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校体育系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表明,一年级新生损伤发生率最高,其总体损伤率女生明显高于男生;损伤最多的项目是篮球、田径、足球等;损伤部位最多为下肢的踝部,损伤呈多发性,多以急性闭合性的韧带扭伤、肌肉拉伤、挫伤等软组织损伤为多见。本文根据运动损伤发生的特点、规律及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体育系学生在体操普修课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机理,对兰州城市学院2007级3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系学生在体操普修课中损伤部位较多的是掌、膝、腕、腰、肩、踝等;损伤性质多为拉伤、扭伤、挫伤、擦伤的原因主要是技术不合理,准备活动不充分和缺乏保护帮助.并且运动损伤发生的机率随学期、季节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西南石油大学的体育系篮球专修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时段主要是秋冬季节,损伤的部位主要是踝关节、膝关节、指关节,损伤的原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足,场地原因,疲劳和负荷不合理。为预防篮球运动损伤,应加强安全教育和体育道德教育,加强运动损伤急救和康复治疗知识的传授,加强医务监督和教师的课外指导。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黑龙江省高校随机抽取了调查样本进行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损伤主要以关节韧带拉伤和肌肉拉伤为主,分布在四肢部,下肢为主;损伤常发生在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课中;导致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差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福建省三明学院体育学院网球专修学生81人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网球运动损伤的种类、损伤原因等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在参与网球训练学生中,有71.6%存在运动损伤;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以肘、足踝、肩部为主,各占63.3%、53.4%、26.2%。导致网球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负荷太大、网球技术动作错误、场地和运动装备不良。  相似文献   

6.
杨靖 《华章》2013,(1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名幼儿师范专业女大学生舞蹈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运动损伤在幼师女大学生进行舞蹈训练时较为常见;舞蹈运动损伤类型多为肌肉韧带拉伤、关节囊撕裂等软组织损伤,新伤比例比较大,陈旧性损伤发生较少;下肢和腰部是幼师女大学生舞蹈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动作技术不熟练、练习时精力不集中、准备活动不足等是舞蹈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项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寻降低大学生运动损伤率的有效途径.通过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所使用的一些方法,对两所大学2317名大学生最近一年运动损伤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调查研究结论发现,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损伤类型排在前三位的是:皮肤损伤、韧带损伤、骨骼损伤,影响损伤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运动准备不充分、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规范、身体素质与运动负荷不匹配.建议加强对大学生体育运动的自我保护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体育比赛等剧烈性、对抗性活动加强监控,尽量避免因身体原因导致的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8.
对红河学院体育院系学生足球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足踝部损伤率最高.损伤的类型主要是关节韧带扭伤、擦伤、劳损、挫伤,偶有比较严重的运动损伤,如骨折、脑、胸腹部挫伤.运动损伤的高发时段是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的对抗冲撞、犯规;局部负担过重;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场地不良、技术动作错误等.建议重视运动损伤防治知识的教育及运动后全身或局部的放松恢复;合理安排运动训练和比赛;加强体育道德风尚教育.  相似文献   

9.
对体育系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102例(男64例,女38例)体育系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临床分析,结果:损伤发生的场合以教学课堂为主,损伤发生项目以体操为最多,损伤部位以踝部损伤占首位,损伤种类及分布规律,以关节扭伤发病率最高;损伤发生的原因以技术动作错误为首,由此建议,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运动保健的重要性;体育教师应克服在教学,训练,组织和指导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加强医务监督,加强损伤的治疗,对体育系学生发生运动损伤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魏永 《考试周刊》2014,(71):114-1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贵州篮球专选学生运动损伤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篮球专选学生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手指、膝关节、腕关节及踝关部位,引发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规范、运动负荷过大及注意力不集中四个方面。并对引发运动损伤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对减少学生的篮球运动损伤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及易受损的部位,分析原因并找出预防措施.结果发现大学生运动损伤多发生于对抗性强、有直接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损伤部位以踝部、膝部多见.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发生部位等与运动项目、准备活动、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等相关因素关系密切,在平时的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必须强化学生预防损伤的意识并加强保健指导.  相似文献   

