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书哲 《新高考》2014,(10):19-23
作者简介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rn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出生于巴黎的英国律师家庭。毛姆父母早亡后,由伯父带回英国抚养,在伦敦国王学院学医,后因文学创作成名,遂弃医从文。毛姆一生游历广泛,经历丰富,一战期间曾和海明威等作家一起为红十字会开救护车,1916年-1917年为英国做情报工作,足迹远至欧洲各国、俄国、印度和东南亚,毛姆的工作经历和游历中的所见所闻对他的文学创作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英国20世纪作家毛姆笔下的传教士形象如同一面镜子。透过它折射出的是作家的童年成长历程。同时,传教士虚伪、狭隘的面目背后是毛姆对基督教信仰的破灭。现实生活的精神荒芜后毛姆转做异域文化的"他者",如同他笔下的主人公一样在异域获得了精神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皱纹     
《家教世界》2010,(12):41-41
英国著名作家毛姆80岁寿辰时,一位给他照过相的摄影记者觉得照片上的他过于苍老,建议做点技术处理,除掉面部上的一些皱纹。毛姆听了他的建议,断  相似文献   

4.
上期翻译练习答案:作为一名作家,毛姆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他在自我剖析的自传《总结》中写道:“在写作的时候,我无法随心所欲,只能力所能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数年间,毛姆不单在剧作方面取得成功,还开始在小说领域享有盛名。在本世纪上半叶,作家除了创作出一批优秀长篇小说之外,还写下100多篇短篇小说,因此赢得了英国年轻作家的普遍仰慕。英国杰出的评论家安格斯·威尔逊曾经选编毛姆的短篇小说,在为之作序时,他称赞毛姆的作  相似文献   

5.
《英国谍报员》(The British Agent,又名Ashenden)是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Maugham)的一本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入了毛姆根据他在一战期间为英国情报局工作的经历而写的六个故事和一些逸事。《英国谍报员》于1928年首次出版,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间谍小说(espionage novel)。与毛姆众多以英国在太平洋地区属地的异国风情为背景的短篇小说相比,《英  相似文献   

6.
英国作家毛姆在他的几部长篇小说中都着力探讨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以及其解救之道,而写于晚年的《刀锋》,基本可看作是他对于此类问题的盖棺定论。文章着力分析《刀锋》主人公拉里人生三段经历,探讨毛姆笔下战争与人性的关系,以及毛姆对于解决精神危机的理想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析毛姆在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人生的枷锁》和《在中国屏风上》中所表现出的傲慢与偏见以及这种傲慢与偏见产生的原因。毛姆作为二十世纪英国文坛一位重要的作家,他对东方文化有着特殊的情感,创作了大量以东方为背景的作品。其中,《人生的枷锁》和《在中国屏风上》,他不但给我们呈现出了一系列中国形象,而且这一系列中国形象也折射出了他作为西方作家内心的傲慢与偏见。毛姆对待中国,尤其是对待中国人的那种傲慢与偏见具有浓厚的东方主义色彩,是诸多因素作用下的产物。首先,在西方社会文化语境中,中国人的相貌一直悖离西方的审美观;其次,英国的工业革命使英国一跃成为列强之首,社会上空弥漫着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情绪,这就使英国的作家们在进行"他者"形象的建构时难以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还有就是毛姆自身的性格因素。  相似文献   

8.
毛姆的新书 毛姆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他年轻时就颇有才华,却一直默默无闻.23岁那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问世了,但上市后反应平平,乏人问津.于是,毛姆想出一个特别的点子,在报纸上刊登了这样一则付费广告:"某位年轻的百万富翁,性格温和,爱好阅读、音乐,希望能与毛姆最新作品中女主角性格相同之女士为友,尔后论及婚嫁……"  相似文献   

