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科研机构作为科学技术的源头和基地,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原始创新最主要的阵地,本文在对科研机构的现状和问题简要描述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法对政府属科研机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将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再进行加总得到其评价结果。通过分析反映出新疆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省属科研机构评价方法探讨及综合分析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借鉴了国际国内科技评价相关理论和实践,根据我省开发类和公益类两类科研机构的特点和要求,从科研实力、科研绩效和各科研机构在云南省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三类指标分别建立了评价体系,据此采用专家评分法进行权重计算,并利用科技统计数据,采用加权计算方法,对我省省属科研机构2000—2003年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比较科学、公正、合理的体现了我省科研院所近几年来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分析Altmetrics在科研机构评价方面的应用,以进一步完善科研机构评价体系。[方法/过程]从科研机构的论文产出影响力、机构社会影响力和机构合作影响力三个方面构建科研机构的影响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我国图书情报领域核心期刊2016—2020年发文量Top 30的机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Altmetrics指标和文献计量指标起主要作用,合作计量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Altmetrics指标用于科研机构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依据科研机构的基本特征,首先从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及创新社会效应4个维度进行分析,选取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构建科研机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然后,建立一个对数模糊优先规划-模糊层次分析(LFPP-FAHP)的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该模型不仅改进传统方法求解模糊判断矩阵的不足,而且还考虑更加贴近实际的多时段加权评价对结果的影响。最后,以广东省21个地市的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开展模型的应用研究,给出提升广东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建中  徐芳 《科学学研究》2013,31(11):1642-1648
 同行评议一直是科研机构评价中的主导方法,对科研机构的战略发展与绩效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中国科学院(CAS)、德国马普学会(M&P)、美国能源部(DOE)实验室、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等世界上主要科研机构评价中同行评议的实践与方法,剖析科研机构评价中运用同行评议方法的关键要素,包括评议的对象与内容,专家来源与类型,专家遴选标准与机制,同行评议的组织方式以及评议结果的使用等,分析其差异与特点,提炼出不同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科研机构未来的同行评议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雄安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引领了全国科研机构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军民融合创新的发展方式和途径,因此,对雄安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进行创新绩效评价,是顺应科研机构发展趋势的选择。本文在遵循创新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创新研究院进行了各级绩效指标的设计,并通过专家讨论赋予了权重,对今后发展任务进行了规划,并对研究院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评价,以期从理论上对创新研究院的发展轨迹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的偏好DEA在科研机构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评价体系对科研机构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机构的科研效率又与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科研产出紧密相关,本文针对科研机构评价中指标数据的处理以及指标的选取等实际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的偏好DEA模型,并将其用于对中科院高技术类研究所的效率评价中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8.
组合评价模型在我国国立科研机构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研机构绩效评价对科研机构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以2001-2005年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29个研究所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针对国立科研机构绩效评价中指标的选取、数据的处理,权重系数的计算以及如何兼顾被评价对象的优势与劣势等实际问题引入了一种基于线性和非线性评价的组合评价模型,并重点分析科研机构绩效的变化,探讨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为国立科研机构的绩效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9.
科研机构是海量数字资源中的主要科研实体之一,对科研机构命名进行识别是开展机构评价的前提。我国科研机构在沿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命名问题,这些为我国科研机构的评价工作带来了困扰。通过分析国内外机构命名识别方法研究的现状,结合知识评价目标下机构命名识别的特点,在分析科研机构命名规则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规则与向量空间模型相结合的科研机构命名识别方法及步骤。  相似文献   

10.
为系统把握技术评估中有关专家一致性评价方法,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综合和评价。依据评价问题的类别,将技术评估中专家评价问题分为指标评价和方案排序两类。在指标评价中,单指标下的评价方法主要依据离散程度统计量进行分析,模型简单、计算难度小,解释直观、容易理解,常被应用于细化分析专家群体对评估对象在各个评价指标下评分的一致性程度;多指标下的评价方法则主要依据相关关系、显著性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前者既可用于定量数据也可用于定性数据,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专家整体一致性评价问题,后者主要从专家个体与群体、方案和属性等多角度对专家一致性进行检验,能够快速找出与其他意见有差异的评价信息,计算量较小、可操作性强。在方案排序评价中,基于判断矩阵的评价方法常依据相似性度量、距离测度、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具有考虑不同专家重要性的影响、有效利用专家权重信息,可以解决多种含有不确定信息和模糊信息的专家一致性评价问题,以及更有效地剔除不一致的专家意见、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合理的优点;基于序数值的评价方法主要运用Kendall协调系数解决序数值类型的专家一致性评价问题,具有实现过程直观简洁、计算简便,鲁棒性强、易于...  相似文献   

