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主动担当责任:一是在透彻理解文本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提炼核心理念,精简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是立足实践,引用案例,图文并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形象化解读;三是改革语言风格,将马克思主义的专业语言转化为通俗语言;四是抓住大学生思想特点和现实理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促使马克思主义融汇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2.
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而高校作为中国教育主阵地,作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摇篮,理应承担起这份艰巨的任务.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既有其独特的优势,也有不同于社会其他组织结构的不利因素.我们应综合分析,因地制宜,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长期性的活动,并要使其效果得到最大化,使马克思主义能够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继我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后又一理论上的突破,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我党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上的深化。高校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意义和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在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行为至关重要,提升高校的行为能力是培养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根本需要,是增强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需求,是强化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迫切要求。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建、理论社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宣传、推广优势,依托高校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三个部分入手,粗浅的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在高校较好的推行。  相似文献   

6.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需要深刻把握大学生的基本特点,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基本要素、矛盾和一般规律,以这些内容为指导,有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本本主义,而是一种需要被大众接受并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作为拥有相对较高知识水平人群的高校,在这个阵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加具有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普及化、生活化,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在高校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的要求,是实践的要求也是民族的需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注意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建立一支普及宣传的政治理论工作者队伍,同时发挥网络的作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主阵地。  相似文献   

8.
傅钢 《教育教学论坛》2019,(17):131-132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必要性和实用性,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合理利用大学生这个宣传、普及主体。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初次接触马克思主义是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有些人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而大学生的思想日渐成熟,所以借助于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过程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十分重要。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语言、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考核等方面深化了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并为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应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阵地为平台,以大学生思想内涵提升为重点,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为原则,以教育主体行为的一致性、理论普及话语的大众性、校园舆论营造的强势性、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性等为路径,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实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与任务,实现这一历史任务本身也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要求,适应这一新要求,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障碍性因素,如马克思主义自身力量的特殊性、整体社会形势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等。正视这些障碍性因素,有利于对症下药,破解困境,有效地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承担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师生头脑,指导社会实践,而且要用大众的实践经验和被提升的新理论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和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两个方面,着重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传播过程中传播渠道与传播媒介的改进三个方面,探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之后,高校围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核心命题开展了多视角的研究与实践。这些研究围绕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总体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作用等四个方面全面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众传媒通过舆论导向、信息源泉、交流互动等功能的发挥,成为人们获取马克思主义及相关理论的主要渠道、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的主要阵地、解答人们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主要载体、用典型案例展示马克思主义魅力的主要窗口。同时,大众传媒存在的负面效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发挥。应该进一步挖掘和拓展大众传媒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特定的机制内涵.科学、顺畅、合理的机制构建及其不断创新,是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证.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创新,主要体现在以大学生理论社团运行带动运行机制的创新,以队伍建设推进育人机制的创新,以指标体系的重置实现评估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高校红色社团作为高校在校学生组成的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术社团,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性、鲜明的时代性、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的实践性几个特征,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红色社团要通过高校的大力扶持、加强社团骨干队伍建设和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方式方法来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高校红色社团作为高校在校学生组成的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术社团,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性、鲜明的时代性、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的实践性几个特征,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红色社团要通过高校的大力扶持、加强社团骨干队伍建设和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方式方法来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优势,引导学生社团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活动,引导大学生客观、理性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加强网络引导,切实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20.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认识理念、外部环境、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教育主客体等因素的制约。分析这些制约因素,找出破解对策是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