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男权社会里,语言的主动权掌握在男性手里.以男性审美取向、意识形态为主流的历史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都表现了男性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需要,男权文化也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伴随着男性对女性既依赖,又压抑;既期待,又恐惧的矛盾心理,"红颜祸水"便成为祸难来临时中国男人掩饰自身过失、为自己开脱罪责的口头禅."褒姒一笑而失周天下"成为最有名的"红颜祸水"论的历史佐证.周王朝的灭亡有很多综合的因素,但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烽火戏诸侯,二是废除申后和太子,与褒姒的一笑一颦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2.
12月20日 晴 “一缕醇香捧与君,甜了友谊醉了心。借问茶香来何处,安溪乌龙铁观音……”家乡,这片飘香的土地,永远点缀着清雅的绿色,永远散发着醉人的茶香。  相似文献   

3.
阳光是什么?小时候的我只知道阳光是一种光明,现在已是中学生的我,对阳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认为它不单单是一种光明.它还有可能是一种爱,一份情,一盏灯……阳光如同一个小女孩,用细嫩的小手提起裙边,轻盈地走着,在草地里,在湖水旁,在公园里翩翩起舞,欢快地跳着,  相似文献   

4.
触摸那朵花     
顾楚怡 《新读写》2011,(10):61-61
一提起花,人人都会想到唯美,芬芳。没错,花朵带给入阵阵芬芳,但花朵并不是以一种颜色、一种姿态存在于我们身边。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花朵一样沁人心脾的人。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汉中女子褒姒是"红颜祸水",因"烽火戏诸侯"而导致了西周灭亡。这是不公允的。拨开《史记》等史料中虚妄故事的成分,据西周当时的史官伯阳所言褒姒出生时间看,在西周灭亡的幽王十一年,褒姒已经是五十多岁的老太婆,周幽王根本不可能为博其一笑而置江山于不顾。西周的灭亡,自是周王室各派政治力量之间夺嫡争权的结果,与弱女子褒姒并无多大干系。  相似文献   

6.
    
张涛 《初中生之友》2008,(10):47-48
<正>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关于"笑"字,有许多的故事。"笑"字的字形至今仍有一段公案悬而未决。历代的文字学家在讨论它最初形态的时候,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古人造"笑"字的时候是和"夭"有关还是和"犬"有关。  相似文献   

7.
8.
褒姒的神话传说及其文化思想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褒姒的神话传说是在天命观念支配下,通过想像而演义成的一则神话传说故事,反映命运的必然性就是沿着天命所决定的方向发展,直至达到既定结局,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和它相抗衡。命运不但受着天命的制约,与天命相一致,而且符合惩恶扬善的正义原则,具有伦理化的特征,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它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权威性,削弱甚至扼杀了人们对于命运的反抗精神。这则神话传说不是在一般的意义上暴露天命、命运观念所宣扬的消极无为思想,而是从人的价值和人格尊严的层面上开掘,揭示天命、命运观念扼杀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残酷本质。  相似文献   

9.
触摸阳光     
胡青松 《华章》2011,(2):33-33
①我曾经读到过这样的一个句子:阳光走着猫步来。我当时在心里反复咀嚼这句话之后,仍延续着说不出来的感动。我以前一直以为阳光只是单纯平淡的理性意义上的一种东西,  相似文献   

10.
触摸     
有些东西的坚硬或柔软、粗糙或纤细,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它们在光线的映射下,首先寻找的是我们的眼睛。夜晚的到来,如果没有灯光的照耀,它们的体积、形状、色彩、纹理及全部细节都没入在黑暗里。在众多的人那里,它们可以是绸缎、布料、皮毛、珠宝、金银的饰物……也可以是那古墙上厚厚的青苔,涧溪浅水里的卵石,乡村冻路上的辙印,甚至一个人的面孔……  相似文献   

11.
她那一笑     
记得在我刚刚转到八中读初二时,由于普通话说得不太好,所以我害怕和别人交谈。环境的改变,使我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尽管我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可一下子又  相似文献   

12.
陈亦权 《良师》2010,(10):16-17
美国的阿瑟港是一座新近发达的海边小城。上个世纪初,郊外住着一位名叫丹尼尔的小孩儿,他时常坐在挂满爬山虎的院子里,出神地看着海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幻想着自己也能拥有一艘大船,里实在  相似文献   

13.
触摸音乐     
“do,re,me……”美妙的音符经过长笛银白色笛身的过滤后在我身边飘散开来,闭上眼,仿佛便能走进那奇妙而有趣的音乐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我触摸着一段段旋律,触摸着音乐。  相似文献   

14.
秒针、分针、时针,日月旋转、嘀嗒不止,记录了昼夜交替、四季轮回,更见证着时世变迁、物是人非。时间,就这样永不回头地悄然滑过,似乎无从察觉,但却依存载体留刻下过往的印痕,亦可触摸,充满质感。  相似文献   

15.
褒姒形象的定型是在汉代完成的,而《史记》《汉书》奠定了正史中的褒姒形象。司马迁第一次在正史中描绘了一位神秘而客观的褒姒,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位不同于《诗经》所描写的真实的褒姒形象。班固全盘接受《诗经》的观点,“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不仅在《汉书》中确立并进一步强化,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找到了西周灭亡的替罪羊,后世的史学家和政治家们就能够求得一种心理平衡,从而也就有理由继续视西周王朝为模范王朝。褒姒成为汉代之后“红颜祸水论”的典型,这不仅是男权主义时代女性的悲哀,更是中国历史的悲哀。  相似文献   

16.
触摸童心     
有三个女生,每天都坚持来我办公室帮我浇花、倒垃圾。我从没吩咐过她们,可她们总是那么主动和及时。  相似文献   

17.
在政治家及史官眼中,褒姒因烽火戏诸侯,一笑而失江山在历史上被定性为美女祸国,数千年来鲜少有不同声音发出。但随着西学东渐思潮的出现,一部分思想家则推翻女祸论,为褒姒正名。而在褒姒出生的故乡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出于对家乡自发的热爱和荣誉感,为褒姒构筑了一个善良可爱的美女形象。基于对褒姒形象的理解不同,史官视角、文学视角、民间叙事视角中的褒姒都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体现"全面"与"综合"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一个新理念。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触摸生活"就是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经验,主动获取知识,激活学生的灵性,增强语文学习的情感,培养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触摸月球     
月球是地球的近邻,自古以来人类就对之假想不断,想去认识它、探索它,触摸它最真实的一面。人类对月球 的探索,首先从举头望明月时的翩翩浮想开通。嫦娥奔月、吴刚折桂……不但中国有许多关于月亮的美妙传说,西方人也同样对夜空中的这个银盘充满了想象。  相似文献   

20.
触摸爱     
神说:“要有光,这个世界便充满了光;要有爱,有爱你便来到我的身旁。”——题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