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我们要贯彻中央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摆正学校体育的位置,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学和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对学校体育的功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林麟 《体育师友》2003,(4):43-4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作为学校教育基础学科的学校体育不仅仅要增强体质,而且要在增强体质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完整的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一、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的重点在学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走改革的路。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等文件中,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体育教学改革首先是体育教育思想的变革。体育教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学校体育中的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最有代表性的过程。评估体育教学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将会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对体育教学进行评估,是对学校总体办学水平中微观对象的评估。通过评估,认识体育教学自身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  相似文献   

7.
孙德友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6):77-78,85
高校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四有”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我国体育战略的基础。随着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进一步重视,以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实施,高校体育工作有了相应的改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使教育的这一战略任务落到实处,必须作好高校教育改革主攻方向的大文章,而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改革则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8.
时代的发展,要求体育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地向前发展,反思传统体育教育观中所凸显的生物体育观以及客观上的限制,要求构建新型的体育教育即以人为核心和根本,注视崭新的体育人文精神,秉承并超越根植于传统中西方文化中的体育人文精神。以高科技为支撑的体育生物与体育人文的统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符合马克思关于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活动能力决定着满足程度的大小,进而决定着人个性发展程度的观点。而传统体育教育观向新型教育观的转变的关键在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1.研究目的20世纪90年代,我国兴起了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大课简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当代教育思想在学校体育中的体现,它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关于“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贯彻《体育与健康  相似文献   

10.
现行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根据《中国学校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针对提高我国全民素质和健康状况而定的,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每个体育教育工作者应义不容辞地将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健康放到体育教学工作的首位。  相似文献   

11.
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地位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传统体育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地位日益提高,这是由国内外大环境影响、国家教育政策的导向以及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具有的特性所决定。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博采世界文化之精华,稳步走向世界,高校体育教育这一环节必不可少。文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体育教学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积极地位和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小学体育是普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亦应遵循这一原则。本文试就辽宁省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情况做些分析,并对今后如何搞好改革工作的实际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我国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决定》在阐述学校体育工作时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笔者认为:体育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求体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体育修身养性的功能,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加以拓展,渗透以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和心理适应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开发学生心智潜能,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消除心理困扰,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指出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决定》高屋建瓴地阐述了青少年健康体魄的重要性及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体魄需要学校教育全方位、全过程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发挥体育卫生工作在培养青少年健康体魄方面的特殊作用 ,尤其是担负增进学生健康重任的健康教育 ,对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论述为指针,针对当前普通高校课程改革的现状,从创立新的学校体育课程的教育观念、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优化体育课程设置的设想三个层面,对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手段,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近些年来,随着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人高校体育在定范围内进行了改革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改革与发展步履徐缓,尚不能适应成人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造成这些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是对成人高校体育的现状研究不够,认识模糊,对成人高校体育的目标及改革方向把握不准,成人高校体育改革缺乏宏观的理论研究与指导。因此,不仅要进行理论研究,更新观念,更要多办实事,实践中寻找真理,要从很本上解决问题,以取得改革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一、评估的意义开展体育院系教育质量的评估是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落实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而应办的一件实事。《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管理部门要“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对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课程标准》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培养、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运动兴趣……。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它为我们的体育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学校体育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一所学校的体育教育和工作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因此,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必须把学校体育纳入学校教育总体规划。为此,本文从教育理念的探讨,来建立体育落实素质教育的思路,以使学校体育工作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能扎扎实实有所依托,且能与学校其它教育内容和形式有效配合,协调发展。二、教育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