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老实说,我对现在的语文教学很不满意。我呼吁我们的语文老师要有一种勇气,你能大声地对你的学生说:  相似文献   

2.
大家都知道“职业模特”,令人羡慕;游走于高级楼盘间,穿名贵服装,摆摆姿势,扬扬笑脸,使使眼神,就可以上杂志、报纸、电视、户外广告,做时尚、名牌的代言人.这里我要说的“模特”是:穿行于学生与讲台之间,着得体的服装,随时变换喜怒哀乐的眼神,做培育新一代的代言人——教师——师表.  相似文献   

3.
多少年来,站在讲台上,自以为是地认为教师这个角色赋予了我教育学生的权力,自以为是地认为只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  相似文献   

4.
教书二十几年了,近几年来不断碰到同样一件尴尬的事情,就是有些学生的名字取得怪怪的不说.他(她)那个名字啊,非常少见而生僻,一不注意就会把他(她)的名字给念错了.如果是其他科目的老师,读错了学生的牛僻名字,学生们只是笑一笑,并不怎么认真计较;可要是语文老师念错了某个同学的生僻名字,学生还真是不依不饶的,轻者说你这个语文老师不好,不合格,重者鄙视你,哄你下讲台,当面给你制造难堪.……  相似文献   

5.
语教学长期处于“少、慢、差、费”状态的原因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我很赞赏北师大教授刘锡庆的分析:学生本是学习的主体,却始终处于一种沉默寡言的“退场”状态,而教师本应是“教练”,却一如既往喋喋不休地“登台”,这“主体的颠倒”是造成语教学上述种种弊端的根源。真是一针见血啊!  相似文献   

6.
魏静 《今日教育》2008,(9):49-50
一直以来,自认为对语文情有独钟,学生时代喜欢语文,工作后热爱语文,自认为还算一个比较优秀的语文老师。可是有一天,刚上小学的儿子突然问我一句:“妈妈,什么是语文?”我愣了片刻,是啊,到底什么是语文?我这个教了十几年语文的教师,一时竟然语塞。反问儿子:“你认为什么是语文?”儿子想了想说:“语文就是一门学科。”是啊,在多少人眼中,语文就是一门学科,一门基础学科而已。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的“艺术境界”理论,依类定品,区别高下优劣,颇有道理。对于语文教学艺术,很有启迪意义。目前,语文课上的确尚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情况。其症结之一在于教师的教学艺术。研究“境界”理论,对于解决问题,应该不无裨益。一、古代“艺术境界”的理论古代的“艺术境界”理论可散见于文化艺术领域。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学诗的三境。唐代王昌龄,在他的《诗格》中说:“诗有三境。”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将人生分为三境界。唐代书画家张怀瓘将书画作品分为“能品”…  相似文献   

8.
偶然的原因我成了他们的语老师 偶然的原因,我成了Y班的语老师,开始了我与他们之间的故事。Y班是从其他班级分出来的。学校原先有个商业秘的混合班级,学生人数实在太多,教师站在讲台上看最后一位学生,提起脚跟也看不清。于是,出于管理的需要,学校将这个班级一分为二,这新多出来的班级,再逐一配备各学科教师。我并不了解这个班级的状况,领导安排工作,我就允诺了。不曾想到,我简单的允诺让自己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困惑中。  相似文献   

9.
张翠华 《成才之路》2011,(26):31-31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学校的人员、设备等安排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怎样的发展才是适合学生,而且是必需的,是值得商榷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大多会出现这样的几种情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课,教学目标是什么,我们主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大家在学习中有怎样的思考,可以提一提。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选出和自己相同的问题,重点解决,这节课结束时教师会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没有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样的课堂教学特点表面看起来是问题引导,其实学生不过是配角,是教师手中表演的提线木偶。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是不会独立思考,是不能形成创新能力的。  相似文献   

10.
高兴利 《山东教育》2011,(34):20-21
前不久,我在网上读到一篇题为《这样的语文标准答案很荒谬》的文章。文中谈到有位教师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这篇文章时,问学生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什么。答案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相似文献   

11.
任泉福 《宁夏教育》2000,(11):19-19
也许是受几千年封建社会“大一统”的影响太深的缘故,现在语文教学中统一的东西太多:大纲统一、教材统一、教参统一、备课统一、教案统一、目标统一、计划统一、考试命题统一、答案统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个性被同化,再有才华的教师在这张“统一”的大网里面也不敢越雷池一步。教学中共性的东西太多,个性的东西太少,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知识传授,是"结论式教学",结果造成语文的外延不断萎缩,学生对学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淡,于是大家齐喊"当语文教师可悲"。课改后,出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在全新的理念引领下,大家又把综合性学习搞得轰轰烈烈,问题也伴随而来——缺乏"语文味"。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不是缺少"语  相似文献   

13.
当语文赋予我血肉之躯以灵性与智慧时,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题记 诗墙.寻梦 1999年夏天,常德诗墙。 揣着两份录取通知书,我犹豫不决:市一中,还是师范学校?我最终选择了后者。究竟为何,至今不曾梳理清楚。我以为,这大概是潜意识的倾向使然吧。  相似文献   

14.
15.
语文教学,往简单处说,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们常常埋怨学生:不善于倾听,不喜欢读书,说话不连贯,作文不通顺。其实,这些毛病在我们有些语文教师身上也能找到影子。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身上的这些毛病是从教师那儿“习得”的,是被教老师传染的。  相似文献   

16.
我是来自湖北鹤峰的一名山村教师,今天,能站在这个讲台上与各位语文名师一起交流我的教学心得,是难得的缘分和美丽的幸运。  相似文献   

17.
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讲台上,正上演着有声有色的文学佳话;讲台下,学生们却置若罔闻、一脸冷漠,任你台上热情地"唱着"独角大戏,台下的学生却始终不是你的"观众"。这种尴尬与懊恼,虽不是职业教师的完全写照,但也是众多中职语文教师曾经历过的或正经历着的。  相似文献   

19.
“名师”的光环确实让人心生羡慕,特别是讲台上那挥洒自如、妙语连珠、魅力四射的高大形象令多少普通老师为之倾倒、折服。于是乎,普通教师纷纷学名师.出现了一股“学名师”的热潮。  相似文献   

20.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语文教师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以前,笔者考虑最多、和同事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教”,即使是听课,甚至看一些优秀教案,关注的重点也往往是这些课的教法,却常常忽视“教什么”。现在想想忽视的原因可能是认为现成的教材、教参、教学辅导资料都有,教学内容没有什么可讨论的,就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