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层社会中,集体主义取向的纠纷解决机制在乡村社会失效,纠纷的解决更依赖于具有权威性的基层司法机构。受现代法制化建设以及司法资源稀缺等因素的影响,基层司法机构规避了调解这种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选择法律程序主义的审判形式,似乎实现了规则之治。然而审判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的纠纷,法律在乡村社会无法有效运行。基层司法机构的法律程序主义与策略主义一样都是国家能力不足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2.
司法的剧场化是指在以"剧场"为符号意象的人造建筑空间内进行的司法活动类型,剧场化司法往往承载着秩序、理性、程序性、职业化等法律价值,对现代法治建设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剧场化理论提供了形象的研究语境,同时张扬了司法的形式性,忽视了剧场之外的行为对现代司法的影响,使人们对司法的正义要求受到了挑战。在剧场化语境下,检察权的具体权能具有程序性特征,检察权与法律程序的正义价值具有内在契合性。把检察权研究引入程序法律理论视野,为检察理论研究建构了一个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3.
谈我国农村现代法律秩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法律秩序必须具有三个特征:有以成文法典、法令、法规或者判例方式存在的法律规则体系;绝大多数人依照法律规则行为;公共执法机构依法维护法律秩序。我国农村法律秩序的现状不容乐观,法律规则体系在农村发生变异,农村行政司法机构维护法律秩序发生了变异,农村风俗习惯和乡村精英个人理念的普遍作用影响着建立农村现代法律秩序的进程。为此.需要完善农村立法,改善农村行政及司法机构执法或司法体制,增强农民法律意识,以构建农村现代法律秩序。  相似文献   

4.
我国移植和借鉴了西方法律制度,建构起了中国现代法律制度和司法制度,并形成了现代的法律思维。但是,我国公众的法律思维没有随着我国法治的现代化而根本改变,仍然受我国传统法律思维的影响,进而阻碍了现代司法理念和制度在社会中的运用。为了更好地解决纠纷,法官在司法裁判过程中,不得不考虑裁判的社会可接受性。裁判的社会可接受性在我国现代法律思维与传统法律思维仍然冲突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司法实践中涉及电子证据的案件层出不穷,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均认为电子证据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电子证据在民法中的地位如何,是属于视听资料还是书证,或者是具有独立的法律定位,这在立法上以及审判实践中均有矛盾。为此,笔者就此问题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司法道德化是法律道德化的现象之一,从法的起源、功能和内容上看,司法道德化具有合理性。对司法道德化进行本体性考察,可以发现司法道德化具有隐蔽性和一体性特点。在现代法治视野下,法律对道德的天然依赖和法治的独立性特质之间的矛盾使得司法道德化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全面提升司法者法律职业素养、保障正当程序的实施、正确认识对司法道德化的限制,确定科学的思路,正确处理法律和道德在司法考量中的地位与关系,实现二者在司法过程中的平衡状态是防止司法道德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是现代各民主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要素。司法独立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司法公正;媒体监督具有促进司法独立、司法公开和司法公正的价值,但同时媒体与司法之间也存在着冲突。文中通过对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以及二者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以建立更健全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现代行政国家及其行政机关所特有的专业知识及其专业领域内的政策形成功能,使得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对法律问题的解释有最终决定权的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行政国家的法治发展需要。分析我国行政解释司法审查判例,结合英美司法尊重原则,可以发现我国行政解释司法审查所采用标准之利与弊。我国行政解释司法审查标准之理性选择,是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政策质量、实现行政法治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9.
通过法律推理推进司法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司法理念要求审判活动尊重并遵循司法的内在规律,以司法的本来逻辑指导并建构审判活动.法律推理是法官审理案件得出裁判结果的基本思维方法,同时也是保证裁判结果具有正当性的重要手段,法律推理的过程就是对裁判结果正当性的论证过程.法律推理作为一种理性思维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司法的目的和方法,澄清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思维误区,推进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10.
法律语言在中国乡村的运行样态是考察和衡量现代法治与乡村司法之间关系的一种指标。乡村法律语言具有不同的面相,其主要使用者有掌握一定涉法语言的一般村民、掌握乡村司法语言的乡村干部和从事乡村司法工作的乡村法律人。语言混乱是乡村法律语言的一种生存样态,语境整合是乡村法律语言的生存法则。基于乡村法律语言的乱象,需要对其进行规范。乡村语言的规范以法律语言与普通语言之间的衔接、制约和转化以及司法语言在立法语言与普通语言之间如何协调为基调展开。  相似文献   

