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意,主要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贯穿于认知活动,是人们进行信息加工的重要机制.根据注意过程中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也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我们工作和学习中的大多数心理活动都需要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或培养个人对事物的直接兴趣达到的.  相似文献   

2.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各种心理过程都必须有注意这一心理状态参加.在教学中,无论是感知教材,理解教材,还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都得有学生的注意参加才能完成.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也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分不开.多数学生学习成绩开始下降或成绩不理想,往往都是由于学习时不注意造成的.因此,注意在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下面谈谈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及两种注意转换在教学中的运用.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它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的特点,主要包括比较强烈的刺激、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新异性.另一方面是人的主观因素,主要是人对该事物的需要和兴趣、人的情绪状态、人已有的知识经验.这些都会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可以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脑力消耗,避免过度疲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无意注意,并要在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刺激物的特点和学生内部状态两个方面加以运用.教师的穿着打扮、教师的语言和教具的使用,教室的布置要有利于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和情绪的稳定.如把卫生用具整齐地摆放在教室的后面,  相似文献   

3.
一、遵循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注意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根据注意是否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在教学中,笔者注重根据注意规律组织教学,防止学生"开小差",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时心理活动起积极的组织和维持作用,是学生掌握知识和从事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在教学网页设计中要从这三个方面探索学生注意的保持策略.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告诉我们:“具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还要作一定努力的注意叫有意注意;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叫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常常不能截然分开,有意注意可以转化为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也可能转化为有意注意.只有两种注意交替使用才能提高其教学效果,因为过多地用意志来控制注意、会使人很快感到疲劳;又因为任何工作都有枯燥和困难的部分;难以叫人产生无意注意,光靠无意注意也难以实现,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及时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人们的智力活动,一切心理活动,都必须有注意参加,才能顺利有效地发生、发展与形成.而注意又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有意注意,另一种为无意注意.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引起的是有意注意;反之,则是无意注意.  相似文献   

7.
认为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作用和最常用手段之一,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求异创新的有效途径.提出了课堂提问必须做到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新颖别致,注意趣味性;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因势利导,注意灵活性;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转变方式,注意自主、合作、探生;回归生活,注意导问意识性.  相似文献   

8.
中英两国刑法学界对注意能力和注意义务在犯罪过失中的重要地位均予认同,但对注意能力、注意义务的判断却存在着较大分歧.文章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两国的比较研究,以期对科学地判定注意能力和注意义务,从而准确认定犯罪过失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一、中年经学生的心理发展1 注意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着各种心理过程,注意感知、注意记忆着什么.刺激动的色、光、声的强度,运动和变化;刺激物之间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异同,都是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因素.明确直观操作的目的任务,手、脑、口并用把智力活动与活动结合起来,容易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心理活动一直保持到达到目的为止,使事物得到清晰、鲜明的反映,换制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中年级学生的注意比低年级有所发展.对情绪的控制能力逐渐增强,聚精会神注意事物的平均时间  相似文献   

10.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人只有在注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感知、记忆和想象.注意是教学的必要前提,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从而使学生进行知觉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组织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能力,是教学取得效果的重要条件.我校是一个普通工科中专和职工大学的统一体,职工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他们来源广,年龄大,基础差,心理个别差异大,无疑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就职工学生的一些注意特征和培养他们注意力的途径,本文作如下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11.
教师要搞好教学,就必须了解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把自己的教学过程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提高自觉性,克服盲目性.多年来我运用心理学的“注意”规律进行历史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注意,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注意有两种:一是无意注意,另一是有意注意.前者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后者是有自觉的目的,并需要经过一定努力的注意。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经过它.”把注意比喻为获得知识的“门户”,充分说明了“注意”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怎样组织和引导学生的注意呢?  相似文献   

12.
学校安全注意义务是指学校、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负有采取合理的注意防止学生人身、财产遭受损害,是法律基于保护在教育关系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学生、幼儿等受教育者一方的利益,而给处于相对强势地位的教育者一方课以防范危险的义务.学校安全注意义务的注意标准,不但要达到一般的"理智的人"的行为标准,而且还应当达到作为一个合格的学校和教师通常的和习惯的行为标准.判定学校和教师是否履行了学校安全注意义务,先判断学校是否有注意义务以及应负注意义务的程度,再判断学校是否实际违反了该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13.
葛雪松 《教学研究》2006,(6):555-557
无论是对事物的感知,还是记忆、思维,都离不开注意过程.集中且持久的注意是学习的重要保证,在学习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相似文献   

14.
数学公式是解题的重要依据,因此,要使解答简捷正确,就要注意公式的限制条件,注意合理选用公式和灵活运用公式. 一、注意公式的限制性任何一个数学公式都有其使用范围,如果在解题时不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就可能会出错.  相似文献   

15.
运用注意规律去组织教学,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经验的教师,能根据两类不同注意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本文对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利用无意和有意注意采组织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6.
要问学生最起码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回答是:课堂注意听、看、练。现行普遍的授课方式,主要是听.授课是教师呕心沥血,反复钻研教材,集一生之经验,运用自己全部智慧的结晶;是学生掌握教材的捷径.舍此而能学好者,不亚于攀登蜀道之难.那么教学过程中学生注意的状况究竟怎样呢?下面对注意层次及特点作以初步探讨.所谓注意,即是心理对那些于个人具有稳固的或情景意义的一定客体的指向性,是以提高感性的、理性的、或运动的积极水平为目的的心理的集中.学生课堂的注意心理千姿百态,瞬息多变,但根据注意对认识过程的不同意义及注意品质水平,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相似文献   

17.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心灵的门户."在教学中,老师如果不善于把握学生的注意,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教学;学生如果不注意听课,就无法较好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因此,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无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许多情况下,人们无目的地被事物吸引住了,心理活动不知不觉地指向和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而同时撇开其他的事物.  相似文献   

18.
连海 《初中生必读》2011,(12):28-30
等比性质是一个十分重要且用途极广的定理,在学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性质的使用条件对于n个等比,各比的后项之和不为零.这是使用等比定理时必须注意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一、利用无意注意学生字 弱智学生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而在实际教学中,只有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使学习活动达到最佳效果.前些日子,校园上空总是有一些飞机飞过.飞机飞得很低,声音很大.同学们的视线被嗡嗡嗡的声音吸引过去.于是我就让学生到教室外看个清楚.  相似文献   

20.
注意在体育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简单介绍了注意及其特征与功能,并详细介绍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