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MBO(ManagementBuyOuts)是美国80年代兼并浪潮中涌现出来的一种通过融资来完成并购的方式,译为“管理层融资收购”。它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换及其他产权交易手段购买本公司全部或部分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这种购并方式在西方的发展仅有20多年的历史,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它在激励内部人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的作用才逐步被肯定。近几年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市场、法规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MBO的实施一直备受业界关注,本文就MBO在国外国内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MBO自从上世纪末引入我国,就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国资委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进一步蔓延,叫停大型国有企业MBO,更是让这一话题再度升温。文章通过介绍MBO的概念、特点以及我国MBO的发展现状,从盈利能力、持股比例和股利政策等财务角度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并在肯定MBO的积极作用的同时,针对MBO在我国现实执行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公有制企业的产权明晰过程中出现的管理层收购(MBO)现象出发,分析了MBO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动因,提出了在我国现阶段实施MBO的利弊,并且希望随着改革的深化,MBO能在我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部分,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又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企业并购中对于管理层历史贡献的考虑一直有争议,本文从数据分析和定性分析的角度阐述了管理层历史贡献是必须被考虑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取得进展,企业产权多元化正成为国企改革的主要思路和发展方向。管理层作为一类产权主体的出现,使得MBO成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一种可选方式。通过实施MBO,能够较有效地解决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激励不足的问题,并为国有资本的战略性退出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管理层借助实际的控制权采用不舍法手段迫使政府接受收购请求,使得MBO成为了“合理合法”侵占国有资产的最佳通道。分析我国企业实施MBO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我国MBO发展提出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一种企业重组的工具,自引进我国以来受到了众多争议,其中又以定价问题为这些争议的焦点。本文从MBO定价的依据问题切入,对MBO定价的两大难点“管理层贡献”和“控制权溢价”进行了量化并给出定价模型。然后,通过20组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MBO定价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回归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MBO都是围绕每股净资产进行定价。而且,政府在出让股份时考虑到管理层历史贡献,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抵扣”。但是,这种“抵扣”并没有得到科学的量化,说明在价格谈判时受其他非市场因素影响较多。此外,在定价时没有考虑控制权溢价,成交价格有“缩水”的嫌疑。  相似文献   

8.
MBO(管理层收购)之信托攻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BO就是公司的管理者收购自己公司的方式,被视为对高层经理人员强化激励的方式,但MBO在我国不仅是个新生事务,还备受企业界管理层的热衷,但国家对这一领域内的法规尚没有明确规定现行市场中的一些MBO案例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跟现行法律法规博弈,本文提出并分析了如何利用信托办法合法进行MBO.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介绍了管理层收购的概念,并对管理层收购进行了理论上的解释,指出了我国管理层收购(MBO)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MBO浮出水面的大背景是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退出。本文紧密结合中国MBO的大环境,以MBO的焦点——“定价”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MBO定价之所以引发争议的深层次原因。作者认为以每股净资产为标准评价国有股定价是否公允是有待商榷的,提出把定价的争议归因于国有企业的收购主体是管理层,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有误导性的。有理由相信,随着政策环境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MBO作为一种调整产权关系和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新手段,必将对我国的企业改革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MBO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作从它的概念、特点和产生的背景出发,探讨了中国国有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意义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产权制度受经济条件所制约,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中小企业也不例外。在西方,MBO已经证明能够大大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在我国,MBO也显示出极大的适用性和发展前景。文章通过中小企业应用MBO进行产权重构的优劣性分析,明确MBO的应用价值,并针对当前MBO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以利于推进MBO在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是产权制度改革。MBO为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是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具有现实的意义。但MBO在我国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的阶段。MBO的多个环节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本文从收购主体、收购定价、资金来源、社会风险、企业后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MBO实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MBO(Management Buy—out)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经济学家也给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解释。2003年4月,MBO被紧急叫停,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在相关法规完善之前暂停受理和批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到2004年中,国资委再次叫停了大型国企的MBO,而对中小企业的MBO则列出了限制条件。可见,在国外广受欢迎的MBO在我国却是走的风雨飘摇。  相似文献   

15.
管理层收购前进行的尽职调查需要使用大量的公司信息,管理层在使用这些信息是不应违反其对公司所负的忠实义务.应对管理层使用公司信息的行为进行规制以保护公司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宏观背景下,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要求国有企业逐步从竞争性行业退出。然而,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产权问题,迫切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的深化改革。在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管理层收购(MBO)这种较新型的企业并购方式已成为中国当前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一种尝试,并被赋予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道路,促使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及金融体制健全的历史使命。文章对管理层收购这种较新型的企业并购方式进行一定的理论介绍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分析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实施的切实可行性及其现实意义;指出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国有企业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我国MBO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与完善MBO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神州数码和青岛双星相继进行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再一次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其在我国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已经成为企业产权改革的有益途径,但总的来看,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始终持保守和谨慎态度。而国有资产管理层收购被限制主要源于外因而不是管理层收购制度本身,政府部门并没有否定管理层收购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融资困难是制约我国MBO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而融资方式的缺陷又是造成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文章针对管理层以企业的资产或产权为抵押向金融机构债务融资方式的缺陷,开创性地提出了“企业家价值保险合同抵押贷款”债务融资方式,为有效解决MBO融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我国的经济现状,从委托——代理理论、MBO运作中的三大难题、实施MBO的目的和管理层的动机上对管理层收购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目前我国不应进行管理层收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