11.
法律语言包括立法语言和司法语言,对于目前我国最早的法律文本—《睡虎地秦墓竹简》(以下简称《睡简》)来说,尽管其立法语言和司法语言界限并不是那么严格清楚,但从各篇目的句类选择运用及其分布来看,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法律语言特点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从语言学的理论角度对《睡简》中的句类进行静态描写分析,描写我国古代法律文本在立法、司法等语言中对句类的选择要求,试图探寻现代法律语言对古代法律语言在句类上的继承和发展,整理出句类在我国古代法律语言中的功能特点,这对于研究我国法律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法律解释学比较偏重于对西方理论的介绍性研究,而忽视对本国司法经验与智慧的研究.这主要表现在对司法过程中所累积下来的案例缺乏系统的研究.我们没有看到:法律解释学不仅要关注法律解释及其方法,更主要的是对已有的法律解释结果的反思.对判决的研究是法律解释学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司法解释作为法制和法治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功能。基于我国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习惯 ,我国的司法解释具有阐明法律条文含义功能 ,具有在司法实践中完善法律的功能 ,具有通过法律适用辅助法律实现的功能 ,具有为法律废、改、立积累素材的功能 ,具有检验和提高司法者法律意识和司法水平的功能。尽管司法解释具有如此重要的功能 ,但在尊崇制定法的国家里 ,其效力永远居于法律之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因腐朽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人民群众对司法的公正、公平、公开有了迫切更严格的要求,司法为维护社会和谐发展所承受的压力逐步加大;在这一背景下,群众对清正廉洁的官员也表现的更为迫切和强烈。如何使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清官文化”的这一特殊现象融合于现代司法实践,是法律理论界和实务界亟需解决的一个崭新而意义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电子证据在我国尚未取得独立地位,司法实践中一般将电子证据划归为书证、物证或视听资料等证据类别处理。随着电子证据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加快电子证据立法已是我国法律部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变更权问题涉及到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分工与制约关系,更关系到司法权监控行政权的力度与广度。我们有必要在法理上重新界定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变更权内涵,分析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现行法律及其司法解释的框架,确立一个完善行政诉讼司法变更权的开放性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现代司法理念以现代司法所要求的独立、公开、效率等意识形态和精神实质来支配人们在司法过程中的思维和行动。作为法治永恒主题的司法公正是司法制度赖以存在、取信于民并具有至上权威的根本所在,而现代司法理念对于司法公正的涵义、意义及其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司法解释作为法制和法治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功能。基于我国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习惯,我国的司法解释具有阐明法律条文含义功能,具有在司法实践中完善法律的功能,具有通过法律适用辅助法律实现的功能,具有为法律废、改、立积累素材的功能,具有检验和提高司法者法律意识和司法水平的功能。尽管司法解释具有如此重要的功能,但在尊崇制定法律的国家里,其效力永远居于法律之下。  相似文献   

19.
法律中的逻辑判断的表现形式就是法律推理。法律推理主要运用于司法领域,其逻辑模式是三段论法,大前提是法律规范,小前提是案件事实,结论是法律规范赋予案件事实的后果。逻辑判断在司法三段论中的意义是:体现现代法治理念;体现法律的科学性;提高司法效率。谨守逻辑形式并避免谬误可以说服别人,并给予司法判决正当性,维护法律的科学性和确定性。  相似文献   

20.
司法程序性违法是当代中国司法改革中一个无法绕行的课题。所谓司法程序性违法,是指在审判过程中法院或法官就程序性事项所作出的不符合诉讼法律规范和诉讼法律精神的各种行为的总称,它具有法定型、裁量型和法外型三种表现形式。司法程序性违法不仅与"公正与效率"的司法改革主题背道而驰,损及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更背离了司法人权理念。究其原因,无视程序的传统司法文化是其文化根源,司法观念的错位是其思想根源,有效制裁机制的缺失是其制度根源,因袭已久的司法操作模式是其现实根源。因此,应当建立司法程序性裁判机制来防治司法程序性违法,并以此为推进司法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