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戈 《中国德育》2010,(8):37-39
和谐社会是以法治为前提的社会。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及其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的因素,实施公民法治理念教育刻不容缓。实施公民法治理念教育的现实途径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在公民法治理念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发挥社会整体合力,营造良好的公民法治理念教育环境;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将公民意识和法治理念融入公民生活。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的特征与法治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法治的内涵是一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要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和目标,就必须秉持法治理念和坚持法治模式.  相似文献   

3.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治本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依法治校是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体现,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法与善治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性前提,守法与学风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良性保障,依法治较理念下校园建设有着和谐诉求,需要通过制度保障来加强依法治校理念下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突出法治的命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给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法治理念的支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应当将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逐步深入地开展下去,并不断探索法治理念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满足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赵峰  侯洁 《文教资料》2008,(10):76-77
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的建设是当今的理论热点问题.和谐社会的目标与法治的路径是辩证统一的,和谐的理念为今天的法治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价值目标.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人本的秩序则是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共同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6.
桂林 《商丘师专学报》2007,23(11):84-8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需要政府转变理念,建立法治政府。当前在和谐社会理念下,法治政府构建制度建设,应从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完善社会冲突解决机制,健全政府内部制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需要政府转变理念,建立法治政府.当前在和谐社会理念下,法治政府构建制度建设,应从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完善社会冲突解决机制,健全政府内部制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关注法治精神的弘扬和法治理念的培育。作为刑事法治的重要理念之一,刑法谦抑理念在我国的养成应以后发式为基本模式.针对不同社会主体的不同情况确定理念养成的重点、规划不同的具体方案,刑法谦抑实现应遵循从理念培育到原则确立再到制度完善的基本路径完成从理念到现实的嬗变。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通过法治来实现和保障其运行和发展.在法治框架下通过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公民权利的保护、追求公平正义的制度、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维护法治的社会秩序和精神文明建设六个方面的探讨来解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外延,试图从理念上把握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黄萍 《教育探索》2007,(3):18-21
当前,和谐社会作为一种政治诉求与国家理念被提高到了一种至关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法治是其必须依赖并予以维系的基本方式与根本途径,因此,和谐社会的状态结果必然是法治社会.然而,司法实践中,程序法制的淡薄与迷失是致使法治社会无从形成的重要障碍,并最终有可能使得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落空.因此,程序法制的构建对和谐社会的形成与维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校,既彰显了和谐社会中高等教育办学管理上"民生法治"的精神和理念,又是现代高校突出办学特色、谋求更大发展的必经之路。依法治校是高等教育领域中"民生法治"的具体体现。和谐社会以民生为本,现代法治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近年来,作为社会民生问题之一,高等教育领域的"民生法治"问题日益突出。高等教育管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社会基础,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谐社会必须是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法治国家具有内在适应性。构建和谐四川必然坚持走法治之路,必须要求依法治国、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和治国理念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四川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3.
和谐文化引领与支撑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法治文化与伦理文化是和谐文化的主要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弘扬法治精神与培育法治文化理念是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的必然选择;自由、公平、正义等法治精神引领着伦理文化的创新与进步,而伦理文化则以其丰富的资源与深刻的内涵支撑着法治文化的生成与发展;立法的伦理形式、司法的伦理适用与守法的伦理机制是法治文化的主要伦理路径。  相似文献   

14.
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的客观需要。积极探索高校法治理念教育的新路径,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孜孜追求的事情.这项目标的提出必将给我国法治化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执政兴国的根本出发点,它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而且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学术命题.但是理念是行动的指导,一切行动都离不开理论指导前提,法治理念就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最好的行动指导,法治理念是实现社会和谐的行动前提.一个健全的和谐社会必将是一个法制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左剑君 《文教资料》2011,(1):137-138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法治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弘扬法治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法治与和谐社会具有共同的本质与品格。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借助于法治的践行,通过法治的路径来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必然的选择与必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在法治意识、权利意识、集体观念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高校应从法治教育、校园文化、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法治理念教育。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以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种理念为基本目标;以解决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丰富大学生的法学理论基础知识,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组建大学生法律学习社团和开展社会法律实践活动,强化现代网络教育技术的应用为着眼点.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相对完整的法治理论,其法治理论涵盖了法治的内涵、实施法治的根据与法治的具体实施手段等内容,成为西方法治理论的主要历史渊源。以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论为背景,结合当前的和谐社会理论,阐释当代我国法治的理念及其构建,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完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