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耳是我国伟大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曲家,他的全部歌曲创作是我们民族音乐遗产中最珍贵的财产之一,在他的歌曲中不但接受了近代国际革命歌曲和西洋古典音乐的优秀特点,更主要是他创造性地继承并发扬了民间音乐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2.
伴奏是歌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提高歌曲即兴伴奏能力,需要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曲式结构知识和伴奏织体知识,根据歌曲的题材、体裁、风俗、结构等多方面来塑造所要衬托的音乐形象,并注意体现出歌曲的时代特点和精神风貌,使伴奏和旋律以及歌词在意境、风格等方面谐调和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歌曲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才能使歌曲教学趋于完善,才能更加符合音乐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创作中,不管是器乐作品还是声乐作品,都需要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作品的内容。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音乐形象,作者创造音乐形象,正象诗人用文字、画家用线条色彩创造艺术形象一样,有他自己特有的表情达意的表现手法,音乐创作就是作者用有组织的乐音来创造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但它和其他文艺形式相比是一种特殊的反映方式。有一些种类的文艺如文学、戏剧、美术等等,它们的艺术形象则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而音乐的表现手段是依一定规律来运用的声音,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也不能象文学那样用语言描述…  相似文献   

4.
在优秀的小说中,作家塑造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必须通过有特征性的细节来完成和实现,必须通过特征化的原则和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独特性价值.论述特征化这一艺术手法在肖复兴小说中的运用及其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5.
田贞 《职大学报》2014,(6):53-55
《我的未来不是梦》是一首经典的励志歌曲,词作者在歌中塑造了接地气的追梦人形象,发出了鼓舞人心的青春宣言,展示了青年一代为梦想而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此外,独具匠心的艺术形式与言约旨远的语言风格也使作品极富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陀斯妥耶夫斯基通过?白痴?中寄托其理想美的代表梅诗金公爵,塑造了与其他同类作品中圣愚式人物不同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这一形象实践了其“美将拯救世界”的艺术理念和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关于音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根据其中一种分类方法,音乐作品可以分为器乐作品和声乐作品两种。声乐作品中又可以分为歌剧、歌曲和声乐套曲等诸多形式。本文仅从创作大众歌曲这一角度出发,来研究歌曲创作中音乐主题的发展手法。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的词显示出她多方面的才能,表现了她独创的艺术风格。她善于从寂寞凄清的环境中捕捉自已瞬息万变的心灵花絮,善于把感情作为一种发展、流动的过程来表现和抒发,善于通过咏物来制成象征性形象,重视作品整体形象的塑造,追求画面的和谐统一,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完整的艺术形象,赋予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9.
《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作品,具有一定的戏剧性、创新性以及音乐性,其中所描绘的人物的性格特征极其坎坷经历可以称之为经典。作者用尽毕生精力和心血得来的尚未画上句号的佳作,被后人广泛传诵,歌剧中引入了中国的传统歌曲《茉莉花》的旋律,而且这首歌曲的旋律几乎融入在了这首歌剧的始末,其中渗透着浓厚的民族风格,可以说《图兰朵》是一部巅峰的歌剧艺术作品。本文针对这部歌剧的演唱技巧展开讨论,选出几个章节来分析并鉴赏期演唱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文学的发展史上,战争对文学产生的影响浸入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改变着文学作品的内涵及所表达的思想价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众多国家,特别是对美国和苏联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两个国家的作家立足战争,分析和反思战争中的各种因素,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塑造了战争中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美文学的创作概况,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苏美二战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比较并总结苏美二战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1.
《职大学报》2012,(2):14-14
2011年6月,歌词创作界名家乔羽老先生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近年来新歌创作的数量不少,但许多歌曲的质量不高。我们缺少那种一听就让人感到振奋,并且能够流传的歌曲。"他呼吁大家多写高质量的好歌。一首优秀歌曲能够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原因,一是音乐因素,二是文学因素。乔羽老先生作为歌词作者,这里主要是指歌词创作。而要想写出好的歌词,首先是作者深入生活,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相似文献   