11.
公立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构成主体,但目前关于公立科研机构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发挥作用的研究较少,识别公立科研机构的角色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公立科研机构的比较研究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本文在探讨公立科研机构创新行为的基础上,基于类型学分析逻辑,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规模和中介作用两个维度建立了科研机构的角色分类模型,根据网络规模大小和中介作用高低的不同组合,将公立科研机构在创新网络中的角色归纳为探寻者、合伙人、经济人、架构师四种类型。本文以中国科学院下属各研究所为例展开实证分析,基于合作专利建立起各研究所的创新网络,通过聚类分析研究了各研究所在创新网络中的角色,并根据实证结果揭示了研究所角色差异背后的领域特征。  相似文献   

12.
In the 1950s,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engaged in close cooperation with the Soviet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CAS sent scientists to the Soviet Academy to work as interns, study for advanced degrees, or engage in academic cooperation, and a large number of Soviet scientists were invited by the various institutes of the CAS to come to China to give lectures, direct research, help make scientific plans, and collaborate. The comprehensiv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academies was launched at a time when the CAS institutes were in their embryonic stage,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better-established Soviet scientists had the opportunity to play a dominate role. But the reality is not so straightforward. The case studies in this paper suggest that besides the influence of compatible political movements in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bilateral ties between these two nations’ scientific institutes, disharmony in actual working relationships prevented Soviet scientists from playing the role they might have envisioned within the CAS institut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in a short span of time, combined with lack of experience on both sides, made for a disharmonious collaboration.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价的逻辑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中科院开始对所属研究所进行系统评价,1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根据各研究所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不断完善和调整评价方法.从评价逻辑模型来看,中科院研究所评价大致可分为定量排名的逻辑模型和多信号决策的逻辑模型.结合中科院研究所评价实践对这两大评价模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中科院未来可能的关键指标标杆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4.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理科学部17年来530项重点资助项目为对象,对重点项目的资助金额、依托单位、学科领域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近年来数理科学部重点项目的资助总金额占当年自然科学基金总额的比例稳定地保持在2%左右,资助强度逐年提高,保证了数学和物理学等基础研究的稳步发展;重点项目的依托单位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国家级的科研机构和重点大学;在学科领域上,重点项目主要关注数学、力学、天文学和物理学领域的世界研究前沿、研究热点、具有原创性的理论研究、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重大研究项目。通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理科学部重点项目的计量研究,揭示了国家在数学和物理学等学科领域研究前沿的重大部署情况及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整合和互动角度对科研院所的价值创造进行双维度分析,运用PP-SFA方法测度了中国科学院12所分院的价值创造效率,分析了影响科研院所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整体的价值创造效率偏低,效率均值为0.58,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价值创造产出与人力和资金投入同步增长,各地区的价值创造效率差距明显;科院院所的价值创造与应用导向和跨学科研究具有正相关关系,资金来源结构对科研院所的价值创造效率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在成果奖励申报工作中产生的问题,结合国家科技奖应具备的条件、评价指标、评审程序等,阐述了成果管理人员在协助科研人员申报国家奖过程中,应了解和把握的内容,以及在科技奖励推荐过程中的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We present evidence on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experienced by the research institute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after its implementation of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KIP). Using a balanced panel of data on R&D inputs and outputs of 59 research institutes in CAS, we analyze the productivity, technological and efficiency changes from 1997 to 2005. We document that the CAS research institutes have a productivity growth of 12.5% from 1998 to 2005, which can be further decomposed into 8.8% attributed to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3.3% to efficiency improvement. Results of regional analysis show that institutes in Beijing and Shanghai, performed better than institutes in other region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内蒙古库伦旗和贵州水城县是中国科学院的定点帮扶国家级贫困县。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主动发挥热心公益事业的优良传统,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从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两个方面,在库伦旗和水城县构建"一个纽带两个基地",开展了以"科学"特色为核心的"科教帮扶"新模式的探索。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在库伦旗投入资金200万元用于改善教育环境,资助300余名优秀师生到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参与"走进中科院、走近科学家"活动;在水城县开展"科普阅读进校园""科学快车"等科普活动;在库伦旗和水城县培训各级教师7 521人次,有效提升了当地师生的科学素养。未来,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还将对"科教帮扶"的模式和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构建精准结对的共同体,以期实现"科教帮扶"的长期化、稳定化、实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