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辛     
《出版参考》2011,(12):M0002-M0002
叶辛,1969年赴贵州山乡插队10年,后在贵州省作协工作近11年,期间担任省作协副主席、《山花》杂志主编。1990年回到上海。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著有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三年五载》、《华都》、  相似文献   

2.
叶辛     
叶辛,1969年赴贵州山乡插队10年,后在贵州省作协工作近11年,期间担任省作协副主席、《山花》杂志主编。1990年回到上海。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著有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三年五载》、《华都》、  相似文献   

3.
《出版经济》2005,(5):21-23
秦文君,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福.利会出版社总编辑、《儿童时代》社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4.
一目 《出版参考》2008,(12):M0002-M0002
赵超构,浙江瑞安人。1930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经济系。曾任南京《朝报》主笔、重庆《新民报》副总主笔。后参与创办上海《新民报》并任副总主笔兼总编辑。建国后历任《新民报》总主笔,新民晚报社社长、总编辑等,以“林放”笔名撰写《随笔》、《未晚谈》等专栏。著有长篇通讯《延安一月》,杂文集《世象杂谈》及《赵超构文集》(六卷)等。  相似文献   

5.
赵超构是全国知名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他以评论和杂文特长,赢得读者赞誉,被誉为“名噪文坛的杂文巨擘”。夏衍同志说:赵超构是继承鲁迅杂文光辉传统的一员宿将, 赵超构早年在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学经济,1935年毕业,到南京《朝报》做编辑工作。在《朝报》工作三年,1938年又到重庆《新民报》当主笔。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办晚报,先后担任过主笔、记者、总编辑、社长之职,是我国新闻界最早办晚报的老前辈。早年在《新民报》副刊写短论,就用“沙”的笔名。解放后是上海《新民晚报》社社长。这家报纸有个“未晚谈”专栏,专登林放(赵超构的笔名)写的短小犀利,笔锋峭枝。别具一格的杂文,深受读者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6.
2009年2月25日下午,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和《文汇报》社共同主办了主题为"创新科普,提升文化"的《新发现》杂志创刊三周年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发来贺信。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超等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新发现》主编严锋回顾了杂志创刊三年来的历程,介绍了新形势下办科普类传统期刊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张光斗、杨对《“知识就是力量”吗?》的批评本刊今年第一期发表了朱光烈先生的谈话录《“知识就是力量”吗?》,之后,北京《中华读书报》和上海《新民晚报》等报纸报道了谈话录的、王要观点。再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光斗和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杨先后致函《中华读书报》和...  相似文献   

8.
陆文夫先生,1928年生于江苏泰兴,1948年毕业于苏州中学,同年赴苏北解放区参加革命队伍,1955年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56年以短篇小说《小巷深处》一作成名,但很快被打成“右派”,长期下放农村、工厂参加劳动改造,直到1978年才重返苏州,从事专业创作。后历任苏州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在其文学创作生涯中,《小巷深处》、《献身》、《小贩世家》、《围墙》、《清高》、《美食家》、《井》、《人之窝》等优秀小说饮誉文坛,此外还著有《小说门外谈》等文集。2007年7月9日.是陆文夫先生77岁时在苏州逝世两周年的纪念日,本刊特发下文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9.
作者简介孙延林,1958年6月生,山西省安泽县人,高级记者,现任临汾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党委书记。山西省报业协会副主席。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汾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临汾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多年来,孙延林同志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临池不辍,求知若渴。近年来,他不但在新闻业务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且研习书法也有长足的进步。《人民日报》、《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上海《书法》杂志、安徽《书法世界》、《中国新闻出版报》、《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太原日报》等报刊专题介绍其书法作品,在全国书画大赛中屡获殊荣:…  相似文献   

10.
本日关链接:蒋孔阳(1923~1999),重庆万县人。教授.著名美学家。曾荣获“上海市首届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历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学报(文科社会科学版)》编委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关学学会会长、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2010,(6):15-15
陈祖芬(1943年3月—),女,国家一级作家。我国当代最有影响的报告文学作家之一。上海人,1964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文学系,曾任北京市文工团编剧、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宫干部、《报告文学》主编等。现任北京作协副主席、驻会作家、北京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9月1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美术学院主办,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协办的《陈家泠艺术大展》隆重开幕。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上将熊光楷,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等出席开幕式。吕章申馆长、冯远副主席、徐里书记、杨晓阳院长、熊光楷上将、陈家泠先生先后讲话。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主持开幕仪式。  相似文献   

