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生实验,实验目的是描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进一步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然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用卡片,还是用铅笔直接确定小球的位置时都有以下几个问题:1.一心二用,即实验时眼睛既要注意小球释放的位置,又要注意小球平抛中经过的某一点的位置;2.确定小球经过某一点的位置时,必须经过反复实验才能确定,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教材中“探究平抛运动特点”实验存在一定的不足。利用手机相机改进“探究平抛运动特点”实验,可以实现可视化。即:手机相机的慢动作功能可以低帧率回放平抛运动,据此可以清楚直观地得出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特点;手机相机的流光快门功能可以记录发光物体轨迹——用发光小球替换平抛小球,就能清晰地记录下小球的平抛运动轨迹,再结合希沃系统的投屏功能,可以在课堂上轻松得出平抛运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研究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新课程学生实验中极为重要的探究实验之一,属高考的必考实验,在整个高中物理课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个实验中,新课标明确要求:①设法描绘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②通过轨迹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包括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因此,如何通过实验精确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很关键。但教材提供的参考方案都存在某些不足,如操作麻烦、误差大、现象不够直观等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近年来,有不少人探索出一些方法,如复写纸法、小球打孔法等等,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相似文献   

4.
程永活 《物理教师》2010,31(2):22-22
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2)教材的“探究平抛运动规律”实验中,采用铅笔和一个带有小孔的硬纸片来确定小球平抛运动的位置,虽然能探究出平抛运动规律,但在实验时为了确定一个位置往往要做很多次的试探才能找到,要完成平抛运动的描迹,需花几十分钟,很难在课堂45分钟内完成实验探究,而且误差很大.  相似文献   

5.
1问题的提出 平抛运动是运动学中一个比较经典的问题,现行的高中物理教学中,物体平抛运动的规律作为重点进行教学,并配置了一个学生必做实验进行研究.多年来,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显现较为困难,实验中所述的“用铅笔并较为准确地确定小球通过的位置.”其实是不容易做到的,用铅笔描出的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也是不太准确的,从而影响了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平抛运动”教学时,教师一般都会用小球进行演示,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平抛运动.但因平抛是一种加速运动,空中运动的时间很短,故学生很难看清楚;而且,即使能看清楚也只能看一个大概轨迹,至于其运动特点则无从探究.如果利用平抛运动演示仪做实验,则其收集数据的过程又太繁琐,做多次实验要非常小心,其中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导致整个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7.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是物体运动的一种特殊运动形式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 ,对于平抛运动问题的处理是利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 ,但学生对有关平抛运动的问题常常是死搬原理 ,而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有关运动的一些特点来处理 .下面笔者将介绍几种方法来处理平抛运动的问题 .一、利用分运动的运动特点例 1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 ,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 ,小方格的边长 L=1 .2 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图 1中的 a、b、c、d点所示 ,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多大 ?解 从图 1中 a…  相似文献   

8.
1.确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获得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1 实验中的问题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是高一<物理>的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确定小球运动轨迹中的几个坐标点,进而用描点法画出小球的运动轨迹.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高一<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给出了确定小球坐标点的方法即平抛小球与铅笔碰撞法.关于这一方法,教师教学用书的解释是:"…首先选定某一纵坐标(或横坐标)线,仔细观察小球经过该纵(横)坐标线时的位置,然后用铅笔尖指着这个位置,将小球从弧形槽原释放处放下,看其是否与铅笔相碰.如此重复数次,以找到一个平均位置.…"  相似文献   

10.
史香川  丁庆红 《物理教师》2011,32(7):40+42-40,4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在“实验:研究平抛运动”一节中,教材的安排顺序是:首先设法描绘出平抛运动的轨迹,然后判断其轨迹是否是抛物线,进而再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由此可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获得一条既准确又清晰的平抛运动轨迹.我校现有的描绘平抛运动轨迹的仪器不能简便、准确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为此,我们对该实验的仪器进行了自制改进,使实验的效果得到相应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最关键的步骤是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但轨迹的描绘方法有很多种,并且平抛运动抛出点的确定也是影响研究误差的关键因素,因为抛出点决定着轨迹中某一点的竖直位移或水平位移.很多学生做实验时,总是把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  相似文献   

12.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加选修)介绍这一实验操作中,确定小球平抛运动中的位置的方法值得我们商榷.在高中《物理》第三册(选修)(1997年版)是这样完成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平抛物体运动”这个实验在中师物理实验中,是个很重要的实验。通过做这个实验,能够验证平抛物体运动理论的正确性,也就是能够知道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什么样的,能从轨迹上的任何一点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明确初速度与平抛物体运动轨迹的关系。但是,课本和实验报告上均采用了铅笔尖与小球相碰的描点方法,或采用让小球通过有孔的纸卡片方法,这两种方法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 几点缺陷a.因事先不知道小球所到达的位置,让小球从斜槽上滚下一次、两次甚至好几次也难让小球与铅笔尖相碰。b.既是用有孔的纸卡…  相似文献   

14.
研究平抛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新课标学生实验中极为重要的探究实验之一,属高考的必考实验,在整个高中物理课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对该实验,新课标明确要求:设法描绘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通过轨迹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包括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因此,如何通过实验精确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题图1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0.54cm,已知闪光频率f是30Hz,小球的质量为m.[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平抛运动的传统教学采用如图 1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 ,并作出如下说明 :“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 ,A球就向前沿水平方向飞出 ,做平抛运动。同时 B球也被松开 ,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表明 ,虽然 A、B两球的运动形式不同 ,(A球作平抛运动 ,B球作自由落体运动 ,前者是曲线运动 ,后者是直线运动 ) ,但不论实验装置离地面多高 ,也不论 A球被抛出时的水平速度有多大 ,两球总是同时落地。”图 1 实验示意图这个实验有两个缺点 :1 )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无法显示 ;2 )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  相似文献   

17.
平抛运动规律是力学中的重点,也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平抛运动规律往往与实验、生活、生产、科技活动、体育运动等相综合。构成丰富多彩的探究性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弄清平抛运动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理清其中合成、分解的关系,注意临界条件的运用。然后根据相互关系列式求解.“平抛运动”中的探究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例1 点光源S处有一个小球作平抛运动,在正对面的墙上形成运动的影子,已知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0,点光源到墙的距离为d,重力加速度为g,求影子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学“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目的是通过描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进而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从教科书的实验内容可知,为了通过实验数据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实验首先要描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而描出运动的轨迹的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所求的初速度是否真实有效。教科书中“用铅笔较准确地确定小球通过的位置”这句话比较笼统,实际上,实验中“小球通过的位置”是不容易被确定的。或者说,要想较准确地确定运动小球的位置,必须进行多次实验才能确定小球的一个位置,这种既没有实际物理意义又浪费时间的操作,将使学生失去进一步做物理…  相似文献   

20.
该课件制作思路清晰,简单易行,可操作行强,是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是对平抛物体运动实验的有力补充,可加深学生对这一物理规律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联趣。本课件用Flashmx6.0制作。其利用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可动态地输入不同的初速度,逼真地模拟出平抛运动的运动过程,并能同日寸描绘出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课堂应用效果很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