制。然而,立法还  相似文献   

3.
谭细龙 《培训与研究》2009,26(1):87-89,92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拉开了我国法制建设的序幕,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年教育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初创阶段,奠基阶段,构架阶段和完善阶段。30年来的教育法制建设,成绩是显著的,主要体现在教育立法方面,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育法律体系框架,教育的各个领域和各类教育活动基本实现“有法可依”。但教育法律的实施和公民自觉守法意识的培养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教育法制建设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拉开了我国法制建设的序幕,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年教育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初创阶段,奠基阶段,构架阶段和完善阶段。30年来的教育法制建设,成绩是显著的,主要体现在教育立法方面,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育法律体系框架,教育的各个领域和各类教育活动基本实现“有法可依”。但教育法律的实施和公民自觉守法意识的培养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法制建设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法律、法规、标志着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教育法制的不断加强与完善是维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需要,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法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试述刘艺乒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发展方针以来,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立法方面,已进入一个黄金时期,由国家颁布实施的法律有二百多个,各种单行法规、法令及各地方法规、...  相似文献   

7.
法制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在弘扬依法治国的今天,也必然要求教育依法而治,本着重分析了我国教育立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制建设的维度,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司法对策,意欲促进我国教育立法的完善与教育司法的健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需要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目前,在教育法制建设领域存在法制不健全、执法不规范、法律意识不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加快教育立法,建立健全教育法制系统。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严格依法治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制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市场经济是以法律为边界的经济,法制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各种法律关系日益增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法制,加强法制建设已经刻不容缓。文章从立法、执法、守法、法律服务四个方面阐述了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本思路,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化建设,必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逐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完备、成熟的法制经济。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民族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加强民族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健全民族法律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也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公共危机管理与应急法制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SARS疫情等公共危机暴露出的我国应急法制的薄弱环节。虽然说我国在构建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方面具有一定基础,但缺少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基本法律作为“龙头”,一些领域的应急法律规范仍不健全,许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立法的可操作性不强,已有的应急法律规范执行不到位,公共应急法制的实施环境有待改善。从指导思想来看,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法学界和实务界忽视了行政应急性原则在整个行政法制建设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必须注意将行政应急原则列入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体系,发挥其应有的理论指导作用。借鉴其他国家应急法制的特长,我国应在应急法制建设的目标、原则与重点方面做出专门的立法。  相似文献   

12.
教育立法是一项严肃复杂的规范性的决策活动,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制度基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高职教育实践取得了丰富发展,而美国高职教育的布局更早、更全面、更完善,相比之下,我国高职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与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相去甚远,在职能定位、体系建设、法制保障、监督管理等方面差距较大.基于对比分析中美两国高职教育法制建设在立法权限、立法程序、法制体系、法制监督的差异,借鉴美国高职教育法制规范的经验做法,揭示我国高职教育法制建设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 ,需要深入学习邓小平法制思想 ,努力健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确定适合国民经济需要的教育计划和教育体制,这是需要全党予以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研究教育计划,调整教育体制,包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各种教育法律、法令。从而运用法制来治理教育,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来说,当前教育领域制定教育法律或法令的必要性表现在: 首先,从法制建设的需要来看,加强社会主义法制,需要逐步制定和完善各项社会主义法律。例如在教育方面,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逐步增加各种类型的学校和其他文化教育设施,普及教育,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怎样贯彻宪法的这种精神?这就需要制定相应  相似文献   

15.
民族教育立法势在必行□覃盛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民族教育立法,是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民族教育现阶段仍然是我国一个特殊的社...  相似文献   

16.
法和法律意识作为法学领域中紧密联系的两部分,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教育法制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教育法律意识的制约。可以说,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意识的形成,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条件,也是遵守和执行社会主义教育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建立和健全我国教育法制的过程中,加强教育法制思想理论的研究、探讨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教育法制思想建设的几个关系问题略论如次。  相似文献   

17.
地方立法是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完善地方立法对于保障和促进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地方立法的现状、权限、特征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原则。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在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前提下的地方立法就愈来愈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期我国对于民法典的起草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的经济发展为中国民事立法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对苏联模式的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法制建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奠定了起草民法典的基础。"八大"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法制:"逐步系统地制定完备的法律"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工作重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办事"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八大"召开前后民法典的起草情况,说明"八大"思想促进了当时民法典的起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专,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深入学习邓小平法制思想,努力健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以《教育法》为母法的教育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方针。而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依法治教是这一重要方针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任重而道远。一、学习宣传教育法制法规,使全社会树立法制观念,是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首先,要认真宣传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