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面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题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面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 )  相似文献   

3.
鲁建全 《物理教师》2009,30(2):51-51
原题: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至下表面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折射率要取“n=1.5”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进学 《物理教师》2008,29(12):55-55
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卷第21题是考查光的折射和匀速运动的综合试题: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下表面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题目 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口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面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光导纤维一种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制成的能传导光的玻璃丝,由内芯和外套组成,直径只有几微米到100微米左右,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当光线射到光导纤维的端面上时,光线就折射进入光导纤维内,经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多次全反射后从光导纤维的另一端面射出,而不从外套散逸,故光能损耗极小. 如图1,一透明塑料棒的折射率为n,光线由棒的一个端面射入,当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光将全部从另一端面射出.当入射角为i时,光在棒的内侧面恰好发生全反射,则能保证光在棒的内侧面都能发生全反射. 由图可知,光在左端面折射时的折射角  相似文献   

7.
陈曙东 《物理教师》2007,28(1):9-49
《教材完全解读》(高三物理2006年修订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p.27考题6的题目、解法及点评如下.图1题目:如图1所示,一根长为L的直光导纤维,它的折射率为n.光从它的一个端面射入,又从另一端面射出所需的最长时间为多少?(设真空中的光速为c)解析:由题中的已知条件可知,要使光线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然后从其另一端射出,必须使光线在光导纤维中发生全反射现象.要使光线在光导纤维中经历的时间最长,就必须使光线的路径最长,即光对光导纤维的入射角最小.光导纤维的临界角为C=arcsin1n.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的路程为d=sinLC=nL.光在光导纤维…  相似文献   

8.
n=1.5有用吗?     
题目(2008全国理综21题) 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面射出.  相似文献   

9.
题目如图1所示为一段长为L的光导纤维管,是用玻璃制成的,其折射率为n,计算一束光通过这段光导纤维管所用的最长时间.(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相似文献   

10.
从全反射现象谈光导纤维兰州铁路机械学校叶丽娜一、光导纤维传光的原理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遇到两个介质交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若改变光线的入射角,总会找到某一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线全部消失,光线被全部反射回原来的光密介质中,这...  相似文献   

11.
问题.一束由红、蓝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透明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平板透明砖自下表面射出.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究竟红光先穿过平板透明砖还是蓝光先穿过平板透明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两道有关光纤极值的易错题,探讨了这类试题解答的科学性。由此探究了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时端面入射角与侧面入射角跟折射率之间的制约关系。推导并利用临界折射率公式,对两道有关光纤极值的典型题进行一题多解。  相似文献   

13.
正纵观2013年全国各地的高考理综试题,涉及光学的试题多为选择题,但也有计算题,这些试题以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主。试题多为中低档题,难度一般不大,但由于考生对相关知识理解不够,不能活学活用,所以该部分得分率并不算高。2013新课标卷的光学题是以课本中的光导纤维为背景,由教材中的习题改编而来,考查光导纤维中的折射与全反射以及光在介质中运动的知识。题目:(1)(略)(2)(9分)图示为一光导纤维(可简化为一长玻璃丝)的示意图,玻璃丝长为L,折射率为n,AB代表端面。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ⅰ)为使光线能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求光线在端面AB上的入射角应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光导纤维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实现光纤通信的导光材料.它的内层的制造原料主要是折射率很高的石英丝,直径仅有几微米到一百微米左右,叫内芯.外层叫外套,由折射率很低的涂料制成.光在内芯和外套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起到导光作用,如图1所示.实际应用中,通常把几千根光纤组合成光缆,以增加传输容量.若使光缆两端的光纤排列的相对位置相同,还能传送图像.光纤通信与无线电通信相比,不仅容量大,衰减小,而且传输快.在医学上,用光导纤维制成的内窥镜,能用来探…  相似文献   

15.
1.单色光与复色光单色光是指只有一种频率或波长的光.而复色光是由多种频率或波长的光复合而成.事实上,严格的单色光是不存在的,单色光一般是包含频率范围很窄的光.如激光的单色性好,是指激光的频率范围窄.  相似文献   

16.
周异平 《物理教师》2007,28(4):0-21,23
如图1所示,设平行玻璃砖长L、厚d、折射率n、Ⅰ面上方和Ⅱ面下方均为折射率相同的空气.光线①斜射到Ⅰ面上的入射角为i、反射光线②的反射角为α、折射光线③的折射角为r,入射到Ⅱ面的入射角为i′,反射光线④的反射角为α′、折射光线⑤的折射角为r′,光线⑥为返回Ⅰ面上方空气  相似文献   

17.
<正>白光是复合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在同一种介质中,紫光的折射率(n)和频率(f)最大,波长(λ)和临界角(C)最小,红光的折射率(n)和频率(f)最小,波长(λ)和临界角(C)最大。利用这个结论,可以处理以下几个相关光学问题。一、临界角问题例1如图1所示,一束白光从顶角为θ的一边以较大的入射角i射入并通过三棱镜后,在屏P上可得到彩色光带,在入射角i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基于MATLAB的单色光双缝干涉现象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ATLAB软件开发工具为抽象物理现象的计算机动态模拟提供了简单、高效的编程环境。本文在分析单色光双缝干涉现象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运用MATLAB开发工具对单色光双缝干涉现象进行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该方法能够简便、直观地展现了单色光的干涉这一抽象、复杂的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定义电磁波是一种最小能量光子α常数值的光子列队,确定白光有固定频率段,白光不是复色光而是单色光,电磁波的多样性是由一种α常数值光子的频率不同而引起的。牛顿的光学微粒说的理论"判决性实验"的定义是"色的种类和折射的程度是光线所固有的,不会因折射、反射或任何其他原因而改变"。对此笔者提出了新见解,即物理实验能做到单色光变为其他频率光谱,对牛顿的概念不同实验:"康普顿效应,拉曼效应,红移,蓝移,荧光的物理现象和电磁波多普勒效应。"  相似文献   

20.
1.如图1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的氢原子能自发地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 A.13.6eV B.12.09eV C.10.2eV D.3.4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