12.
柔道运动员损伤是运动训练中需要重视的环节,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以体校柔道运动员的损伤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损伤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校柔道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最常见的是关节损伤、肌肉肌腱损伤、韧带损伤;损伤病程多为急性损伤,损伤程度主要为中度损伤,重度损伤最少。损伤部位多发于膝关节、肩关节、大腿、踝关节、肘关节,损伤中多以关节损伤为主。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因素主要是疲劳训练、带伤训练比赛、技术动作错误、准备活动不充分。  相似文献   

13.
对临沂师专体育系部分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其致伤的原因及规律,减少损伤,提高体育系学生的健康水平和运动成绩,为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同之处是学员要亲身参加身体练习实践,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并增强体质.这种身体练习是通过在自然环境(陆上、水中、空中等)中,并使用各种器械,使身体承受一定运动负荷来完成.因此,运动损伤事故是经常容易发生的,发生运动损伤事故不仅给学员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又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这里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及有关资料,对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一、运动前准备活动中的原因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在准备活动上常存在的问题有:不做准备活动.在神经系统和其他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没有做准备的情况下,就立即投入紧张的正式运动,由于肌肉、韧带的力量及伸展性都不够,运动中负担较重部位的功能没有得到相应的动员,身体协调性差,因而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70名我国U—17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探讨其损伤特点及原因。结果表明:损伤发生率较高,损伤程度较为严重;损伤发生较多的部位依次为踝关节、膝关节、足部和大腿,发生较多的损伤类型依次为扭伤、拉伤和挫伤;引起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直接激烈对抗、运动负荷过大和场地不良;损伤后未痊愈的比例较高,少数运动员损伤后未经过治疗。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防治运动损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皖西学院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找出运动损伤的特点,为大学生预防运动损伤,合理健康的参加体育运动提供指导。研究发现:大学生运动损伤半数以上发生在课余运动;踝部损伤和关节扭伤比例最高;篮球运动最易发生运动损伤;思想不重视、运动损伤知识不足、准备活动不合理、运动技术动作错误、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不良是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不仅需要健壮的体魄,全面的运动技术,综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于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运动医学的角度,谈谈运动损伤对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专业思想的稳定性的影响。一、体育教师运动损伤的类型R原因体育教师身.上存在的运动损伤多种多样,发生的部位可遍及全身,大体可分为:陈旧性损伤、急性损伤、疲劳性损伤,其中以软组织的陈旧性损伤为多见。1陈旧性损伤体育系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在95%可信区间,其中慢性损伤占5156%,多以关节劳损,肌肉酸疼、疲劳性骨膜…  相似文献   

18.
对山西省大学生排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高校从事排球运动的学生运动损伤的特征、部位、种类,以及损伤原因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排球运动损伤多集中在人体的指间关节、皮肤擦伤、肌肉拉伤、踝关节等。形成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医务监督不够和技术动作错误等,同时提出了预防排球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某健身中心参加体育运动的40名人员进行了运动损伤调查。常见的损伤部位为踝、膝、足、腰、肩、背,主要损伤种类为关节损伤、肌肉拉伤。发生损伤主要为准备活动不充分、过度疲劳和技术动作不准确等原因。文章针对以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损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体操运动是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较强、技术复杂、难度较大的竞技项目之一。在体操教学中,发生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体育系学生也不例外。它不仅给学生带来痛苦,同时对术科的学习也带来很大影响。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防.$于未然,本文拟对体操运动发生损伤的原因和规律,进行初步探讨,从而找出预防措施。一、调查对象及方法调查对象:青海师范大学体育系90级~93级.4个班,共计148人,其中再生226人。女生22人。调查方法:采用调查访问法和填表登记相结合,课堂了解和课下调产相结合。对受伤学生询问其受伤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