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分析扬州大学顾晓虎一、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及其类型大学生的挫折心理是多方面因素所致的。本文所讨论的大学生挫折心理,是指学生在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导致个人需要和动机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主要有这样几种...  相似文献   

2.
挫折(Frutration)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与动机不能获得满足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所谓大学生受挫心理是指大学生自己所希望的目标在付出种种努力甚至作出刻意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李明英挫折是指人们需要的满足处于受阻或中断的状态。心理学研究的挫折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活动,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中国心理学会1996年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表明,约有四分之一的在校大学生心理承受力脆...  相似文献   

4.
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一种情绪状态,指挫败、阻挠、失意之意。当一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障碍与干扰,致使预期的动机不能顺利进行,不能获得需要的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我们称之为挫折或挫折心理。  相似文献   

5.
任秀华  于锐 《教书育人》2012,(36):36-37
挫折心理是指个体在致力于达到某一行为目标过程中受到某种干扰和阻力,使动机目标无法实现而产生的紧张与消极的情绪状态。大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其面临学习、情感、人际和就业等自我成才过程中的压力、障碍和困惑,体验到挫折而不能顺利实现目标或满足自身需要时,就会产生紧张、焦虑、悲观等消极情绪,严重者甚至产生心理失常,乃至走向自杀的道路。相关研究表明,12.17%的大学生经常或总是遭遇挫折情境,在所有遭遇挫折情境的大学生中,16.94%的人会产生较强或很强的挫折感。针对当前大学生应对挫折能力较差以及独立学院大学生生存状况,探究独立学院学前专业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及干预体系的构建,可以为提高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幼儿教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保障。一独立学院学前专业大学生挫折心理透析1社会认可度低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还是一个新生儿,师资条件、教学资源、管理模式、生源质量等方面都还处在初级发  相似文献   

6.
在长期的学生心理辅导实践中笔发现:考试失败会使学生对以后的考试充满焦虑;家庭生活不和谐会使学生出现人格障碍;学校教育不当,会使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凡此种种,都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这便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心理挫折。可见,所谓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达成预定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使自己的动机不能实现或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下面,试就高中学生挫折心理的表现及疏导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青少年心理挫折及其成因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致力于达到某一目标的过程中受到干扰或阻碍,目标无法实现而产生的紧张等消极情绪状态。大部分青少年在遇到心理挫折时,不能积极应对,从而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继而扰乱心理平衡、增加心理负担、降低学习效率,阻碍了心理的健康发展。青少年心理挫折的形成包括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8.
[活动思路] 挫折是指人类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指向目标的行为受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9.
赵复查 《教育探索》2000,(7):39-39,79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中小学后进生的形成纵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就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挫折心理。学生受到多重挫折后阻碍了智力的发展,才逐渐演变为后进生。 挫折是指个体为了满足需要,在从事某种有目的的行为时,遇到人为或环境的阻碍与干扰,致使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或满足不够充分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情绪状态。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失败、屈辱、放弃、愤恨等都是遭受挫折的外在表现。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学生挫折的产生与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式、学生个人和家庭教育的影响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1.来自教师的影响教育…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本文阐述了大学生求职择业时通常存在的自卑感心理、焦虑心理、怕苦心理、嫉妒心理、盲目攀高心理、消极依赖心理等心理问题,提出了理性处理心理冲突、消除过度紧张、有效防止羞怯、努力超越自卑、正确对待挫折等有效排除消极心理的方法,以保持稳定的情绪和积极的求职心理,指导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挫折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挫折心理通常表现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恋爱和家庭经济等方面。有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应对挫折,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甚至采取极端行为攻击他人或结束自己的生命。心理弹性理论表明,通过心理弹性干预可以激发和促进大学生形成心理弹性,成功应对挫折,并达到良好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因遇到障碍或干扰而达不到预期的目标、需要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情绪的失衡,表现为紧张、焦虑、沮丧、困惑、痛苦、愤懑,造成教师的心理挫折感。对于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来说,心理问题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的健康成长,更会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因此,教师应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以化解心理挫折,从而保持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心理挫折是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个人的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就表现形式分析,有愤怒、悲哀、怨恨、忧愁、抑郁、焦虑、冷漠等情绪体验;就挫折范围分析,可分为群体挫折和个体挫折;就挫折性质分析,可分为消极挫折和积极挫折。心理挫  相似文献   

14.
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体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体验。文章从分析新时期青少年挫折心理产生的主、客因素入手,再概述挫折心理产生后的行为反应,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有效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二线校长,是指因年龄或身体因素不再在校长岗位任职、仍为学校教师或在其他岗位工作的校长.心理挫折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工作目标不能顺利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挫折承受力的调查与思考张太华一、问题的提出所谓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遭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挫折承受力则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有无摆脱其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  相似文献   

17.
论运用挫折理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心理学上解释为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引起心理挫折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正确地掌握心理挫折理论能极大地推动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从心理学角度看.挫折是一种情绪状态,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或遭到打击.致使预期的目标不能实现时产生的一种焦虑、紧张或沮丧、失意的情绪状态。学生面对考试失败、学习困难、同学关系紧张、教师批评指责、家庭期望的压力等各种状况时.就会产生很多的困惑,遭受心理挫折,甚至会引起心理失衡或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挫折心理是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满足,目标不能顺利实现时的情绪状态.适度的挫折心理可能增长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考验、磨砺个体的意志品质.然而,挫折心理过于强烈、过于频繁,则容易引起行为偏差,导致种种心理疾病.小学生尚处于生理和心理未成熟时期,心理承受力一般较差,更容易出现棘手的问题.本调查拟初步分析探讨小学生挫折心理的敏感区,小学生挫折忍受力和小学生对待挫折的态度与方式等三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心理挫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心理学中 ,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 ,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 ,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 ,个人需要不能满足的情感状态。作为当代大学生 ,生活在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下 ,他们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和挑战 ,产生心理挫折的刺激情境日益广泛 ,产生心理挫折的可能性也因此大大提高。心理挫折虽然是常见的心理现象 ,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不良的情感状态 ,如果数量过多 ,强度过大 ,或产生心理挫折后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 ,就会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产生消极不良的影响 ,甚至继续发展而造成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