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是主体对于客体的一种把握方式 ,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为了深化教学艺术的研究 ,反省、检讨教学艺术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教学艺术有别于教学科学、教学伦理 ,它在本质上是对教学活动的感觉的、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方式 ,是主体用内在的尺度 (即审美尺度 )创造性地把握教学活动 ,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情感性 ,研究教学艺术不能忽视、背离教学艺术把握教学的特征。那么如何理解感觉的、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方式呢 ?直觉是否与理智绝对对立 ,直觉沿着生命本身的方向进行 ,理智则在相反的方向前进 ,理智只环绕在事物周围 ,直觉则深入事物的核心 ?…  相似文献   

2.
禅是一种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独特修持方法.艺术的本质是一种体验,艺术直觉所把握的是一个感性世界.但在思维方式上,禅宗的“悟”对艺术直觉有着强烈的影响,艺术直觉与禅宗的“悟”有着一种天然的交织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素描中的痕迹美、材料的美感、作品的表现性和画面的秩序美来探讨素描的本真精神,指出素描是艺术纯度的提炼,是从属精神的,是对艺术本质的思考之后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正歌唱中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歌唱效果。因此,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表演中,除了要把握歌唱的技能之外,还要重点把握歌唱心理。"美感"和"快感"是歌唱心理中很重要的两种状态,对歌唱极为重要。没有"快感"的"美感"是干瘪的,没有"美感"的"快感"是低俗的,因此,在演唱时要兼而有之,要把握好两者的度与关系。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美感"与"快感"的理解和认识。一、美感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感"与"直觉"意义相近,"美感"经验可以说是"形象的直觉"。打个比方,就好比一件物品或一幅画  相似文献   

5.
探讨课堂教学美感效应就是研究美感直觉的形象性 ,经验的理论性 ,心理现象积淀的系列性(包括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想、趣味、能力等)以及耳濡目染的愉悦性等方面如何引进课堂教学 ,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艺术创作活动 ,产生更多的吸引力 ,更强烈的感召力 ,更浓厚的诱导力 ,将学生带进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情景 ,从而获得全面提高素质的最佳教学效果。那么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活动 ,其美感效应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教学艺术魅力的本质艺术的本质是一个三维的系统结构 ,这就决定了它在运动中会产生三种不同方向的力。这三种力在具体…  相似文献   

6.
美是舞蹈的本质,失去美的特征的舞蹈也就会失去它基本的品格和艺术功能。舞蹈教学实际上就是美育,在舞蹈训练中既要强化美感意识,又要把握规范动作,注重美感训练,达到舞蹈美感训练和素质教育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7.
美术鉴赏是人们对美术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过程,美术鉴赏可以扩大人们的生活视野,充实人们的知识领域,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们受到教育和生活的启迪,同时也是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鉴赏美术作品,一般来讲应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内容,作品的表现形式介入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作品所体现的思想性、艺术性,如技能构图、色彩、人物形象等进行全方位的把握。而这些仅凭直觉是难以理解的,需要有大量的艺术史知识,只有把握了艺术品产生的时代,作品内容的思想倾向及民族的传统所决定的表现形式才算理解它,…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后半期,人类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由逻辑学向现象学模式发展。现象学强调对自觉经验到客体存在作直接的研究和描述,“走向事物本身”,“诉诸事物本身”,“回到直觉和回到遮蔽的洞察”,就是回到艺术的本身形态或本质的把握,展露一切包含或“被遮蔽”的艺术现象中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中的小说选文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从美学角度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情节、环境和内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掌握分析作品艺术美感的方法。文章以《孔乙己》《变色龙》为例,从美学角度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情节构建和环境描写的讽刺艺术,提出文本阅读知意象、创设情境定主题、情节剖析激情趣、开阔视野升境界的审美教学策略。通过探析小说蕴含的讽刺艺术,助力学生把握文章主旨,获得讽刺艺术的审美体验。文章旨在为小说审美教学提供参考,引导学生自主发掘小说蕴含的艺术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0.
美学     
《河北自学考试》2006,(6):16-16
1、为什么说艺术应当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答:(1)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2)研究艺术欣赏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人类美感经验的本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声乐是人类音乐世界里最早诞生的艺术形式,同其他音乐艺术形式一样,表现"美"——"音乐美"是它最终的表现目的和本质特征。正是这种本质的特征和目的,决定了每位从事歌唱的人具备音乐美的素质、展现音乐美的能力的重要性。声乐教学是承担培养音乐美任务的初级载体,忽视音乐美的培养,则无法赋予歌唱以更高层面的艺术魅力。只有在训练科学的演唱技巧上贯穿良好的音乐美感培养,才是使作品及演唱拥有不息艺术生命力的强大源泉。  相似文献   

