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历史经验,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总结经验,是掌握客观规律的前提;掌握客观规律,是正确总结经验的必然结果。从实践中获得的具体经验,就其总体来说,还是属于感性认识的,只有通过科学的总结,把它抽象、概括和升华到理论,才能实现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的创立,既是过去实践经验的必然产物,又是现在和未来更高的实践的客观要求。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邓小平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引导我们继续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实现。因此,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总结历史经验,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和科学概括,明确确定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终形成。为加深对这个理论的理解,本文拟从它的形成与发展的角度作一点研讨。如同任何正确的理论都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一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特别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进行科学总结的结果。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  相似文献   

3.
当前 ,中学生作文 ,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文章内容空泛、笼统 ,表达不具体、不准确。学生在作文课上 ,常常是搜索枯肠 ,冥思苦想 ,亦难以下笔。为什么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喊头疼 ?究其根源 ,我认为就是平时缺乏积蓄的结果。一作文离不开积蓄。作文是一种智能活动。它需要正确的思想观点 ,丰富的事实材料 ,较强的表现能力 ,这三点都和积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 主题、论点的形成需要积蓄 文章的主题或论点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来源于现实生活 ,是社会实践的总结、概括和提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向来十分重视从…  相似文献   

4.
辩证唯物主义的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作是辩证的发展过程。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过不少阐述。列宁曾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列宁全集》第38卷,第181页)毛泽东同志发挥了上述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两个飞跃的观点。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和由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的能动的飞跃。他指出,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成功。他强调指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为止,那末还只是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68页)他在分析了两个飞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认识发展的总公式:“实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出发点,又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不断地修正、发展和完善,更接近真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精髓的掌握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们结合时代,进行了恰如其分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三次总结,是三次创新、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生的数学的活动经验是在学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是数学知识的一部分。它是一种认识的过程,是经历。是个体对自己以往经历的数学活动在认知方面自觉或不自觉的感性概括,是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的过程,从而积累观察、操作、猜想、归纳、推广等活动经验,是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过程。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呢?一、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对接生活的过程,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  相似文献   

7.
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深入讨论中,有人对有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实践不是认识的基础或源泉,客观事物才是认识的基础或源泉。与此相联系,也不承认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实践纳入认识论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它实际上否认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混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界限。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出发点,又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不断地修正、发展和完善,更接近真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精髓的掌握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们结合时代,进行了恰如其分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三次总结,是三次创新、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9.
按照我的理解,所谓观念,是个人的主体性认识,是个人通过自己的经历或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对某些事物比较概括的一般性认识,它会影响人们对该事物的态度或行为。从这种认识出发,可以认为,教师的教育观念,主要不来自教科书的规定或理论学习,而来自他们自身接受教育以及从事教育的实践活动。可以说,人们大都是依据自身接受教育的经历,有意或无意按照自己老师和父母的样子去开拓自己的教育实践的。当然,如果人们自身已经尝到了前辈教育活动的苦果,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思维是建立在良好的认知能力与分析概括能力的基础上的。创造思维所走的正确认识之路是:认识的着眼点-着力抓住事物的特点;认识的出发点-瞄准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认识的关键点-努力把认识引向深入;认识的落脚点-把理性的思索落实到能动地改造生活;认识的根本点-立足变革现实的实践进行理想论创新。科学的分析概括,为创造思维提供了合理、有效、正确的模式和手段,它包括:分析概括的第一步工作-对事物的系统作“分解”的认识;分析概括的方向-高层次地实现认识的飞跃;分析概括的目标-立足实践构建思维理论体系;分析概括的方法-靠创造性的求异思维求得新颖独到的发现;分析概括的结果-以科学的辐合思维推论出解决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反复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将事物共同的本质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就形成了概念.我们在教学  相似文献   

12.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最重要的结晶之一,毛泽东实践哲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实践智慧向实践哲学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是由特定的历史背景、个人的内在条件以及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促成的.毛泽东实践哲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阐述或解释理论概念而建构的哲学体系,而是始终着眼于对中国革命的现实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13.
课后总结,就是教师授课结束后对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的综合分析和说明,内容可包括教学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怎样、存在什么问题及如何解决等。课后总结的目的,一是肯定优点,找出不足,使备课和授课中尚未注意到的问题“曝光”;二是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措施,为今后的再教学服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课后总结的必要性,它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课后总结符合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  相似文献   

14.
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超越首先表现出一种哲学的特征,而不是实践的特征。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贡献,社会主义学说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理论飞跃。也正是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形态又转化为现实的实践运动。因此,我们只有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诉诸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才有可能在实践的社会主义意蕴中真正把握其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论成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梳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我们可以从中清晰概括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理论进路。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培养好的学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教学难点]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讲解、练习相结合。 [教学用具] 投影仪。  相似文献   

16.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正确的认识不外乎来源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人们囿于生活、工作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不可能事事经历实践,学习前人和他人的经验是完全必要的。然而,作为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来说,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不像某种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那样,按照说明书即可操作。教育工作者的对象是学生,其差异性和灵活性很大,教学方法不能死搬硬套。要把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变成自己的认识和经验,也还非有个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不可,使间接的经验转化为成直接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培养好的学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8.
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把握和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党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事业发展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要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在同一切错误思想倾向的斗争中不断创新发展的。政治领袖的创新精神、理论自觉和政治素质是理论创新的主体动力和最重要的主观条件;引导广大群众确立对理论创新的正确立场是使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重要环节;领导决策制度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经历了三个历史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马克思主义阶段,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广泛传播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阶段,这是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初步探索的阶段;第三阶段是邓小平理论阶段,这是在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如何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认识日趋成熟的阶段,从而宏观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20.
把握和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党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事业发展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要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在同一切错误思想倾向的斗争中不断创新发展的;必须着力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政治领袖的创新精神、理论自觉和政治素质是理论创新的主体动力和最重要的主观条件;领导决策制度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保障;引导广大群众确立对理论创新的正确立场是使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