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分化走向综合,从单一走向多元,这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上个世纪的老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大学应服务社会,抑批评社会?大学应仰赖于人,抑能独立自主?大学是一面镜子还是一座灯塔?应谋解决国家当前的实际需要,抑其主要职责在传递及推广高等文化?”[1]诸如此类的种种争论一直没能  相似文献   

2.
近来,治理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它强调政府的管理应从单边走向多边,即从统治走向治理。治理的理念具有普适性,在大学的管理上同样适用。经典的大学理念强调大学自治、学术自由,认为应由学者行会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现在看来,这种理念不但不可能实现,而且也越来越没有存在的必要。未来的大学在管理方面更多的应强调社会的参与,应致力于建立多方参与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世界教育中心的转移,说明教育发展的社会系统性质.从哲学的视角,分析了认识论、政治论和人本论三种哲学观的交互作用和冲突融合,构成了现代大学发展理念的基础与大学发展的历史.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状况提出了大学发展在战略研究上,要解决有设计无理念的问题;在办学方式上,要解决有层次无类别的问题;在管理体制上,要解决有模式无活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纽曼、怀特海、阿什比分别是19、20世纪英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家。比较分析他们的大学理念,可以看出:就大学的职能而言,是逐步由一元发展到多元;就人才培养方式而言,是逐步从自由教育走向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就大学与宗教的关系而言,是逐步从宗教走向世俗。在现代大学理念的形成过程中,英国的传统大学理念的精髓一直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5.
理想是大学从无到有的动力之源,大学理想指向未来,是对大学未来的美好展望,是对大学臻于最完善境界的理性表达。大学理想使大学人有了奋斗目标,给大学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理念是大学心中值守的价值取向,大学的理念构建于严密的思维,是清晰且方向明确的。大学理念从理想的超越性中走向现实,是理想走向现实时的价值关涉,用以规范大学的教育实践。理论是大学不懈追求的高深学问,缘起于西方的"自由教育"传统,就是以理论养育大学人,并以她的杰出的理论奉献给社会和人类。  相似文献   

6.
走向“社会的中心”——现代大学发展理念简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现代大学必然要走向“社会的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所现代大学都可以自然而然地走向“社会的中心”。要使现代大学走向“社会的中心”这一客观必然性变为现实 ,还有赖于现代大学确立和选择适宜的发展理念。现代大学发展理念包括 :现代大学仍应是一个追求高深学问的地方 ;现代大学应具有针对性 ;现代大学应保持相对独立的品格 ;现代大学既应有大师 ,也应有大楼 ;现代大学应是国际化的 ,等等  相似文献   

7.
大学教育理念是教育理念在大学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大学教育理念在不断改革和发展。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需要具有广博而高深的知识、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具有为社会服务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为适应社会现实发展的需求,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也应转变,用新的现代大学教育理念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要求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要实现三大转型:(1)由重智育轻德育向德智体并重转型;(2)由重科学素质转为向人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转型;(3)由重传授知识向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行转型。  相似文献   

8.
大文化是大学发展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是什么?应该怎么做?如何办?这是每一个管理者关心的问题。大文化是哲学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大文化的研究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新的大学发展理念和教学革新思路,因此,大文化将是发展大学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现代大学理念与高等学校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教育理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现代大学理念的主要内容是:以人为本,崇尚学术,服务社会,走向世界。高等学校的领导者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现代大学理念及大学的不同分类,找准自己学校的定位,加强内部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水平、要效益、要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理念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在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之际,从教育理念、大学理念的历史变迁来探讨开放大学理念,有利于从发展的角度把握开放大学的本质,以推进我国的开放大学建设.无论是全人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还是古典大学理念、现代大学理念、当代大学理念,都是人们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价值追求和期望.开放大学最基本的办学理念是人的开放、地点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和思想的开放;国家开放大学的核心理念是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11.
一部整合"大学理念"研究的鸿著--《大学理念论纲》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到一个历史性转折与发展的新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及如何实现发展一直是高教界十分关注并深感困惑的问题。而这些理论与实践问题都与大学理念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理念决定大学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因此,梳理、匡正、确立与明晰大学理念,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浅议大学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理念是困扰中国大学制度发展最基本的问题。严格地说,大学理念的演变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大学理念下对应了不同的大学的功能。尽管不同国家的大学教育发展状况不同,但是大学教育发达的欧美国家的经验对我国的大学教育体制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应对21世纪的广阔发展前景,我国的大学教育首先应关注的是在大学理念再认识基础上的大学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3.
大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与核心,对于大学的建设发展起着重要的价值导向、群体凝聚、规范约束、心理建构、社会辐射等功能。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高等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高等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审视大学理念,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发展理念,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质量第一的教育理念,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以先进的理念引领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它反映大学的理想、追求和信念,引领大学的发展方向。大学理念需要提炼升华,而提炼升华大学理念应考虑民族文化的影响、大学校长的作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大学之间的经验借鉴与模式移植、社会发展对大学的期许等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论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办学应确立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价值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学理念和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方法理念。  相似文献   

16.
蔡元培大学教育理念对大学学术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的大学教育理念可概述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研究高深学问”是大学理想的价值取向;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民主、自由是大学理想的氛围;大学以“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培养“健全之人格”的大学生。蔡元培大学理念给当前大学的学术管理以启示:学术管理是大学内部管理的核心;在学术管理活动中必须建立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权力运行机制;必须确立教师在大学学术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试析现代大学理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现代大学产生以来大学理念一直在发展变化之中。在变革迅猛的今天,伴随大学职能的演变,大学理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现代大学理念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坚持以人为本。促成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术至上与学术责任的有机统一;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发展;国际化与民族化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王磊 《江苏高教》2022,(7):21-29
现代性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是一种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一种与现代社会相联系的“精神气质”,给予普及化时代的大学发展一种未来取向、空间延伸及制度性反思,从现代性视角出发,可以看到当前大学发展中存在着个体主义宰制的“有界”发展理念、脱域机制异化的“虚空”发展理念、工具理性遮蔽下的失衡发展理念等问题。大学作为一种教育、文化和学术组织,在以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探索更加卓越的学问作为目标之时,应该建构适应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性存在、软边界组织、平衡发展等理念。  相似文献   

19.
也谈现代大学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理念决定大学发展方向,是大学之魂。缺乏正确办学理念,就没有一流的人才培养和学术成果,也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大学理念是对大学的本质、功能、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和理性认识,工业社会大学理念主要特征是科学性、民主性、实用性和开放性,而信息社会的大学理念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全民化、终身化、个性化和国际化。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轨中,现代大学理念应注重“四性”的完善,并逐步向“五化”延伸。现代大学理念包括:  相似文献   

20.
现代大学的使命是知识生产,具体体现为大学的三大功能: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大学理念决定大学发展方向,是对大学的本质、功能、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和理性认识。新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定位自己的办学理念时,应当树立学校特色就是人才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观和教学中心观等教育理念,科学定位自身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