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绘画是儿童天性喜爱的一种活动,它在发展儿童智力、对儿童进行美育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成人化、标语化、卡通化、模式化倾向,又成为当今许多儿童作品中的一种通病。儿童绘画不同于成人画,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绘画是一种“涂鸦”式的“绘画游戏”。而这一种“涂鸦”也正是学生认识世界、感受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2.
涂涂抹抹是每个儿童都喜欢和经历过的,绘画给儿童带来最初的快乐不是绘画的结果,而是儿童在随意涂抹的过程中摆动手臂在纸上流下的痕迹,伴随这种愉快的"自我发现"的感觉经历,随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冲动。如何利用视觉艺术这一手段对孩子进行人生教育,发挥每个儿童的能力和创造热情,认识自身价值,引导儿童去发现美,并形成对世界至情至理的美感,形成完善而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正是我们当今儿童美术教育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能拿笔的儿童就能画画,在儿童没有学习文化知识以前,他们就能拿起笔在纸上涂鸦了。画画是儿童的一种天性,绘画是儿童喜欢的一种抒发方式,是他们的无声语言和心理需要。绘画可以让儿童发泄情感、缓解紧张,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原生态"是随意涂在墙上的画面,是让大人们捉摸不透的画面。"原生态"儿童绘画具有朴素的自发性、瞬间的愉悦性,儿童作品表现的是儿童天然的朴素与纯真,是儿童视觉感受的自然流露,是一种无意识再现,是儿童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  相似文献   

4.
美术活动是幼儿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是一种既动脑又动手的活动,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现美的过程,幼儿的绘画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让幼儿多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幼儿最大的潜能,在美术活动中,不同的绘画形式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和乐趣,因此,如何通过不现的绘画形式发挥幼儿主体性便成了美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家教指南》2007,(4):33-33
春去秋来、季节变换本是很平常的事,但在转变的过程中,人体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就有必要进行调适。有些儿童可能一时无法适应,严重的就会发生儿童季节性情感障碍。有的情绪抑郁,对事情悲观失望,整天无精打采,不爱与人交往;喜欢睡觉,早晨很难醒来;情绪很容易激动,动辄与人吵架;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懒得动手动脑,学习成绩下降;时常感到头痛、胃痛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儿童绘画发展阶段和写实绘画的研究,提出了在美术教学中通过线描写生、结构素描、明暗素描、色彩的教学来完成由非科学性的儿童画向科学性的写实绘画的转化与衔接,为解决我国校外美术教育中遇到的"儿童绘画困惑期"难题,作出了具体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儿童绘画发展阶段和写实绘画的研究,提出了在美术教学中通过线描写生、结构素描、明暗素描、色彩的教学来完成由非科学性的儿童画向科学性的写实绘画的转化与衔接,为解决我国校外美术教育中遇到的“儿童绘画困惑期”难题,作出了具体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杨梅 《广西教育》2008,(19):88-89
十几年来,笔者在少年宫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着重研究了以儿童画教学为导线,通过儿童的绘画心理、绘画特点、学习取向和培养趋向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进行针对性指导,在实际美术教学和活动过程中感悟颇深,即在儿童画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摸索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启发儿童绘画想象时坚持“五想”,指导儿童绘画时坚持“十法”。  相似文献   

9.
儿童美术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但涉及到技巧、形式、审美的问题,而且也同样涉及到生理、心理的等诸方面的因素。特别是(10—13岁)儿童在写实性绘画学习方面进入"U"型转折期,绘画能力的发展遭遇"瓶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过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遵照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开发右脑机能依照直觉绘画;科学安排四大领域教学内容等教学策略来克服和消除儿童写实性绘画障碍,重拾儿童对美术学习信心,更好地促进儿童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法国近代教育家卢梭说:"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主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么,如何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引领孩子们敢写、乐写?如何以新颖、灵活、多样的方法或写作思路积极有效地帮助学生轻松地找到可以下笔的"切入点"?笔者借助儿童绘画的思维方式,尝试着开拓儿童的作文思维。一、涂鸦——从画画到写话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7):147-148
水墨画是带有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绘画形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人,让小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水墨画绘画技巧是很有必要的。《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体验程度,要开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这一要求与生活教育理念很贴合,但实际教学中,儿童水墨画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本文以小学美术儿童水墨画教学现状为出发点,对如何将生活教育理念与儿童水墨画教学结合在一起做出了相关探究。  相似文献   

12.
2012年8月22日至8月24日.由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中国中小学美术》杂志联合主办,山东省日照市群众艺术馆承办.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艺术培训中心、日照市未来美术学校协办的“第六届全国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高峰论坛暨第三届少儿原创绘画展评活动“在日照市钓鱼岛大酒店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3.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一些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思绪:"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相似文献   

14.
幼儿用涂鸦的方式把自己观察、记忆的东西记录下来,直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幼儿绘画有其独特性,教幼儿绘画是以开发其智力为重,以培养性格,培养创造力为教育目的的.在绘画教学中注意发掘儿童的这些个性,培养其良好的习惯与性格.  相似文献   

15.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讲到图画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时曾说:“必须用三种艺术的表现方式来教育青年,即色彩和形状的表现方式、声音和文字的表现方式及和谐和节奏的表现方式。”这里所说的色彩和形状的表现方式就是绘画。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美术教育的价值和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教育的必要性。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图画既是每个儿童都爱不释手的,也是可以增加儿童知识的工具和怡养性情的利器。”  相似文献   

16.
从事小学美术教育工作十多年了,在辅导儿童绘画的过程中,我感到儿童需要绘画上的辅导,尤其是10~12岁的儿童,更需要辅导。心理学分析表明,儿童到了10~14岁属于学龄中期,是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一个时期,所以常常把这一时期称为过渡期。  相似文献   

17.
儿童观决定儿童文学观,并进而决定儿童文学翻译观。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始于清末民初"儿童的发现",并随着儿童观的进步而发展。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共同作用下的儿童文学翻译,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随着儿童观从"成人本位"走向"儿童本位",儿童文学翻译观亦随之发生了改变。新时期"儿童本位"的确立形成了"为儿童而译"的儿童文学翻译观。  相似文献   

18.
宋燕 《考试周刊》2014,(21):169-170
<正>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到底是什么,这是每一个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笔者认为,美术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门基本课程,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更集中在对学生的素质提升上。所以,我们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应当侧重的是美术教育的普遍性而不是专业性,应该更多地将教育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儿童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上。因此,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应当以"三力"教育为重点,帮助和促进儿童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一、增强观察力,让儿童在美术教学中更全面地认知世界  相似文献   

19.
沙景雯 《文教资料》2010,(18):259-260
绘画是人类共同的语言,然而从高中开始,在过去占重头戏的绘画渐渐从学生的课堂中消失了,绘画成了专业美术生的事。普通高中学生生到底能不能画画,应该怎样画画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从学生身心规律和实际需要出发,开发新型的美术课堂,让绘画成为学生们张扬个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舞台,让绘画成为人类生命中最美丽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儿童的发现"是五四现代性"祛魅"过程中的一大贡献,由此揭开了儿童文学的迅速发展。五四时期儿童文学也出现了种种"复魅"的迷失。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主要贡献还在于儿童视角的使用。儿童视角丰富了小说叙事视角,虽然存在着视角运用的越界,却给中国现代小说增加了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