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价格的不断下降、短信服务和各种功能的日渐完善,智能手机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通信工具。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的升高,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大。中小学校园"拇指族"种种乱象初探主要针对中小学校园学生玩手机的现象分析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渐普及以及手机功能的日臻完善,手机的使用已悄然渗入到中职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手机这一“小屏幕”在给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中职生对手机过于依赖、手机辐射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等诸多不良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小屏幕”时代中职生合理使用角度来对当前中职生手机健康使用引导展开分析和讨论,进而为中职生的手机合理使用提供辅助.  相似文献   

3.
王同亚 《考试周刊》2016,(7):149-150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不断更新换代的智能手机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带来了一些消极和负面影响。本文提出当前五年制高职学校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具体表现,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学生"手机依赖症"的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智能手机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普及给广大青年学子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也使部分学生过度的依赖手机,不分时间和场合的使用手机,扰乱了正常的上课秩序。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开展的"手机管家,珍惜时光"争创无手机课堂活动,从"广泛宣传,全面发动"、"多措并举,重点推进"、"建章立制,他律自律"等几个方面推进,两年多来成效显著,在全校乃至其他高校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阮晓媚 《山东教育》2020,(5):107-108
网络时代,智能手机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技发明无处不在,渗透于每个时间、空间,渗透于生活的角角落落。然而,智能手机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拓展孩子视野的同时,也对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它给当代家庭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困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如何被拉开的?最主要的是看他把时间用在了什么地方。"看到这句话时,我的脑海中即刻浮现出这样的场景:聚会的餐桌上,大孩子拿着手机刷"抖音".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遍使用,我们已进入微时代,蕴含"微"特征的微信、微博、微课等也逐渐推广开来。"微形式"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增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开放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交互性,对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造成严重冲击,也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带来机遇和挑战。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微形式",可以为师生交流搭建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科技和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智能手机在职业院校学生中的使用率在不断提高,更多的学生注重的是智能手机的娱乐功能,这对每一位高校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对传统课堂教学又是一个难得的突破和创新的机会。本文详细论述了智能手机与"互联网+"对传统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和优势,并提出一些高职课堂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和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中使用智能手机协助课堂教学,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已成为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利用智慧职教云课堂平台借助智能手机开展高职课堂辅助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升了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校园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历史学科教学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历史教师要正视这一现象。与其堵塞不如疏浚通道,历史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手机,并将智能手机引进历史课堂,利用智能手机扩展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渠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悄然改变着家庭教育中儿童教养的方式,文章尝试探索在网络时代,如何引导儿童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泛在学习",随时提升儿童的听说读写素养,并阐述对泛在学习的理解,通过智能手机与传统工具对比、泛在学习"听说读写"的实践及其学习的有效性来分析智能手机在提升儿童听说读写能力的效果,为智能手机能在家庭教育中发挥正确作用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智能手机功能日益强大,手机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已成为班级管理的焦点问题。斗智斗勇、以理服人是班主任打赢班级"手机战争"的法宝。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它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智能手机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数以万计的"低头族"。大学课堂中亦是如此,不少学生的青春在微信、小说、游戏中度过。那么,面对这样的状况高校应因势利导,通过开设新专业,让这种力量巡着正确的方向,产生正能量和正效果。  相似文献   

13.
智能手机在给世人带来一些便利的同时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很多世人利用智能手机整日上网、聊天和玩游戏等等.调查与了解内蒙古高校大学生生智能手机的使用情况,对于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具有一定意义.并对100位大学生分别进行1小时、2小时以及3小时的不间断上网或者打游戏的实验,旨在研究长时间利用智能手机进行上网或者打游戏对于大学生的视力影响及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14.
如今的大学生普遍使用智能手机,微视频作为教学资源以开放共享的方式服务于教学工作,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本文结合沈阳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在"断层解剖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实践的开展,在教学中应用微视频,转变了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在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加深课堂内容理解、敦促学生复习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正确有效的使用微视频,使教学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发挥出现代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手段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主动提供动力支持 克服“远程教育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程教育在许多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然而,很多远程教育机构的毕业率不足传统教育机构的四分之一,因此,本文认为有证据表明远程教育存在"缺陷"。文章分析了出现这种"缺陷"的一些原因及其对学生、远程教育机构和社会可能带来的损害。出现"缺陷"的原因之一是"范畴错误",即混淆了教与学,远程教育机构过度关注(尤其是在线的)教学资源的提供,忽视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文章认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远程教育机构必须积极主动采取措施降低辍学率,而且这些措施应该是对学生有激励作用的。远程教育机构主动向学生提供学习动力支持,这从经济上讲是可行的,如果精心设计,也能增加机构的收入。文章最后审视了远程教育的一些新发展,包括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学习分析和智能手机的使用,在此基础上,试探性地提出这种观点:提高远程教育学生成功率的主要障碍不在于资源或组织,而在于机构对留住学生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使用智能手机扫描"学信二维码",以移动互联网方式验证学籍/学历报告,实现移动验证、即时验证。学生本人通过学信档案申请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中文)、学历在线验证报告(中英文)时,可下载打印报告对应的"学信二维码"。它可以直接嵌入学生的求职简历中,也可以广泛应用到需要证明学历或学籍真实性的各种材料中。"学信二维码"在求职简历中的使用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使用智能手机扫描"学信二维码",以移动互联网方式验证学籍/学历报告,实现移动验证、即时验证。学生本人通过学信档案申请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中文)、学历在线验证报告(中英文)时,可下载打印报告对应的"学信二维码"。它可以直接嵌入学生的求职简历中,也可以广泛应用到需要证明学历或学籍真实性的各种材料中。"学信二维码"在求职简历中的使用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使用智能手机扫描"学信二维码",以移动互联网方式验证学籍/学历报告,实现移动验证、即时验证。学生本人通过学信档案申请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中文)、学历在线验证报告(中英文)时,可下载打印报告对应的"学信二维码"。它可以直接嵌入学生的求职简历中,也可以广泛应用到需要证明学历或学籍真实性的各种材料中。"学信二维码"在求职简历中的使用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如今,手机由于受时空限制小,使用起来轻便快捷,因此,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其普及程度非常广泛。欧美国家已经先人一步开发智能手机作为上课的辅助学习工具在高校推广使用。2008年美国的马里兰大学、艾柏林基督教大学、俄克拉荷马基督教大学、菲力曼大学等一批高校开始赠送智能手机给学生,让学生把随时随地上网的智能手机作为有用的上课辅助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20.
使用智能手机扫描"学信悦维码",以移动互联网方式验证学籍/学历报告,实现移动验证、即时验证。学生本人通过学信档案中请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巾文)、学历在线验证报告(中英文)时,可下载打印报告对应的"学信二维码"。它可以直接嵌入学生的求职简历中,也可以广泛应用到需要证明学历或学籍真实性的各种材料中。"学信二维码"在求职简历中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