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京生 《收藏》2006,(12):42-43
袁武先生是一位处理画面黑、白、灰“视觉交响”效果的高手,仅以他的《老子出关》和《羲之爱鹅》中的“灰调子”为例,即可见出他的匠心独运之高妙——画作中,有以泼墨法表现的大块的“灰调子”,如《老子出关》中的天上的云,《羲之爱鹅》中的芭蕉;也有以淡墨通过一笔一笔的色勒构成的“灰调子”,  相似文献   

2.
“我的年龄,说新不算新,对于新事物,总目不转睛。心里面想怎么拿冠军,让喝彩不再成为,深夜的幻听。”这是2020年12月31日晚上,孙浅在中国国家网球队后备组跨年联欢晚会上改编的《经济舱》,赵兆弹着钢琴为他伴奏。  相似文献   

3.
说道     
《收藏》2009,(3):2-2
“一条文明之河的发展与壮大.仅靠源头之水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要靠途中不断地汇聚百川。”——林逸鹏日前在《美术报》撰文《中国画的新精神》阐述了上述观点。他认为,“两千年的中国画急需新的精神作为路标。”  相似文献   

4.
罗成忠 《收藏》2001,(6):63-63
《收藏》第96期冯瑞林同志的《熙朝柱石背八宝钱》一。文,将“熙朝柱石”花钱释为“康熙官铸”,并说此钱“极有可能是他《指康熙皇帝》在朝中大臣生日和重大庆典上赏赐臣下之物”,笔者以为,这个结论未必恰当。  相似文献   

5.
一、论作者之序言所云近来,方始见到台北商务印书馆于客岁八月印行的《金瓶梅解隐》一书,李洪政先生著,注 明所解问题有三:作者、人物、情节。而作者在其序言中,开头就说从事《金瓶梅》一书之 研究已二十年矣。该书篇幅二十万言上下,揆其目次,分作六章,首解背景之隐秘,二解宗旨之隐秘,三解作 者之隐秘,四解金瓶之隐秘,五解雪月之隐秘,六解楼构之隐秘。他认为“许多文人学者” 都没有“用科学思辩和历史论证的方法”。他是用“科学思辩”和“历史论证”来研究这部 “天下第一奇书”的。关于《金瓶梅词话》于1932年出版…  相似文献   

6.
胡鸿章 《武当》2000,(5):49-50
《道德经》之训诂释译的著述,历代络绎不绝,至今仍在翻新。20世纪50年代曾有一次解评《道德经》的争辩,按王力当时的见解认为,“现在有人说:‘如果他认为老子是唯物主义的,那么他注释的老子就是唯物主义的老子,如果他认为老子是唯心主义的,那么他注释老子就成了唯心主义的老子’”(《龙虫并雕集》)。《道德经》怎能任意解释呢?诚如明&;#183;憨山释德清所说:“搜诸注释,皆以己意为文,若与其角,则其义愈晦……是以注乃人人之老庄,非老庄之老庄。”(《老子道德经解&;#183;序》)愈注离老子的原意愈远了。  相似文献   

7.
已故苏连第教授的几本邮票美学论著,是值得认真研读的佳作。苏教授生前是美学教育家,又是资深集邮家,这使得他的邮票美学著述具有精深的美学理论造诣,读之如步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反复咀嚼,有“豁然开朗”之感。苏连第伉俪合著的《中国邮票之美》是迄今国内少见的邮票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相结合的力作;而《邮艺馨语》则是他个人邮票美学著作的“精选本”:以邮论美, 循美释邮,是二者完美地结合。读他的邮票美学专著,完全没有晦涩艰深的感觉,反觉得新鲜活泼,好读好懂。  相似文献   