13.
赵超构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著名的评论家、杂文家和社会活动家,曾参与上海《新民报.晚刊》的创刊工作,并先后担任新民报社总管理处副总主笔、总主笔兼上海《新民报.晚刊》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社长。在《新民晚报》工作期间,提出了新闻改革的许多创见,助推《新民晚报》达到新的高度,使其在同类报刊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读书     
关于读书浩然作者简介:浩然,河北宝坻人。曾任《河北日报》记者、《红旗》杂志编辑。现任中国大众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文学》主编。有短名小说集《喜鹊登枝》、长篇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乐土》、《活泉》...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2月10日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上海印刷行业协会和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共同举办《透过水晶球看印刷——车茂丰文集》出版座谈会。来自印刷界、印机界、出版界和教育界的代表 80余人参加了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教授为《文集》题词:“厚积薄发、志存高远”;国家新闻出版署于永湛副署长专门为文集写了序言,对车茂丰先生的人品、文风予以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张元济,浙江海盐人,字菊生,光绪进士,由庶吉士改刑部主事,充总署章京。甲午战争之后,他是激烈地议论变法维新的人中的一个。戊戌变法失败后,入上海南洋公学,接任南洋公学总理,不久入商务印书馆主持馆务,成为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出版家,曾校印百构本《二十四史》,影印《四部丛刊》。上海解放后,张元济年纪八十开外,已经走过了人生的主要阶段,1959年谢世。这里选辑了一组张元济在谢世前几年内形成的函礼,为了解张的这一时期生活提供参考资料。这组函都是张元济写给上海市委统战部的.收信人管易交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际处处长。…  相似文献   

17.
王寿丽 《兰台世界》2004,(12):16-16
今年,北票市档案馆将原北票市政协副主席张久英的著作《革命回忆诗词选》的手稿及所有刊登过他作品的书籍全部征集进馆。张久英生于1927年,酷爱文学,笔名张也、张松古,号俗人,辽宁彰武人。历任北票市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现已离休。北京《诗词之友》、海南省诗联艺术家协会、  相似文献   

18.
文汇报社和上海文艺出版总社联合举办《新发现》创刊三周年座谈会,请来许多专家学者,可谓高朋满座。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和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分别发来贺信,给《新发现》以高度评价;与会专家学者发表真知灼见,对进一步办好《新发现》提出意见和建议。一本科普期刊能受到这样广泛的关注,必有其不同寻常之处。这不同寻常之处,最主要的就是它以科普的形式切入,弘扬创新文化。这也正是我们倡导举办这个座谈会的初衷。  相似文献   

19.
李岚 《历史档案》2006,(1):92-98
《申报》原全称《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是最早的中文报纸之一(晚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经历了清末、民国直至上海解放,历时77年零26天,出版25600(25599)期的《申报》,是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丁景唐1920年生,浙江镇海(今宁波)人。1937年冬参加革命,作家、诗人、出版家。笔名洛黎阳、歌青春、丁英等。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毕业于光华大学中文系。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创办《蜜蜂》文艺半月刊。曾任《小说月报》编辑,《文坛月报》编辑。抗战胜利后,主持上海文艺青年联谊会工作,出版《文艺学习》,开展进步文艺活动。1949年后历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宣传处、新闻出版处处长,上海市出版局副局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名誉社长、编审。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二、三、四届代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协理事,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理事,上海版协副主席、顾问,上海市编辑学会名誉会长。主要从事鲁迅、瞿秋白、"左联"五烈士和左翼文艺运动史的研究,为上海文艺出版社策划影印"左联"、"文总"等文学刊物40余种;主持编辑出版《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中国现代作家论创作丛书》以及《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20卷,其中《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获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主要作品有诗集《星底梦》,评论集《学习鲁迅作品的札记》,2004年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