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典碎片     
《大中专文苑》2008,(4):80-80
青春的记忆,不仅仅是回忆,也是为内心的梦想而奋斗的勇气,在这里不需要伤感,跳动的是一颗颗年轻的心。——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区张巾《青春,不诉离伤》动物也会有梦的吧!身旁的宠物狗,会梦见长着翅膀在天空中与飞鸟嬉戏;公鸡会梦见自己  相似文献   

2.
经典碎片     
《大中专文苑》2008,(3):79-80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去,我们不知道,也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我们能够拥有的就是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过程,或长或短,或顺利或曲  相似文献   

3.
经典碎片     
《大中专文苑》2008,(11):77-77
  相似文献   

4.
经典碎片     
《大中专文苑》2008,(1):80-80
我怕迷失了自己,怕失去美好的回忆,怕找不到回家的路。所以,只是想清冷的晚风停一下脚步,让我在平静的水面中看清自己,只是想柔和的月光擦一下眼睛,让我,还能分辨自己。原来,我一直都是渴望光明的,喜欢阳光的,在意微笑的。我的心窗不是永久  相似文献   

5.
经典碎片     
《大中专文苑》2008,(5):80-80
当我们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它来到了我们身边。当我们懂得了要去珍惜的时候,它却已经被风吹得好远。湖北黄冈市团风中学杜畅《青春》海与潮以亘古永恒的姿态,冷眼向阳,在缄  相似文献   

6.
7.
碎片经典     
《大中专文苑》2011,(10):80-80
日子栖息在落尽叶子的枝头,风吹过,送来秋光陈腐的气息,这就是最后的晚秋。紫色的晶霜转过古老的窗台,逐渐落入初冬的心怀。  相似文献   

8.
碎片经典     
《大中专文苑》2011,(20):80-80
日子栖息在落尽叶子的枝头,风吹过,送来秋光陈腐的气息,这就是最后的晚秋。紫色的晶霜转过古老的窗台,逐渐落入初冬的心怀。  相似文献   

9.
文学经典具有“文学”和“文化”两重属性.因此.对经典的任何当代或具体化解读其实只是一种立足于“当前”和“自我”的“误读”。由于现时的观念总处于嬗变与更新之中.因此经典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的界定。也就是说.经典永远处于人的“确立”之中。后现代的最终本质,恰恰是理性的.它用一种漠然的、否定的方式指证了精神深处的无奈与绝望。因此,后现代主义远非“结果”.而只是一种“现象”.作为一种历史语境.它不是“终结”.而恰恰是“开始”。消费时代为我们建构了一种更为宽泛的文化秩序,这种秩序让我们跳出了高雅与通俗、精英与大众、经典与流行的狭小圈子,从而使我们进入一个宽广的、开放的、永远变化着的经典时代成为可能.也使经典跳出一种秩小的界定,融入众多精神因素与价值因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经典碎片     
《大中专文苑》2008,(6):80-80
◆我的柳叶儿,你抚过多少从你树下走过的爱人的肩膀?你嗅过多少爱的馨香?你听过多少甜蜜动人的情话和海枯石烂的誓言?可我,却一次也  相似文献   

11.
碎片     
●关于自己一直不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经常会因为一首歌甚至一句歌词而莫名感伤;经常会在半夜没有理由地醒来然后再也睡不着直到天亮;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想起一些人一些事然后好久好久都忘不掉;经常会感到一阵阵的空荡荡的难过;经常会因感情冲动而下决定即使后果很严重也从不后悔……  相似文献   

12.
记忆的碎片     
我毕业离开母校,已经有7个年头了。再走进精致的校园,那一花一树、一草一木于我而言,已经是熟悉中又带着几分陌生了。可是,那校门口高悬的先忧后乐,那校园里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那明  相似文献   

13.
李立杨诗歌中有两类奇特的隐喻:一种是将家人(尤其是其肢体器官)比喻成自然界中的、无生命的物体;另一种是将自然界的动植物比喻成人,尤其是家人的肢体器官。李立杨的这两类隐喻其实是他幼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在他心灵上留下的烙印,反映了他试图通过记忆将过去的生活碎片重新拼接成完整人生的一种努力,而诗歌即是他完成这一诉求的最好场所。  相似文献   

14.
记忆的碎片     
在我的写作中,记忆的碎片总是像雨后的云一样弥漫,它们聚集、分离、重复、层叠,像水一样流动,又像泡沫一样消失,使我的作品缺乏严密的结构和公认的秩序。我以前从未思考过记忆与我的写作之间的关系,我被包裹在语言的气流之中飞行和下坠,感受到某种快乐。  相似文献   

15.
经典碎片     
《大中专文苑》2008,(8):80-80
◆我远离田野已很多年了,虽然一直住在乡村里,但是田野就好像一个熟识的背影,知道是他,所以根本就不会去想他是什么样子。而向日葵,田野当中的黄色精灵,这位乡村精神的不二代言人,已一步一步远离了我。  相似文献   

16.
正《荷马史诗》中,《伊利亚特》讲的是出征、出发,而《奥德赛》讲的则是回归,似乎预示着出发与回归,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伊利亚特》蕴涵的是人类生活的‘出征’模式,即那种为美而战斗而牺牲而捍卫尊严的永恒精神;而《奥德赛》则意味着‘回归’模式,即那种出征之后返回自身、返回家乡、返回情感本体的永恒眷念。"[1]人类的出发点无疑是自然,文明发  相似文献   

17.
挨刀的 “挨刀的”是句骂人的话,常一起用的还有“砍脑壳的”。这些话常在孩子调皮,大人很生气时骂孩子用。从没人用这两句话骂过我,不过,我还真天生就是挨刀的。  相似文献   

18.
碎片     
△三人之间无秘密可言。△世界上最好的药品是休息与节食。△发怒和鲁莽并步而行,  相似文献   

19.
不知为什么.我对童年的记忆有大量的片段,清晰而鲜活。我记得托儿所门栏上插销的样子.记得幼儿园小床的排列。记得打翻过幼儿园张老师的鸡汤……很多细小的时间碎片存在了我的大脑里。也许这是上天对我创造力不足的一个补偿。  相似文献   

20.
自1921年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其90年的发展历程中,领导中华大地上的广大人民,经历了革命与抗战的腥风血雨,经历了建国之后工商业、农业等各个领域的百废俱兴,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上下求索。无数仁入志士、英雄豪杰甘洒热血,奋勇向前,无私奉献,绘就一幅幅壮丽诗篇。建国之后的十几年中,很多从革命年代走过来的作家,结合他们在革命年代的亲身经历进行创作,一大批记录革命战争历史、反映农村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兵英雄的作品相继出版,风靡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青春之歌》……这些红色经典作品整整鼓舞了几代人的革命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