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的一位教育专家曾做了一项实验:她把两小束一样的常春藤分别栽在两个相同的花盆里.给两束常春藤相同的阳光、相同的水.但不同的注意力。她把一束常春藤放在厨房里的柜台上,让它远离师生的注意.而另一束放在大教室的壁炉架上。然后专家对她的学生说:“在今后的每一天,我们都将对着放在壁炉架上的这束常春藤唱歌.我们将告诉它我们多么爱它.它是多么的美丽。我们将用我们的善意和关怀来滋润这束常春藤。”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一位教育专家曾做了一项实验:她把两小束一样的常春藤分别栽在两个相同的花盆里,给两束常春藤相同的阳光、相同的水,但不同的注意力。她把一束常春藤放在厨房里的柜台上,让它远离师生的注意,而另一束放在大教室的壁炉架上,然后对她的学生说:“在今后的每一天,我们都将对着放在壁炉架上的这束常春藤唱歌,我们将告诉它我们多么爱它,它是多么的美丽。我们将用我们的善意和关怀来滋润这束常春藤。”  相似文献   

3.
因爱而成长     
杜福君 《成才之路》2011,(11):28-28
一位女校长进行了一项关于孩子们的意向实验。她把两盆常春藤一盆放在空屋里,另一盆放在孩子们的教室里,给它们相同的阳光,相同的水,但不同的注意力。放在教室里的常春藤每天都有孩子们对着它唱歌,告诉它多么美丽,而在空屋子里的常春藤却远离人们的注意。一个月过去了,结果令人吃惊。空屋里的常春藤又长又细,病蔫蔫的,一点都不精神。教室里的常春藤却在孩子们歌声和语言的滋润下,叶子黑油油的,长得很旺盛,由此得出结论:所有的事物都会因爱而生长。  相似文献   

4.
有一篇文章《因爱而生长》,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国的女校长,她跟学生做过这样一项实验,她把两小束一模一样的常春藤,分别栽在两个相同的花盆里。给两束常春藤  相似文献   

5.
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生还是学困生,我们都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坚持做到多表扬、多赞美,少批评、少看他们的缺点。曾经在书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所规模不大的私立学校,一天,女校长拿来两个花盆,花盆里栽着两束一样的常春藤她把一束放在厨房的柜台上,而另一束放在教室的柜子上,后来的一个月,她让学生每天对着教室的那束常春藤唱歌,告诉它  相似文献   

6.
马兰,俗称马兰头,是一种常见的很不起眼的小草。可一堂认识马兰头的课,却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给小朋友每人一棵马兰头,让孩子们记住它的名称后,请大家仔细地观察它的形状、颜色,然后请孩子们讲讲:马兰头像什么?长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能见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有的说像菜;有的说像花;也有的说像草,颜色也跟草一样。有的说它长在田野里;有的说它长在田埂边的草丛里;  相似文献   

7.
一天,我临时到中二班带班,一时想不出合适的游戏。忽然,看到自然角有一束绢花,我随手将花拥在胸前,说:“下面我给大家演唱一首歌,歌名叫《两只小象》,希望大家喜欢,谢谢!”唱完后,在孩子们热烈的掌声中,我将手中那束绢花高高举过头顶,边鞠躬边说:“谢谢大家。”孩子们的掌声更响了,我趁机请孩子们说说老师像谁,孩子们纷纷说:“像电视上的明星,像舞台上的演员……”我又问:“那你们愿意不愿意也上来表演?”“愿意!”孩子们顿时来了兴致。  相似文献   

8.
引子:一样的常春藤曾经在一份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有一天,一位老师拿来两盆一模一样的常春藤,对她的学生们宣布,要在这两盆植物的身上做一项试验:每天给这两盆植物同样的光照与等量的水,但是给予不同程度的关心。老师和学生将其中一盆常春藤放在教室窗台上,每天对着它唱歌,并对它说:"我们爱你,  相似文献   

9.
“祖国,我爱您!”多么亲切的声音,多么深厚的感情。它象一颗茁壮的种子播进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田。星子县第一小学三年级四个中队联合主办的主题队会正在进行。爱祖国,就要了解祖国。队会上,一幅祖国的蓝图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观察祖国地形图后,兴奋地说,多么  相似文献   

10.
编者“,fish”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个英文单词,就连学前班的孩子们都知道,可是“fish”的一些生动有趣的用法你们了解吗"提起fish,它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便是指“鱼”,实际上它的用法并非如此简单。fish用作可数名词指“鱼的条数”时,单数和复数形式相同(如:two fish两条鱼),  相似文献   

11.
摇篮,多么温暖的名字!它使我们想起母亲的关怀、亲切的微笑和甜美的歌声。江西的儿童文学报,就是以《摇篮》作为自己的名字的。创刊两年多以来,它已经成为孩子们的老师、好朋友。它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粮食,它向孩子们唱起了美丽的心灵之歌,传授文学知识,启迪着孩子们的智慧。它已在小读者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幸福的烤鸭     
那是星期五的一节作文课。我让学生们围绕“我最幸福的时刻”这一话题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然后作文。教室里静了一会儿后,孩子们先是三五个小声地讲,接着更多的孩子把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幸福经历说给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听。通常我们都是这样让孩子们先把内容和情节梳理清晰之后,再到讲台分享给大家,然后动笔写作。  相似文献   

