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马克思关于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思想、康德的"物自体"思想等从哲学层面阐明了"人的自然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及其统一,现代生态学则从知识论层面认证了这一问题。"人的自然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及其统一的思想,构成生态伦理学的人学根据;生态伦理学则昭示了人类对"人的自然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及其统一的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康德的历史目的论与其道德和政治思想紧密相关。他考察了历史的自然目的和道德目的,揭示出至善是历史的最终目的,而至善又表现为各个国家之间的永久和平。通过把道德上的至善看作是政治上的永久和平,康德指出,道德与政治实际上是共契而非冲突的。这种共契是康德进一步统一实践哲学,从而完善其批判哲学体系,达到全面理解"人是什么"的进一步尝试。  相似文献   

3.
王琳 《科教文汇》2008,(35):253-253
"精神"一词在西方哲学中颇受关注,比如阿斯特,洪堡特,康德的"共通感"都曾讨论过类似课题。有一点值得注意,阿斯特的"精神"概念在包括普遍阐释学在内的整个阐释学发展历程中起着源流的作用,是阐释学派"理解"的前提,也是人类进行任何审美活动的重要基础,对翻译工作亦有大的帮助和启迪。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大厦的完成,以于1790年问世的《判断力批判》为标志,其时康德已66岁。在康德人生最后的阶段中,他的研究方向转到了“人”的问题本身,即人的历史、人的归宿,此即康德的历史哲学。在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所收录的八篇论文中,康德从阐明历史本身入手,逐渐过渡到建构理想的社会形态,最后以建立一个永久和平的人类社会为终结。这一论述体系较之之前已成文的三大批判而言略显粗糙,但仍可自圆其说。康德历史哲学中对历史的阐明,是带有鲜明目的论色彩的立论,是康德历史哲学的基础,集中论述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中。  相似文献   

5.
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大厦的完成,以于1790年问世的《判断力批判》为标志,其时康德已66岁。在康德人生最后的阶段中,他的研究方向转到了"人"的问题本身,即人的历史、人的归宿,此即康德的历史哲学。在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所收录的八篇论文中,康德从阐明历史本身入手,逐渐过渡到建构理想的社会形态,最后以建立一个永久和平的人类社会为终结。这一论述体系较之之前已成文的三大批判而言略显粗糙,但仍可自圆其说。康德历史哲学中对历史的阐明,是带有鲜明目的论色彩的立论,是康德历史哲学的基础,集中论述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中。  相似文献   

6.
从康德对于认识事物的三个层次出发,对认识事物的三个阶段从是与非的角度进行了定义,分别为"是非分明"、"是非不分"和"无是无非",并分析了每个阶段的思考方式和表现。  相似文献   

7.
通过人造光子晶体和天然光子晶体的特性分析,以及通过与激光器自组织特性的对比,对光子晶体的自组织特性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指出光子晶体是又一座"无生命自然界和有生命自然界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自然法思想在康德哲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从广义方面看,可以将其分殊为"理论理性立法"和"实践理性立法"两个层次,前者表现为自然律,后者表现为道德律;从狭义方面看,其思想核心正是基于"实践理性立法"的"法权法则"。实践理性立法与个体自由意志直接相关,表现为自由的"内在"和"外在"运用。法权法则明确了自由的两种运用,同时也明确了个体自身的道德自主,以及个体之间的道德相互性。这一法则是对近代理性主义自然法思想的批判性总结。  相似文献   

9.
海美 《百科知识》2023,(27):9-10
<正>哲学的深刻性和持久性,只有经过漫长历史的考验和时代的磨难,才能逐步显现出来。康德哲学中的自由思想理论一直都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这是因为从自由问题着手研究,能够有效地贯穿康德整个批判体系。自由这种特殊的活动也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人的灵肉二重属性,彰显出先验与经验、在场与缺席、自由与必然之间的张力关系。康德的自由对不同时代的人具有深远的意义,这是康德留给世界弥足珍贵的一份财富。康德的自由观涉及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哲学等多个领域,邓晓芒把康德的自由观分为三个层次:自由意识、先验自由及实践自由。他从理性的角度研究了先验自由的必要性、实践自由的现实性和审美自由的自然目的,建构了康德哲学体系中的自由。一、先验自由自然科学领域的辉煌成就,被认为是引领“理性万能”的幻觉,通过理性理解把握整个世界。但康德在形而上学的困境中审视了人的极限,开始了理性的自我批判。康德与教条主义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他清楚地看到了人的局限性,而理性不存在自然与自由的对立。究其原因,是对立双方混淆了现象与事物本身,利用仅适用于经验现象学的先验知识原理把握先验事物本身,并将一切归结为遵循自然因果律的机械决定论。一切都是...  相似文献   

10.
遭遇吸血鬼     
听到吸血鬼的名字大家都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在西方国家,吸血鬼指的是嗜血、吸取血液的怪物的意思,是著名的魔怪:不是神,也不是魔鬼,更不是人。其实在自然界,也有一些著名的"吸血鬼",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吧。  相似文献   