9.
“中国题材”在17世纪进入英国文学,自此成为英国作家言说不尽的文学资源,毛姆即是其中一例。毛姆于1919—1920年来到中国,随后写了游记《在中国屏风上》,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意象画。本文试图解读毛姆的这幅中国屏风画,透过他勾勒的形象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意蕴以及毛姆复杂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0.
毛姆是英国现代文坛上一位颇具世界性影响的重要作家。他在继承、借鉴前人经验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锲入观察”与“隔离观察”有机交合的小说叙述模式。通过解读毛姆三部代表性作品———《月亮与六便士》、《寻欢作乐》、《刀锋》,可以看出毛姆长篇小说叙述艺术上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1.
国内的文学史著作分别将毛姆列入自然主义或现实主义两个不同的阵营。毛姆的创作本质上应属于现实主义,但是又不同于19世纪的经典现实主义。他是一个有法国特色的英国现实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屏风上》是毛姆在1919年游历中国后所创作的一本游记。除了关于中国湖光山色的描写,毛姆还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途中所遇见的形形色色中国人形象,成为该书的特色。毛姆对中国普通贫苦百姓的把握是准确的,但他对一些个体中国人,如,两位中国文人以及两位中国官员的形象描写失真。这反映了毛姆自身阅历以及同时代英国作家集体无意识对毛姆创作的影响,体现了毛姆及同时代作家来华的真实目的和欲望诉求。  相似文献   

13.
开心一刻     
《家长》1998,(4)
销书英国毛姆是个著名小说家。在他还没出名的时候,他的书销不出去,于是他想出一个新招,在全国各大报上刊登一则《征婚启事》:“本人是个年轻而又有教养的百万富翁。尚未结婚,希望能和毛姆小说中的主角完全一样的女性结为伴侣。”几天之后,他的小说就销售一空了。  相似文献   

14.
活跃于20世纪的英国作家毛姆一生著述颇丰。文学界与批评界对其所属文学流派及其创作风格的划分和定性则一直有着较大争议。大多数学者将毛姆定性为自然主义作家,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更多地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试从毛姆包含了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多元化的写作风格出发,对他的个性化的文学创作和独特的复合型的文学流派进行解读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史莹 《海外英语》2020,(6):233-234,242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英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剧作家、文艺评论家,被誉为"天才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该文从创伤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毛姆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虚伪的思特里克兰太太、虚荣的米尔德里德、自私的凯蒂、温暖的诺拉和萨莉,探讨毛姆的心灵创伤对其女性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毛姆,1844年生于法国,是20世纪英国的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人类枷锁》、《月亮和六个便士》、《寻欢作乐》和《剃刀边缘》使他出了名。  相似文献   

17.
《面纱》是毛姆以中国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因其异域形象在中国备受关注。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徘徊于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之间,一方面是丑陋的、低劣的;另一方面,又是神秘的、理想化的。这一"中国形象",远非真实的中国,而是想象的"他者"。它是毛姆对中国的文学想象和文化利用,传达出毛姆作为英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深层需要。  相似文献   

18.
毛姆是二十世纪英国很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不可征服的》是一首颂歌。它颂扬了不屈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在毛姆笔下被演绎得荡气回肠,令人钦佩。本文分析了《不可征服的》中主人公安妮特这个不屈的反抗侵略者的形象及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通过这个人物毛姆把侵略者的丑恶及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的不屈的斗争深刻地表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19.
毛姆短篇小说艺术特色浅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是英国著名现代小说家和剧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涉及英国人在国内和海外的各种生活,题材新颖、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多变,具有冷峻、客观的特色,被誉为“英国莫泊桑”。他常以真人真事入书,其中不乏其本人的影子和经历。他的艺术风格是真实、曲折、简洁、幽默和讽刺  相似文献   

20.
聂薇 《英语自学》2009,(9):33-35
英国作家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3—1965)一生游历甚广、创作颇丰,又交游各界,堪称20世纪世界级明星作家。他出生于英国驻法使馆家庭,幼年父母亡故后被牧师叔叔收养,于英国公学受教育,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研读医学、哲学,后于伦敦作见习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