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然而,在教学中却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只会当一名机械的聆听者或简单的回答问题的说话者。  相似文献   

2.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以前学过哪些送别诗?谁来给大家背一背?(生背古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为描写西湖六月风光的七言绝句进行教学,完全将其定位成一首写景诗,这一理解和教参提示的这是一首写西湖的晴日荷花壮观景象的诗的理解也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简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该诗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句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相似文献   

5.
在古诗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真正领略古诗那传神的文字 ,优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 培养品读古诗的兴趣,增强学习古诗的自信心;能借助文本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还原古诗意境;品味古诗意蕴,体会杨万里对“荷”真挚、细腻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谭志永 《语文知识》2005,(10):35-35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两首诗都是杨万里所作,都是描写夏天的荷塘景色,构思都很新巧,语言都很通俗流畅,但也有不同之处。一是所写景物不同。两首诗虽然都以荷塘景色为描写对象,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以下简称《晓》诗)写的是诗人对整个荷塘的总体观感:满眼碧绿的荷叶远与天接,荷花在日光的映照下格外鲜艳夺目,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盛夏的西湖之美远非其他季节所能比。这首诗主要写西湖的静景。而《小池》(以下简称《小》诗)写的是诗人近距  相似文献   

8.
教学思路:《一姿一容总关情》是八年级(上)的一个口语交际训练专题。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是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从七年级开始我们就以课前]讲等形式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学会一些技巧,可以以本课作专题训练,通过较全面的理论指导,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教学中,我按照由易到难、先分解后综合的程序,由手势语——表情、目光——手势、表情、语言全面结合,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一)课前]讲1.学生上台]讲“一件有趣的事”;2.组织学生点…  相似文献   

9.
1.读准字音,读顺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诗句的意思,能感悟诗句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10.
正夜深人静,桌前灯下,茶香袅袅,思绪飘飘,用心推敲,该如何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上出味道。教材捧在手里,一遍遍读,一遍遍看书中的插图。然后,把书合上,闭上眼睛,只觉得脑里满是绿荷,满是红花了,隐约间,似乎还有含糊的道不出来的情。想到荷,就想到了那些与荷花有关的诗句来。于是,就想到了从温故入手而导入新课。因为预备铃响过之后,还有一分钟的时间才上课,而这一分钟的时间,足够背诵两首古诗了。  相似文献   

11.
[情景说明]《新型玻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本案例是根据课文内容,为了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推销一种新型玻璃而精心设计的一次口语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小学生正是发展口语的最佳时期。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在多向互动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下面结合语文出版社s版三年级下册《有趣的发现》一课的教学,谈谈我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占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然而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似乎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这样的模式教学只能是强硬地灌输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笔者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谈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指导。  相似文献   

14.
教学实录一: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我们先听一首歌《母鸭带小鸭》,会唱的跟着唱。(同学们边唱边做动作)师:现在,老师就像一只鸭妈妈,带着我们班73只小鸭子去玩,我们一边玩一边学,好吗?生:好。师:像老师一样把桌子上的小鸭子贴图贴在胸前,看谁贴得最快。老师手上有许多小鱼,如果哪个小鸭子表现好,就奖他一条小鱼。反思:教学开始,通过歌曲和游戏,创设了一个能把学生领入意境的学习情境,利用儿童的好奇、好胜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和学生一起“玩”,教师和学生拉近了距离。师:(出示一只鸭子图案)仔细观察一下鸭子的身体,你…  相似文献   

15.
师:(播放短片《升旗仪式》)同学们。这是一次升旗仪式,我们看到了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看到同学们胸前的红领巾飘起,还看到校园里的小树弯弯,这都是因为有了什么?(生齐答:风)你们课前都画风了,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画的风介绍给大家,看看谁画得最好,说得最棒!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具有“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的艺术作品比比皆是,其中,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特别明显。教学时,只要我们引导学生用心诵读、品味、感受,他们就能从中聆听到悠扬悦耳的旋律,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师只有明确了解并高度把握体育特征、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和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及实践形态,才能进行鲜明的、赋有个性的教学;只有多渠道开发教学资源,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批评与反思,才能更好的将知识性、趣味性、现实性和思维的广阔融为一体,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索、实践的主体,快速、高效地掌握所需技能,并能自我审视,发现和了解自我情感及内心意识,促进心灵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莫伟军 《中学文科》2007,(12):85-8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换句话说,就是要还学生以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地位。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实践这一转变?在教学《童年的朋友》时,除了扫除生字障碍,我把大量的时间交给了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探究,感悟内化,效果不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 口语交际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具备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次口语交际话题源自课文内容,又是学生校园生活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只是观点会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采取现场模拟、“实话实说”的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展示个性风采,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增强竞争意识和民主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可见,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庄教学设计中的主导方向。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