13.
微笑的效应     
老师 ,您知道吗 ?每当您微笑着出现在教室门口 ,微笑着走上讲台 ,我们的心是多么温暖 ,多么快乐。我们多么喜欢您 ,多么喜欢语文课。老师 ,是您的微笑 ,给了我自信 ,使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是您的微笑 ,给了我勇气 ,使我走上讲台 ,以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身份交流我的学习收获……看着孩子们的肺腑之言 ,我深深意识到老师的微笑所产生的神奇力量 ,它不但能有效的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氛围 ,更重要的是 ,孩子们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你所教的课程 ,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迫切的要求。因此 ,请不要吝啬…  相似文献   

14.
因爱而生长     
我曾经在一所规模很小的私人学校里教书,校舍是一幢迷人的三层楼的石头房子。每天早上九点钟,所有的学生都聚集在大教室里上思想教育课。学校里共有53个孩子,年龄从3岁到7岁不等。他们或是坐在彩色的儿童椅子上,或是坐在阳光照射下的厚地毯的图案上。当他们渴望唱早歌、沉思和探测另一种超自然的思想时,每一张明亮的小脸都被那些积极的思想和感觉挥发得光彩迷人。一天早上,女校长对聚集在大教室里的孩子们宣布:“今天,我们要开始一项伟大的意向实验,是有关你们的意向实验。”她举起两小束常春藤,它们分别栽在两个相同的花盆里…  相似文献   

15.
那天讲授课文《落花生》,这是许地山先生的名作,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课文内容已经是烂熟于心,讲起来自认为是轻车熟路。 我首先给孩子们介绍了一番许地山先生,孩子们还是蛮有兴趣的。按照课前的计划,然后是标记生字词,给孩子们范读课文,自由读,分角色读,随着大家对课文越来越熟悉,课堂也逐渐进入高潮。  相似文献   

16.
心中的暖阳     
喻琢 《高中生》2010,(5):57-57
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地面上,房间里充满了暖暖的味道。院子里小孩子们在晴空下玩耍,阳光映出他们纯真的笑容。哪里有阳光的影子,哪里就会春暖花开,哪里就弥漫着幸福的感觉。我曾经多么热爱这束温暖的阳光,多么希望能永远生活在阳光的世界里.但这一切都在那场高烧后破灭了。  相似文献   

17.
平日里,看着孩子们眉飞色舞地谈论着《三毛流浪记》《哪吒传奇》这些有意思的动画片,我常常想:可能没有比动画片更吸引孩子的电视节目了吧!果真如此。当我在班上放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后,孩子们立刻行动一致——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神情极为专注,丝毫不用组织课堂。有的还一边看,一边情不自禁地发表自己的“高见”,可谓全身心地投入。正在孩子们津津有味地享受着这“可口的美味”时,动画片结束了。孩子们恋恋不舍地把目光从屏幕上移开,又满怀希望地看着我。我说:“多么精彩的动画片啊!它简直就像一块磁石深深地吸引着大家,大家看得太…  相似文献   

18.
星期六上午,我们小班搞了一次主题活动:自办“玩具展览会”。那天一早,孩子们就陆陆续续地带着玩具来园了。来得最早的一位小朋友,还把家里刚买的磁带也拿来了,说是可以给展览会播放,让小朋友边听音乐边玩玩具,这样更有趣。九点正,我们开始布置“会场”。孩子们将六张桌子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尔后铺上桌布。待一切就绪后,我请孩子们把自己的玩具名称,玩法一一介绍给大家,然后再将这些  相似文献   

19.
听话的鸡蛋     
小猴最喜欢山羊老师上课。今天,山羊老师拿出两个相同的、装着清水的透明玻璃杯,然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鸡蛋,对大家说“:这只鸡蛋只听我的话,我让它沉它就沉,让它浮它就浮。你们相信吗?”“不相信。”大家摇头。“那我今天就来演示给你们看一看。”山羊老师微笑着扫视了大家一眼,转过头对鸡蛋说“:鸡蛋呀鸡蛋,你听好了,给我老老实实浮在水面上,否则,我把你煮了吃掉!”他把鸡蛋往水杯里轻轻一放,水面一阵晃动,鸡蛋竟像一只乒乓球似的浮在水面上了。接着,山羊老师又掏出一只鸡蛋“,这只鸡蛋是沉还是浮呢?”“浮!”学生们回答。“沉!”小猴说…  相似文献   

20.
《辽宁教育》2008,(12):62-62
这个计划要一点提前量,但它确实是你学校毕业生的一份好的礼物。在年底时,给家长一个记录(录音带或者CD).这当中是他们的孩子的一些声音:在幼儿园,孩子们也许是在背ABC;在一年级时,他们的声音是一些读书声:在二年级时,也许是背一些诗的声音;在三年级时。又是一些孩子们学习的声音。让孩子们的声音作为毕业礼物是多么美妙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