12.
在歌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演员的表演、音乐的进行、舞美等形象化手法都致力于塑造符合作品内涵的艺术形象。温德青在儿童歌剧《布莱梅的音乐家》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成功塑造了多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形象。从形象化创作手法与歌剧的关系切入,深入分析该作品在演出形式及声响布局等方面的形象化手法运用,可以看出创作者有关受众的特殊性与音乐的戏剧性问题的思考,以及该儿童歌剧创作中形象化手法所蕴含的美学意味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王洛宾,一个家喻户晓的作曲家,用乐谱写作传奇故事,用歌曲绘就人生旅程,王洛宾的歌曲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升华为各民族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浅显高雅,意切情真,久唱不衰。在62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创作了上千首民歌,其中新疆民歌多达700首,被誉为"西部歌王"。王洛宾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事业。本文将会通过四个部分对王洛宾的艺术人生、音乐足迹、其部分新疆民歌的创作背景、创作历程以及其音乐贡献进行简要的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文学是人学,它的生命在于艺术形象,以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所以,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中刻画几个典型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红楼梦》在这方面确实难能可贵,不但刻画了三、四百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形象,而且精心塑造了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典型形象——贾宝玉.不朽的文学典型,具有永恒的审美功能,而且值得人们不断地去探索它所包涵的意义和价值.《红楼梦》一诞生,贾宝玉这一典型就受到了研究者的热切关注,历来评述者,各抒已见,见仁见智.诸如一度盛行的“市民说”、“传统说”,乃至“农民说”,众说纷纭,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贾宝玉是“反封建的急先锋、勇士”、“封建礼教的叛道者”,笔者认为这是受了极左思潮的影响,从庸俗社会学的观念出发,从事文学研究工作,急于功利的结果,不免有失  相似文献   

15.
同名歌曲《在异乡》(In der Fremde)选自舒曼的声乐套曲《艾申多夫歌曲集》(NO.39)又名<歌曲一束>,是舒曼艺术歌曲创作成熟时期的声乐作品,舒曼用音乐敏感地抓住诗歌中复杂的内在情感,展开丰富的艺术想象、表现出深刻的艺术魅力。本文通过对两首同名歌曲二度创作的研究,试图挖掘舒曼在创作中的理念和创作特点,通过对艺术歌曲深层次的理解,结合自身的演唱实践,探讨掌握其歌曲的演唱技巧,把握舒曼艺术歌曲创作特点、音乐风格、情感内涵,以致能够达到准确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李娃传》中的李娃,对爱情坚贞不渝,多年来人们对她赞誉有加。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更应该受到赞誉的是荥阳生,因为荥阳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第一个当官后娶妓女为妻的艺术形象。如果联系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古话,就会更加发现这一形象的难能可贵。荥阳生这一艺术形象的成功,对后世的同类文学作品影响深远,形成了一种文人与妓女相爱的故事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了解近些年有关语文丑形象的研究的基础上,从丑形象的类型、表现形式、审美价值、现实丑与艺术丑的关系、美丑的相互依存等方面进行评述,指出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对美好的正面形象的教学,更应重视对丑形象的教学.学生只有明确美丑的相互转化,区分现实丑和艺术丑的关系,才能从作家审美理想的高度来分析丑形象,从艺术形式的刻画上得到愉悦,从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感悟社会、人生.  相似文献   

18.
<山鬼>是一篇绝佳的言情之作,叙写了一个缠绵,悱恻、极其动人的爱情故事,诗中塑造的"山鬼",是山中女神,是神化的人.这一形象具有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双重特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是人化的自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晚唐词人温飞卿和《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进行了对比,意在说明雪芹在塑造宝玉这一艺术形象时,有意识地移借了温飞卿的性格特征,遂使宝玉的形象更为贴近客观生活。  相似文献   

20.
《阿妹出嫁》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同时又掺杂着时代气息的新民歌,是新时期优秀民族声乐曲的典型代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号召力。本文将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到演唱方面的表现来对其进行分析,从多种视角进行研究,通过对土家族民歌根源的探索,寻找同本曲相同又相异的地方。从剖析外部结构到细节展现,最后探求情感的升华,可以使歌曲的脉络变得更清晰,能让歌唱者从感性认识提高到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