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白当黑”是一种智慧的管理语言,它不同于管理上通常所谓的“留白”(简单的在管理诸方面留有“空白”),而是在态度上把“白”看得和“黑”一样重要,在策略上辩证地看待“白”与“黑”的关系,在方法上注重“白”与“黑”的转化,这是对“白”与“黑”的统筹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白”即所谓“不管”,“黑”即所谓“管”。当  相似文献   

2.
楼下的农家,大约在白山黑水间生活久了的缘故,他家饲养的家禽,非黑即白。看门的狗呢。也是一黑一白。白的是大狗,黑的是小狗。女主人60多岁了,虽然她多子多女,但因为孩子们大都下岗,无力奉荞她,她便一早一晚地,蒸了馒头,拿到小市场卖。她出门的时候,由白狗率领着,那条威猛的白狗看上去就像翻卷在她前面的一团云。  相似文献   

3.
楼下的农家,大约在白山黑水间生活久了的缘故,他家饲养的家禽,非黑即白。看门的狗呢,也是一黑一白。白的是大狗,黑的是小狗。女主人六十多岁了,虽然她多子多女,但因为孩子们大都下岗,无力奉养她,她便一早一晚地,蒸了馒头,拿到小市场卖。她出门的时候,由白狗率领着,那条威猛的白狗看上去就像翻卷在她前面的一团云。  相似文献   

4.
清代著名篆刻家邓石如在艺术创作时强调"知白守黑".意思是说在进行篆刻时,既要关注文字在印章表面所留下的印痕(即"黑"的部分),又要关注没有文字处在印章表面所占的空间比例(即"白"的部分),而且篆刻者在创作时更要时刻牢记"白"的重要性,要把它当做"黑"一样来处理.只有遵循这一规律,创作出来的印章作品才会令人怦然心动!  相似文献   

5.
正(二)疏密研究楷书的结构,不但要注意到有笔墨处,亦要留意无笔墨的空白处。所谓"知其黑,守其白"。白,即点画之间的空素地,其中亦有法度。元盛熙明《法书考》谓:"点画既工,而后能结体,然布置有疏密,骨格有肥瘠,不可不察也。"隃  相似文献   

6.
"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所谓"空白",在接受美学中,指的是作品未明确展示的部分,即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国画中有"计白当黑"之法,其"空白"艺术,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境界,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在组织管理视域下,培育学习型组织是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现实选择。所谓"学",即组建专业教师团队,进行团队学习;所谓"习",即进行问题导向的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所谓"型",即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推动有效学习和持久学习。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完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组织管理,来达到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组织管理视域下培育学习型组织,是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现实选择。所谓"学",即组建专业教师团队,进行团队学习;所谓"习",即进行问题导向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所谓"型",即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推动有效学习和持久学习。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完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组织管理,可以达到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国画中有"计白当黑"之法,其空白处,或烟蔼,或流水,使画面境界高远,空灵无限;音乐中有休止之法,瞬间的停顿能突出节奏,张扬情绪,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学是一门艺术,因而教学也应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布白的艺术,追求那种"虚灵"的"空间感型"的"妙境"。所谓教学中的布白艺术是指将布白手法运用于教学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教师有意识地布白,就是遵循艺术创  相似文献   

10.
楚辞中关于龙和马的描写甚多,而据《周礼》"马八尺以上为龙"等文献所载,是龙也即马。而楚辞除多次写到龙与马以外,其中又比较多的写到玉虬、白螭等,玉虬、白螭也即事实上之白马。而据《礼记》"殷人白马黑首"及甲骨卜辞"白马"频出等传世与出土文献所载,殷人对于马特别是白马尤其重视。而楚辞的这种文化现象折射出楚辞与殷商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屈原与楚辞在文化上的多样性,凡此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屈原及其楚辞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1.
尼采《愉快的知识》,对罗马译者"征服"希腊的译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善恶的彼岸》,对德国译者的"意译"做法也颇为发难。尼采所谓"翻译即征服",绝非本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纵论翻译,也与所谓尼采之"虚无主义"哲学无甚瓜葛。  相似文献   

12.
正凡学过书画的人,必然都听过"计白当黑"的警示。然而,在实际书画过程中,大多数人会将其抛置脑后,总是重"计黑"而忘"计白",甚至不知从何处着手"计白"。殊不知,"计黑"易"计白"难。"黑",有形迹可见,"白",看似无形而实则存在。当挥毫作书时,  相似文献   

13.
黑色和白色往往是对立的。"黑"代表"黑夜"和"邪恶",而"白"象征着"日光、善良或美德"。在美国好莱坞早期的那些无声电影里,导演往往给英雄人物戴上白帽子,而给坏蛋戴黑  相似文献   

14.
卢登雄 《湖北教育》2007,(10):20-20
管理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最主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就学校而言,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所以更要重视人这个关键因素。因此,当今许多学校都实行"人本管理"。而管理中只注重"管"。即对生命个体的约束,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笔者认为,要想使学校管理工作取得好的效果,并有长足的进步和发  相似文献   

15.
历史人物教学的"不正常"表现在"丑化"、"扩化"、"意化"几方面,究其本质是对历史人物对学生价值引领的价值认识模糊不清,本文提出在历史人物的讲述中要充分考虑真实性,是否是真实的人;充分考虑到与教学目标相结合;规避"意识形态化"非黑即白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正所谓留白,即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填白,即填补、发展作品中的空白。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就是挖掘有效空白、填补空白后又刺激新空白产生的循环发展过程。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留白"与"填白"?我们可以借用王维饱含"有无相生"哲思的《鹿柴》予以阐释。一、"空山不见人"——挖掘文本中的空白对文本的细致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根本。拿到一篇课文,教师首先要明确的便是"教什么"的问题。语言的间接性、文体的特殊性尽管制约着作者的表达,却也留给读者许多再创造的空白。教师在对  相似文献   

17.
"人本管理"这一管理理念近年来在不同行业被广泛推广和应用。所谓管理的人本原理:即提高管理效能一切管理都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本。那么如何在学校管理这一层面实现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效能呢?  相似文献   

18.
吴铭 《成才之路》2014,(5):I0001-I0001
正人生要留白,一丝净土,却趣味横生。然此空白并非什么都没有,干干净净。就像文学,不着一字,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国画多用"留白",即所谓的"计白当黑""以无为有"。通俗地说,就是匠心独运地在画面上留以空白。画家的神来之笔、画幅中最能引人冥思遐想玩赏不止的地方,往往是由于"留白"。我们常说"有心恰恰无","留白"即是"无"的表现。哲理中"道以无为大,大而无所容",说的也是这个意思。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给自己留一点空白,也给他人留一点空白,你会发现生活原来是那么有滋有味、丰富多彩,在遗憾中体味人生的道理,明白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玲玲 《教书育人》2012,(23):45-46
学校管理的成功经验表明,一所学校的发展光靠几个校长是不够的。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学校管理的成功之道在于对教职工、对学生的管理之中,注重凝聚人心,实施人本管理,通过人本管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人都产生"我很重要"的意识,充分肯定每个人的劳动和学习,着力培养优秀教师和特长学生,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即以"人"为"根本"的管理。从严格意义上讲  相似文献   

20.
黑鸡聪明笨笨熊:"黑母鸡比白母鸡聪明些,是吗?"聪明兔:"你怎么知道?"笨笨熊:"嗨,黑鸡能生白蛋,可是白鸡却生不出黑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