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东盟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出现了经济的飞跃式发展.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安全和发展.因跨国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矛盾与争端逐渐浮出,环境安全成为地区安全中一个日益重要和活跃的组成部分,环境安全的区域化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在东盟安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东盟国家针对区域内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展开了多年的环境安全合作,而环境安全合作的深远意义在于能在长远利益的实现中形成合作的凝聚力,促进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引渡问题是中国与东盟成员国间刑事司法合作中的重要内容。双方在引渡合作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通过双边引渡条约的签署和适用,初步建立了刑事司法与打击犯罪的合作机制。在刑事司法协助、警务合作、情报交流、案件协查等方面尚应加强,在引渡制度方面尚需完善。  相似文献   

3.
东盟安全观有三大特色,一是允许多边主义框架下单边主义发展;二是综合安全理念下政治安全优先;三是大国承诺下的地区安全与自治。这种独特的安全观对东南亚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架构和走向产生很大影响。多边主义框架下对单边主义的包容导致东南亚地区出现安全合作机制三环交叠之架构。对主权安全的看重使得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合作机制难以深化安全合作。区外大国安全承诺下的地区事务自治的理念使得以美国为中心的安全合作机制不可能成为该地区安全合作的主导机制。该地区国家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导向的双边和小多边安全合作则成为地区安全合作的有效形式,其与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相互补充,成为地区安全合作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4.
东盟安全合作框架对中国地缘政治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联盟国家的安全合作形式和机制是亚太地区区域性合作的成功典范,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东盟作为距离中国最近的一个有较大影响的国际组织,其安全合作对于中国的国家安全必然产生得要影响,但东盟国家由于其内在条件的局限,以及近年以及示南亚因遭受金融危机的打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区大国,尚不原意采取公开对抗的态度,因此,东盟不是中国的对手,更非敌人,而是我们可以长期进行俣作的伙伴,也是稳定我国周边环境的一道不可或缺的屏障。  相似文献   

5.
从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性合作政策发展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其合作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其政策的规约也日益具体、明确和易于操作.推进高等教育区域性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需要加大与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东盟国家进行政策构建的力度,提高政策构建的均衡性,同时加快构建实现与东盟各国全覆盖的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体系,并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跨境高等教育校际合作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经过双方共同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建立中国—东盟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合作机制,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形成中国和东盟国家高等教育互利共赢的格局。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政府创造合作条件支持合作,非政府组织创造高校间合作机会,通过双方师生交流夯实合作基础,学校积极探索科研及教学合作方式,各相关主体促进产学合作,利用“一带一路”契机开展多方合作等机制来推进合作。  相似文献   

7.
家校合作制度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国家和地区已形成了一整套较完备的合作理论和实践策略,我国在这方面起步相对较晚,存在的问题较多。本文拟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对如何优化我国家校合作制度的构建环境进行探索,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影响构建现代家校合作制度的因素分析1.学校因素目前国外比较完善的家校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通过家长援助、基金会资助、实业界捐助等方式,改善办学条件。(2)通过课程的开发、师资的充实、学校教学情况的检查监督等形式,帮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3)通过改善社区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8.
自冷战结束以来,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中国与东盟高度关注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使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增加了新的内容。2003~2005年,中国与东盟在抗击“非典”、印度洋海啸救援和应对禽流感等突发公共事件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里的合作有待加强,也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刘玉成 《广西教育》2013,(35):4-6,23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性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参与国际化进程,推动区域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应立足双边教育发展的现状与特点,积极确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战略取向,即以语言教学为平台,不断拓展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新内涵;以文化认同为教育合作的着力点,积极推进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和谐发展;以平衡知识要素为教育合作重心,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预期、方式及规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晓萍 《高教论坛》2008,(1):3-6,12
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有着共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预期;其行为方式主要有单边、双边、多边及互认、互动、互控等;现行规则包括磋商、准入、争端和差异性规则。推进中国-东盟教育合作需进一步加强目标机制、磋商机制和服务机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合作中广西泰语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东盟合作的背景下,通过对广西泰语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广西高职院校在发展泰语教育中要与国内外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泰语人才,充分利用中泰两国资源开展实习实训,共同建设国际化专业教学团队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形势,阐述了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金融合作方面的进展及存在问题,提出在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运作前后,该区域应当加强以新加坡及其货币为"领头羊"的金融合作,健全银行跨国经营体系,明确各国政府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合作的全面展开,合作和传媒发展的力度也逐步加大。21世纪是大众传播的时代,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渠道。而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传媒发展与合作,更是增进各国相互了解、促进合作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大众媒体的有效传播,才能让东盟各国了解中国,从而加深与东盟各国合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泛北合作作为一个在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的重要次区域合作,从共识走向实践,不断务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目前,中国—东盟合作在收获"黄金十年"基础上正稳步迈向"钻石十年"的关键时期,互联互通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战略的主要抓手,通过深化泛北合作来促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建设的优先领域和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对广西文化产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挑战体现在:政府必须对文化产业和市场管理政策进行调整,以及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对民族文化具有潜在的影响,给文化生产单位带来生存压力等;机遇在于: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单位转变观念和解放思想,有利于广西文化产业政策的调整。通过阐述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对广西文化产业产生的影响,辨证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文化认同带来的文化交流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的情形下,国际合作的可能性与限度,是国际关系理论各流派争论的焦点。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分别提出了霸权合作、制度合作、共识合作理论。通过对各个流派的固际合作理论分析比较,说明了各个流派的观点具有互补性,应是活加以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中亚安全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最重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国外交战略是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和保持良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的战略。在中国的周边,中亚是中国周边地缘战略需要重点经营的地区之一。中国与中亚国家都面临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挑战,这就需要中国和中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些挑战。发展与中亚地区各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繁荣与稳定,有助于形成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从而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多次成功举办,为南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带动了南宁酒店业的发展。随着会展旅游的兴起与大规模经济型酒店进驻南宁,南宁酒店业的旧格局被打破,数量、规模和形态上都有所改变,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推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实践,必须对与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较为紧密的、不可回避的几对关系——营利性与公益性、教育资源的输入与输出、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国际化与民族化——分别加以阐析,尽力找出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以便作出科学的政策抉择和正确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