12.
鉴赏,是读者对艺术运用形象思维,以感情的投入与感情的交流为主的审美活动。如果从纯理性的角度出发,拘泥于一隅之解,对诗文的某些意象进行科学考证、横加"指责",或穿凿附会、主观片面地肢解作品,都无法把握作品的真正旨意,真正获得美感。而要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真正旨意,真正获得美感,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姥姥的姿势     
鉴赏,是读者对艺术运用形象思维,以感情的投入与感情的交流为主的审美活动。如果从纯理性的角度出发,拘泥于一隅之解,对诗文的某些意象进行科学考证、横加“指责”,或穿凿附会、主观片面地肢解作品,都无法把握作品的真正旨意,真正获得美感。而要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真正旨意,真正获得美感,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何谓体验、体验与认识、领会与直觉、符号与意义四个方面论述了艺术美感的发生;同时将艺术的美感体验发生的问题始终放在“艺术活动”这一动态的过程之中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系统地评述了朱光潜在美感经验问题上认识的发展变化过程:他由直觉论而艺术直觉论,后期又提出想象或形象思维论,认识上是逐渐深化了,但却失去了一些不应失去的东西。针对朱光潜认识上的矛盾性,文中提出了美感经验可分三个层次和三种类型:第一是直觉,第二是想象或形象思维,第三是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6.
杨媛媛 《考试周刊》2014,(30):35-35
<正>1.以审美的意识形态解读文学文本。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决定了解读、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教师只有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艺术思维方式才能领会艺术,只有用空灵优美的语言才能传达作品的审美蕴涵。由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是不能用纯粹客观的词语描绘的,因此教师往往要通过模糊的具有诗意的弹性语言进行富于情趣的美感描述,激起学生自己欣赏玩味的兴趣。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只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艺术意志冲动是艺术抽象产生的心理深层根源的话,那么对形式因素的直觉与探寻则是艺术抽象产生的直接的感性的原因。意大利艺术史家文杜里在评论卡拉瓦乔的绘画作品时写道:“一切艺术作品既是具象的又是抽象的。”为什么文杜里会认为一切艺术或一切真正的艺术又是抽象的呢?我认为,原因在于一切艺术或一切真正的艺术都不能离开对形式的直觉和把握,都包含着对形式的一种探寻与认识,而对形式的生成与建构、直觉与认识的活动,又得依靠艺术抽象来进行。因而,形式离不开抽象,抽  相似文献   

18.
严羽、克罗齐诗学思想比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妙悟”与“直觉”乃严羽、克罗齐诗学的核心概念。“妙悟”的实质即“审美直觉 ;“直觉”说带有强烈的泛美学色彩。二者在本质上有一定的相通性 :均强调艺术的感性功能及创作主体的决定作用。但二者的差异亦甚明显 :“妙悟”主张悟性因人而异 ,“直觉”说则否认彼此之间质的分野 ;“妙悟”强调“学” ,“直觉”则强调人的先天性 ;“妙悟”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循环递进过程 ,“直觉”则仅是一个瞬间的单纯感知。  相似文献   

19.
《考试》2008,(7)
20世纪后半期,人类经历着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重大转型,由逻辑学模式向现象学模式发展。现象学强调对自觉经验和客体存在作直接的研究和描述,"走向事物本身""诉诸事物本身""回到直觉和回到遮蔽的洞察",就是回到艺术的本身形态或对本质的把握,展露一切包含或"被遮蔽"的艺术现象中的东西,回到艺术"话语"的"言语生命"的审美空间,通过艺术思想和艺术形式在它的形态中深度整合,在与现实社会因素的抗衡中  相似文献   

20.
音乐属于艺术教育,任务是审美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的本质是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