11.
沈勇 《大众科技》2012,14(4):275-277
《印象·刘三姐》深入发掘广西壮族稻作农耕文化中的"家园意识"、"场所意识",将长期以来被人类忽视的对自然与环境的审美纳入艺术表演领域,让大自然、环境和广大观众"参与"创作,"参与"演出,突破了传统的、由康德所倡导的被长期尊崇的"静观美学"的审美观念,进入了"参与美学"的生态审美高度,生动地揭示了广西民族文化艺术中"山歌唱和"的实质是天人相谐,阴阳相和,诗意栖居。基于生态美学层面上的发掘,这对今后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发掘、传播传承和发展不失为一条富有创意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结合近期我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探讨了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和协调发展问题。在倡导人与自然生态和谐依存上,要强化全民族保护生态理念、经济建设与保护生态应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构建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关系上,要认识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对自然要保护而不是征服;在推动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搞好统筹兼顾,注重可持续发展,推进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协调、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康德对两个世界的划分,在后来的哲学家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很多哲学家都对康德在现象之外设定一个"物自体"的世界十分痛恨.和这些反对声相比,叔本华是非常宽容的了,他对康德两个世界的划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叔本华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康德最大的贡献就是区分了现象世界和物自体世界.我们在读他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都会看到很多与康德类似的关于两个世界的设定,只是在康德两个世界划分的基础上,叔本华作了一些改进和变动,以完善康德的两个世界划分的理论的不足.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邓南海 《科技广场》2007,(6):246-249
自然目的论是康德用来打通其批判哲学的体系、实现由自然向自由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康德看来,通过目的论原则的运用就可以把整个自然与人类历史看作是一个以人的道德(自由本体)为终极目的的系统并由此实现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由于自然目的论在康德那里并不是关于自然的客观知识,而只是像人这样的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对自然所应该具有的一种主观看法和态度,因此并不能真正实现由自然向自由的过渡。  相似文献   

15.
张学军 《科教文汇》2007,(9S):200-200
人的认识是由一系列的判断组成,并由因果联结导致逻辑联系。但是,认识是凭借什么而产生的呢?在德意志古典哲学中,一切出发点来源于“先天综合判断”,意即:这种判断即有分析判断的必然性,又有综合判断的溶合性。康德认为,人是凭借这种判断为框架,再加上时间和空间的“先验统觉”,同时,经验材料被给予我们,一切科学知识才能成为可能。那么,这些经验材料是如何给予我们的呢?康德认为,那是凭借“经验的直观”,而人只能有经验的直观,意即:凡作为现象给予我们的,都只能是直观的。但是,康德说,还有一种“理性的直观”。而这种能力或许上帝才有,人是没有的。作为西方古典大师,在他考察人的诸能力时,是十分全面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传统观点把休谟对康德的提示定位为“因果公理的处理”是不正确,因为这种定位与康德直接读到《人性论》这一史实不符,而且也无法解释康德从教条主义的迷梦中醒来的真正原因。正是《人性论》第1卷第四章中的心理原子主义和同一性理论所造成的怀疑结论使康德认识休谟的经验论和莱布尼茨哲学的相似理论基础和后果,从而最终使康德清醒过来。  相似文献   

17.
任倩 《科教文汇》2007,(10X):183-184
康德对两个世界的划分,在后来的哲学家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很多哲学家都对康德在现象之外设定一个“物自体”的世界十分痛恨。和这些反对声相比,叔本华是非常宽容的了,他对康德两个世界的划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叔本华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康德最大的贡献就是区分了现象世界和物自体世界。我们在读他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都会看到很多与康德类似的关于两个世界的设定,只是在康德两个世界划分的基础上,叔本华作了一些改进和变动,以完善康德的两个世界划分的理论的不足。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康德开创了德国古典哲学,而黑格尔则运用传统理性主义对其哲学观点进行了批判,这也是德国哲学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康德哲学思想影响和改变着黑格尔哲学,并使黑格尔在对康德哲学进行批判的过程中也不断继承与超越其哲学理念,对促进现代西方哲学的转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康德哲学的实质就是一种形而上学体系.康德试图利用自身的哲学理论去调解各种具有矛盾的哲学,如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唯名论和唯实论以及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等,这也表明康德哲学就是一个混合的理论体系.后代西方学者也不断从康德哲学中找到自身研究所需要的东西,发现其都与康德哲学非常相似,但两者之间又会有明显的矛盾.这也导致很多哲学家不断对康德哲学进行批判,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黑格尔,其在批判康德哲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德国古典哲学,并完成了形而上学体系,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9.
康德认为时空表象是先验感性的纯粹形式,他对时空表象直观性质的论证可以分为惟一性和无限性两个论证,从反面证明了时空表象为什么不是概念,从正面证明了时空表象为什么是直观。由于康德文本当中所存在的字面矛盾,导致康德的论证在当代遭受着国内外学者的众多批评,与此同时权威的康德研究者也为康德的论证进行了辩解和回护。结合前批判时期的文本以及康德与友人的书信,同时注意到康德哲学中对先验语言和经验语言的区分,重新审视康德的论证,对国内外的质疑做出了回应并且指出国内外学者所做出的解读乃至辩护虽然非常有力但依然存在问题。认为康德的时空表象的直观性质在康德哲学内部是可以得到澄清的,也是逻辑自洽的。  相似文献   

20.
沈奇 《金秋科苑》2009,(15):44-45
蛇没有耳朵,视觉能力也很差,它们没有鼻子,但是嗅觉能力很强,是一种攻击力很强的掠食者。荷兰莱顿大学的弗里克?冯克称,蛇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动物,它的毒牙是由牙齿进化而来的,这是自然界最先进的"生化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