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对数与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广泛应用的两种指标,都是由绝对数派生出来的,是由两个有联系的绝对数之比形成的一种比值,是一个抽象化的数值。而它们的意义有明显的区别,平均指标是对各变量值的平均值,对比的分子、分母具有一一对应关系,而相对数未必都有平均的意义,不具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由于相对数和平均数在统计工作中经常使用,二者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不注意很容易用错,一定要注意相对数与平均数的运用。 一、由相对数或平均敷求平均数 1、由相对数求平均数 当变量值是相对数而各变量值的权数不等时,一般应使用加权法求平均数。具备相对数比值的母项资料,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若有比值的子项资料,则用加权调和平均法。只有在变量值的权数相等的情况下,才能用简单算术平均数。  相似文献   

2.
统计学界把平均数按照计算方式不同分为数值平均数和位置平均数,数值平均数包括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文章通过实例分析,阐明三种数值平均数并未涵盖所有数值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增加一种比值平均数.同时对四种平均数的运用方法进行条理化和系统化的归类,以解决实践中经常误用平均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数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指标 ,因都带有“平均”的意思 ,初学者在学习时容易混淆 .本文从这两个指标的性质、作用入手加以分析 ,以便人们能够正确地使用它们  相似文献   

5.
权数在社会经济统计中应用非常广泛 ,实际经济内容和名称随着应用领域不同而变化。从其实质看 ,凡是能够衡量总体中各项标志值主要程度或能够起度量作用的数值都叫权数 ,其表现形式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比重或主观重要性的数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统计学在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时常用的相对数,阐述了计算和运用的原则.当对比的数字比较小时不宜用相对数计算,容易让人误解,产生以偏概全、夸大其辞的效果;对比数字较大时运用相对数计算,容易看出它们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衡量算术平均数代表性强弱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算术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常用的平均指标,可以用以代表总体的一般水平。不同总体算术平均数代表性的强弱,一般采用间接的方法:通过变异指标来衡量。本文通过详细地证明,给出了更为直接的方法:通过平均指标衡量不同总体算术平均数代表性的强弱。新的方法更直接,更便于理解。  相似文献   

8.
9.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求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它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工农业生产中,要经常用到。如汽车的平均速度,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农作物的平均产量,人们的平均收入等等。  相似文献   

10.
均值不等式链的一个图形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均方平均数,在二维时有如下均值不等式链:  相似文献   

11.
组中值与序时平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计算组中值时,不能不加分析地代用其基本公式,而应该根据变量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作具体处理;根据时点数列求序时平均数,无论其限定词表示的时间长短,都表示求每个时点的平均数值,只是,已知资料的详略程度不同,需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认识主体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认识从不同的认识目的出发,通过不同的角度认识统计对象可能造成认识上的偏差,以平均指标为例,说明认识上的偏差可能造成的结果并提出正确认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大量例子证明统计学原理教材中所描述的有关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数量关系是不正确的,因而反映总体偏斜程度的算术平均数与众数比较法,偏态系数SK′=x--Mo/σ是不合适的。最后本文对三类平均指标的关系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04年9月以来,全国范围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课程标准及教材的适用性、科学性,一直是广大实验教师探究的重要课题.教材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并不是课程的全部.教材的优点是标准、规范,但这种规范往往会约束老师的创造性,导致老师照本宣科地"教"教材,而不是创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组距数列组中值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指标比较麻烦,也容易出错;我们可以通过利用组距数列的下限值或上限值来求平均指标的方法加以避免。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替代和毋庸置疑的。但是,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相适应,教育发展滞后或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会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超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逐渐出现教育过度,"教育性失业"问题也随之形成,导致了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1 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尤为重要.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全社会都在为"分数"而奋斗.家长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使孩子获得高分数:学校追求高升学率使教师奋战在"题海","补课"之中,教学以"一言堂"、"填鸭式"为主要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很少有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学只注重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西方各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混合着生产力、技术、国家意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工业革命对技术革新的需求并不必然导致职业教育繁荣昌盛,因为职业教育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性。一般而言,教育发展的滞后性使正规学校教育无法对社会变革作出及时反应,所以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回应存在着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19.
国民党建立政权后开展了七大运动,而识字运动首当其冲①。但该运动却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效。过去人们在分析其中原因时,多从政治角度考虑,本文试图从社会经济的宏观层面做出解释。要分析识字运动的利弊得失,就必须紧密结合国民政府制定的为识字运动服务的注音识字政策,因为1930年  相似文献   

20.
论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特征、优势与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分析范式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下特征:(1)强调客观性假设;(2)倡导经验性感知;(3)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4)主张方法一元论.正是基于这些特征,实证分析范式具有客观性、操作性、验证性和预测性等优势,也存在着诸如追求纯科学性和普世的视角、过多关注政治及社会和经济效果、推崇自然科学方法等方面的局限.对其优势和局限性的全面把握,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实证分析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