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楠 《体育科研》2004,25(1):13-13
通过比较“高住、低训”的单一训练计划和“高住、低训”的多样训练计划,并伴随使用“低压氧舱”,向大家介绍支持不同海拔高度高原训练理论的研究结果并鼓励有识之士作进一步的研究。“高住、低训”的高原训练理论充分运用了高原训练所带来的益处并尽量减少高原再训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理论坚信,通过让运动员长时间地停留在高原,可以引起促红细胞生成素、血红细胞等指标的提高。这种理论还主张,通过到低海拔的地方完成高质量训练,运动员能跑出更好的成绩,而这个成绩是在高原上所达不到的,因此,提供或提高比赛条件势在必行。研究表明,最…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少儿中长跑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肌肉系统的代谢能力,进一步夯实少儿中长跑运动员的耐力基础,稳步提高我校中长跑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使我校中长跑项目立足于上海走向全国,逐步登上世界竞技比赛的舞台,我  相似文献   

3.
高原是神秘的。运动员一下飞机,机体内就会发生一I闲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血液含氧量降低,血容量下降,心搏量、心输出量减少。还可观察到呼吸加快、体液丢失,心率及基础代谢加快。 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在于高原氧分压降低,高原训练时需要更多的氧,因而上述变化会进一步加剧。这些  相似文献   

4.
作者以自己的训练和教练经历为依据,分析了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手段和方法。实践证明,本文提出多种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是实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当今高原训练已被国内外教练、学者、专家普遍认为是提高中长跑运动员成绩行之有效的方法。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些国家就认识到,高原训练能增强运动员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60年代初,许多国家为迎接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  相似文献   

6.
高原训练是有氧耐力项目训练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久居高原环境下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成绩变化情况,运动生化有关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对运动员施加的运动负荷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久居高原的中长跑运动员,在原有的基础上,在高原环境下长期训练,生理机能和运动成绩提高显著,所以高原训练对于有氧耐力项目有很大帮助,需进行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陈萍高原训练计划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陈萍高原前、中、后训练的运动强度、运动量和训练方法的研究,探讨了陈萍高原前、中、后训练方法、计划安排的特点。研究表明:陈萍高原训练的特点是上高原前强度小,训练量大,主要采用持续跑的训练方法;上高原后训练量略有减少,经过两周的适应期后训练强度增加,并以混合氧训练为主,主要采用间歇跑、重复跑等训练方法;下高原后的前一周以一般耐力训练为主,采用持续跑的训练手段,赛前的专项训练以无氧为主,运动量减少,在训练手段方面,主要采用间歇跑、重复跑为主,兼有氧耐力为辅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我国优秀女子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训练是我国长跑、马拉松项目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如何更加充分地利用高原自然环境,进一步发挥高原训练效果,提高高原训练的成功率,还需要不断探索。一个完整的高原训练过程包括平原大运动量训练阶段、高原大强度训练阶段和赛前平原大强度训练阶段3个部分,应妥善处理三者之间的负荷关系。  相似文献   

9.
优秀中长跑、马拉松运动员高原训练探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原训练高原高度的选择、训练的最佳次数、训练的持续时间、下高原的时机、训练过程阶段划分及训练课的安排、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身体机能生理和生化指标的评定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高原训练有一个降低训练负荷的环境适应期;与海平面地区的训练相比,高原训练中的训练强度略有下降;在野外的训练多于在田径场的训练;为了确定与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相适应,应力争前往某一固定地点进行经常性的高原训练;应根据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生理机能的变化特点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评定方法监控身体机能状况,保障高原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的营养与补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碳水化合物是中、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人体必需的能量来源中、长跑运动员的高原训练既要克服缺氧的客观因素,又要克服能量的大量消耗。为了防止能量的尽快耗尽而引起的过度疲劳,就要求人体及时地补充一些人体内耗氧少而且能及时供给能量的碳水化合物。而且因为人体分解...  相似文献   

11.
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红细胞生成的作用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观察了10名中长跑运动员进行4周高原(海拔1917m)训练前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液RBC、Hb、网织红细胞(RC)、血球压积(Hct)的变化。结果发现:(1)高原训练能显著增加运动员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但EPO水平在上高原1周后下降,4周后下降幅度更大;下高原3周后又开始回升。网织红细胞的变化趋势与EPO的变化保持一致;(2)高原训练能提高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并且高原训练产生的影响效应,可能至少保持3周;(3)高原训练对女运动员产生的影响效应,比男运动员的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赛跑运动员腿力的发挥,实际上是受身体重力或后蹬力和步幅的影响,要想提高跑速,必须克服体重的阻力,增强每一步后蹬力和具备适时的放松能力。长跑运动员,显示心率加快,必然增加心血管系统有氧代谢能力。到目前为止,比赛要取得成绩,必须强调改进腿力训练的方法,以及使脉率或心率降低。如果跑距增加,显然,心血管系统和腿部耐力,将得到改善,但不能一概而论,由  相似文献   

13.
凯里科斯克的研究结果清楚地显示了青少年长跑运动员正确的训练方法,这些运动员到了成年时期很有可能创造出最稳定的、最佳的运动成绩。他的研究结果,对那些由著名的长跑教练员所采用的训练系统的价值提出了疑问。人们有充分的理由提出疑问:这些青少年长跑运动员的训练将来会怎样呢?我们还要重复过去那些由于强调无氧代谢训练而出现的错误吗?  相似文献   

14.
在引起长跑运动员受伤的很多因素中,训练错误是其中主要因素,甚至在非常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在训练场地、设备和负荷增加等方面的不合适都会导致受伤。本文的目的是要教练员了解一些训练方面的错误及相应的运动创伤。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对长跑运动员是否需要力量训练,存有争议。很多教练员认为,长跑本身即可以同时发展力量,无须专门进行力量训练。近些年来,许多国家的教练员在长跑训练体系中,加入了专门力量训练内容,这对提高肌肉力量(长跑运动员所特需的肌肉力量——踝、髋、下肢、腰腹)有着良好的效益。通过合理安排力量训练的组数,重复次数及间歇等,将会对神经——肌肉器官有着更大的训练效果,同时还可以强化耐力工作,积极储备能量(提高内部能量潜能,加快氧的利用速度,增加氧化过程的效率,改善肌肉的供血状况)。实践证  相似文献   

16.
要想成为优秀的长跑运动员,那他或她就必须跑,不断的跑。当然这种看法对绝大多数运动员来讲是符合的。但运动员所能完成的长跑距离和重复次数是有一定限度的,而这种限度又因人而异,因此我坚信补充训练不会取代和妨碍正常的长跑训练,相反地会增强长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关于伸展活动的文章已见过不少,本文不再赘述,但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伸展活动必须  相似文献   

17.
海拔较高、起伏较小的大片完整高地称为高原。高原高度划分为(胡亦海2001):超高原2400—3000米;准高原2000—2300米;亚高原1800—2000米。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称为高原训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环境,相同训练负荷条件下,运动员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与分析,探讨模拟高原"平住高练"形式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原训练对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血清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为了探讨高原训练对血清激素的影响,本文系统观察了6名世居平原的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组)进行4周高原(1917米)训练前后血清睾酮(T),游离睾酮(FT),皮质醇(C),T/C比值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并与12名世居高原的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的数值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长跑训练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训练,长时间的重复单一的技术动作,既单一又枯燥,运动员易产生厌倦情绪,所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结合中长跑训练实际,就八种情趣激发方法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