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秀丽  汪凤林 《文教资料》2009,(27):176-178
在高校"两课"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需要从三方面来理解:教学内容上,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在教学安排上,要"以教师为本";在教学手段上,要"以学生为本",把这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阵地功能、舞台功能和平台功能,发挥国家意识形态指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把国家利益、教师职能、学生成长成才有机结合起来.这三方面的内涵最终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获得统一,为了高效地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两课"教师需要从三方面改进教学.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实验教材中每节课都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内容"活动"部分承载了许多重要的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启发性和可操作性,是新教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为学生讨论、分析、实践创造了条件.教师要合理的处理"活动"教材,灵活地运用,使它们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根据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重视课程资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心、责任心、进取心、自信心、珍惜心,为学生终生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正确地解读、把握教材是教师应有的追求,要读出教材内容要点与教学要求,要综合考虑教材与学生实际设计与进行教学,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课改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活力.课改使语文课堂百花齐放,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让我们的课堂生态化,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课堂充满阳光.首先教师要充满“阳光”,要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不仅我们教师要阳光,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每个学生都“阳光”起来,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让学生变得更“阳光”.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概论"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实效以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教师应该从读懂教材、读懂学生和改进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来发挥其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客体是教材即教学材料。教师是引导学生掌握教材,让学生与教材统一起来的导演者,因此,教师要备教材、备学生。教师在备课时还要有双重身份:把自己看成编辑,才能了解教材内容、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作为学习者,教师要研究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如何  相似文献   

8.
从教师、教材、学生三方面介绍了土建类课程设计的现状,阐述了目前高校土建类实践教学中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双师型”教师在土建类教学的必要性,并在课程设计选题、各类课程设计的相关性方面提出“双师型”教师在土建类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学生差异性、层次性明显,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高等教育现状.分级教学以多元智力、合作学习、因材施教等作为理论基础,在学生、教学、教材及评价等方面实行分层.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分级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高校构建“和谐”教育体系的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关注各层级学生间的动态,用现代教学技术和专业知识技能武装教师等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数学教学要力求“透” 1.教材钻研透教材是教学之本,教师对整套小学数学教材要全面地分析、研究:从知识的纵向考虑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所处的年段位置,学生应该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从知识的横向考虑教学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备课或者上课时是在“教教材”还是在“用教材”,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观念。“教教材”是把教学狭隘地理解为传授知识,把教科书当作教学的唯一内容。它提倡教师备课要“吃透教材”,即吃透教参中的标准答案;上课要“以本为本”,不能超出大纲。学生的学习应“围绕教材”,学校考试应“紧扣教材”,试题答案应和教材“保持一致”。因此,语文课就是语文,语文教材就是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用教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念,它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不仅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包括了蕴涵在书本知识后面的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活生生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那么,教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呢?  相似文献   

12.
教材是学生和教师共享的学习材料,是课程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源。常言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思想品德教学要立足于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教学绝不是简单、机械地传授课本知识,而是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在教学前应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实际,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二度开发。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一门新课程.课程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精神,积极探讨课程教学,处理好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信仰与教学、理论与现实、历史与理论、教学与科研、主导与主体等矛盾关系,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14.
何涛 《文教资料》2009,(23):122-123
目前的初中美术教学方法单一.要改变这一落后的现状,本文作者认为,应从情感入手,让美术教学充满活力,即"疯狂"起来.首先,教师要解放思想,引入激励机制;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充满自信,无拘无束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真正达到提高美术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素质、维护学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因材施教”,根据教材不同部分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的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教学,以凸显“因材施教”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时代价值,实现“因材施教”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学不能仅仅是翻译课本知识,更要教出教师自己的“思想”.要教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要教出教材例题方法的合理性,要教出教材知识的宽度和深度,要能拓宽知识面,揭示其文化背景,揭示其深刻的本质.学生接受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更有教师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时下数学教学的普遍观点。一节课,学生参与的程度如何,质量如何,重在引导。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靠教师的“引导”得以体现;学生学习积极性靠“引导”得以调动。因此,如何在“引导”上做文章,提高学生“参与”的质量,值得研究。 一、从分析教材着手。 知识有它的内在结构和外部联系。要提高“引导”、“参与”的质量必须先深入实际,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分析教材,教师要向自己提出三个问题:1.新知识生长点在哪里?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旧的思考方法是教师解析新知识的起点,也是学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论告诉我们,构成课堂教学的三大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材。其中,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激活思想政治课堂,就必须激活教师、激活教材、激活学生。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实施中教师教学的基本凭借、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运用教材要改变“唯教科书”现象,辩证地看待历史、研读历史;教学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20.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但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教材只是个例子,它仅仅提供了师生交流与交往的平台。备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师教的需要,更是为了学生学的需要,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还必须走出教材,即依据教材所提供的教学素材和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