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诗经》中有很多以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是《诗经》艺术价值最高的部分之一,它用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叙写生活的本来面目,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爱情诗篇,丰富了人类的情感世界,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在三千年以前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君子淑女之恋、凰对凤的追求、义无返顾的爱情表现模式,是古代青年男女对爱情大胆自由、坦率灸热的追求,是情窦绽放的男男女女对生命本能的真实表露,体现了远古的人性美;纯真爱情的最初表示是信物的投赠,"与子偕老"的誓言是高尚、美满、幸福婚姻的约定,体现远古的人情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方面表现出对婚姻自由的限制,另一方面表现出婚恋的困境和痛苦。以婚恋为题材的作品是《诗经》那个时代爱情观、婚姻制度、民族风俗习惯的折射,是人性人情还没有被扭曲或践踏的真实见证。《诗经》作为五经之首,不但影响着后世人们的婚恋观,而且深刻影响着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爱情。今天探讨这些古代爱情诗篇所焕发出来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对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读《诗经》,恩接远古,大块朵颐。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是一个感情真挚、率直奔放的时代!瞧,在河之洲,雎鸠鸟鸣,窈窕淑女,君子划舟,寤寐思之,辗转反侧。女子娇美,男子率真,思念与爱慕随着小河流水,流入琴瑟美梦之中。  相似文献   

3.
对于《诗经·关雎》,教学用书上是这样说的:“《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琴瑟友之’、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第一部将女性美展现于后世的作品,向我们呈现的女性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即窈窕淑女。  相似文献   

5.
池子 《初中生》2010,(1):16-16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来自民间、感情真挚流露的美妙诗句出自《诗经》。《诗经》是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几千年来依旧流传不衰。唤起人们心底的共鸣,是《诗经》经过数千年的考验而成为永恒经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也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这首诗虽然内容简短,却形象地展现出一位男子对“窈窕淑女”由倾心爱慕,转而相思难眠,一直到渴望永结同心的过程。河边的青青沙洲,沙洲上交相和鸣的雎鸠,左右采荇的款款女子,痴情凝望的青年男子,构成了一幅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的画面。  相似文献   

7.
在历代对<关雎>篇的解读中,可以发现<诗经>的阐释和接受有着较明晰的发展过程.其阐释过程经历着由世俗化到经典化再到世俗化,这个过程不过是脱去儒教政治道德教化的重重外衣,重新找回自身本来面目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周南·关雎》这是一首远古的情歌。这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开篇。这是所有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诗歌,南宋大儒朱熹却说其"文理深奥,如《乾》《坤》卦一般,只可熟读详味,不可说"。  相似文献   

9.
《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在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根据儒家诗论系统,结合《毛诗序》合理的理解和解读《诗经》中所蕴含的思想,从“人伦礼仪”、“天下之乱礼乐王道”及“天人阴阳谐和”三个逐渐深入的角度进行分析,有助于从现实层面阐释《诗经》的要旨一“《关雎》之道”的文化内涵,便于《诗经》以本来面目走向大众.  相似文献   

10.
由于错简漏简,后人未能领会前人使用的省字符号,造成流传至今的《关雎》全诗三章计20句。竹简《关雎》全诗三章计36句,具有匀称、重章、复唱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分别从音韵、词汇及句法这三个言内意义的层面,对比分析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詹姆斯·理雅各和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译《关雎》时言内意义的转换,以此探讨《诗经》言内意义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诗经》时代的青年男女,择偶的审美标准是什么?在《诗》三百中虽有提及,但多为片言只语,后世经师学者也少有专文论述。本文拟从时人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习惯切入,作一简单的探讨和归纳。  相似文献   

13.
该文就不同《诗经》分类形式的具体内容和分类依据作了一定的整理和概括,以《诗经》现代分类(以《分类诗经》作代表)为突破点,对《诗经》的文学阐释表达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4.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翻译就是诠释,《诗经》翻译的诠释性尤其突出。本研究以《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韦利、庞德和杨宪益三人的译作,表明不同译者因为对文本的不同理解而产生了译法和风格各异的译本,并进一步说明庞德译本的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15.
令本《关雎》最后两章颇难解读,多有争议,且此诗章句的排列与其它诗歌表现出来的规律不同,似有错乱,但在现存文献里却找不到证据。唯上博楚简所论之《关雎》疑与令本不同。  相似文献   

16.
文章梳理了《诗经》对当代文学评论、诗歌、小说创作的多方面影响,从而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古典文学对当代文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对于《诗经》及《诗经》研究的论述虽然没有严密的系统,但确可视为“诗经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分《诗经》为“南、风、雅、颂”四体,并分别作了详细的解释;他将《诗经》作为研究周史的重要史料,并认为通过《诗经》研究可以寻绎当时中华民族的心态与生存状态;他从学术史家的高度,对诗经学史进行了论述;在《诗经》的文学研究方面,他也有独到见解。综而观之,梁启超在《诗经》研究方面所做的除塞拓通的工作为后人开辟了广阔的研究天地。  相似文献   

18.
女子。《诗经》女子,无一不美好:或美貌,或可爱,或贤淑。都叫人怜爱。读《诗经》女子,总会浮想联翩。国有这些女子,是何等美好!像《硕人》中的庄姜,在出嫁时,其车马、随从、容貌的描写唯恐不细,  相似文献   

19.
未读<诗经>,已闻其名.当学生真的有一天面对<诗经>时,他们想得到些什么?我们又能帮助做些什么?何以引导他们走进这一文学世界,触摸这一中国文学的源头?现结合<关雎><蒹葭>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20.
黄典诚教授《诗经通译新诠》,在《诗经》的普及与研究方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学力甚深的新,此本着《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神,从对《诗经》原的校勘,句读,章句的分析等方面提出不同的看法和依据,与黄典诚教授商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