8.
余岢 《上海集邮》2011,(5):33-34
2009年,朱熹第一次登上方寸。那时,他是“配角”。《古代书院》(二)之鹅湖书院中,朱老与陆九渊正相互争辩诘难。因人物形象太小,看不清五官,更无从谈及他们的容颜姿态。原画作者为国画大师范曾。时隔一年,《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朱熹又一次亮相于方寸,他这次作为主角,不仅按惯例有标准像,还有高度概括、表现了他“生命力”的著作作陪衬,更有不是山水画、胜似山水画的行迹图。原画作者仍是范老。对此,有读者曾撰文评说:“仰画师之慕名,故无不赞赏者有加”(刘海中《集邮报》2010年11月27日)。  相似文献   

9.
吴德伟先生曾对“北京邮票厂”厂铭的变化做了认真细致的研究,但他不清楚“郭沫若先生是何时书写这一厂名的”。2004年第8期《集邮博览》刊载了董纯琦先生的长篇连载《一生耕耘方寸间》之十八,文中有一节是“郭老为北京邮票厂题名”,今转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不少武术史研究者为了证明我国周代已有拳术,总是引用《诗经·小雅·巧言》中的“无拳无勇,职为乱阶。”这是值得考证的。近代最早引用这句话的是郭希汾。他在1919年出版的著作《中国体育业》是一本错误不少的书。在该书第四编《拳术》里说:“《诗·小雅》云:‘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拳术之尚,由来久矣。”自从他错误地引用这句话证明周代已有拳术之后,六十多年来,照抄他的  相似文献   

11.
电影《特洛伊》让许多人认识了阿喀琉斯,也知道了阿喀琉斯之踵,这是他惟一的弱点。卡恩、卡西利亚斯、大卫·希曼、班克斯……他们都是足球世界的“阿喀琉斯”,他们也都有“阿喀琉斯之踵”。  相似文献   

12.
他与林弈仙、谢侠逊、刘忆慈、沈志奕、董文渊、朱明华合称为“江南七星”; 他被有“锦马超”之称的南京名手万启有推崇为“国内第一”; 1930年在香港举行的“华东华南大棋战”上,华东队选派周德裕、林弈仙出征,结果平分秋色。当时“棋坛总司令”谢侠逊曾说:“如张观云能往,当有更好之表演。” 《象棋界》云:“张氏之艺,确驾人上,实非过誉。闻张氏艺能冠绝诸辈者,乃娴熟吴氏《梅花谱》而通权达变所致也。”  相似文献   

13.
当然二月河的名字如雷贯耳,大名久仰也,他的三部帝王系列历史小说《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大帝》,洋洋千万字恢弘巨著,不能说是“肝胆涂地”,也是“披心沥胆”之心血结晶呢! 不少人说二月河一定是位大天才,但却不知他真可谓是大器晚成了,他上小学时因考试不及格重上一年,初中又因考试不及格留级一年,到了高中又因考试不及格再留  相似文献   

14.
新邮评赏     
《孙子兵法》及其邮票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列为“武经七书”之首,它是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兵法》邮票以此书最有代表性的5条警句构思绘制。 第1条“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一条体现了孙子对战争认识的基本观点。他主张重视战争,研究战争,审慎地运用战争手段。  相似文献   

15.
围棋有诸多雅称,而最有名的莫过于“坐隐”和“手谈”。尤其是“手谈”一说,至今还为人们所乐道。“坐隐”和“手谈”,典出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其《巧艺篇》日:“王中郎以围棋为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王中郎就是王坦之,字文度,东晋简文帝时,他先后担任侍中、中书令等重要职务。因为曾经兼任过北中郎将,所以人称他为王中郎。支公,即支遁,东晋著名僧人。字道林,世称“支公”或“林公”。俗姓关,东晋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南)人。他与王坦之是同时人。这些都是棋迷朋友们很熟悉的围棋掌故了。  相似文献   

16.
卢艳彬 《武当》2014,(9):34-36
(接上期)二、进中退步,退中进步,是八卦掌“刚柔相推”妙用的彰显。“变化者,进退之象也。”是随他势顺他劲而获胜的重要法门。《易经》是讲变化的,八卦掌效法之。就“变”与“化”而言,“变”包括“化”。“变”是柔变为刚,退变为进,变得迅速,变得隐蔽,迅猛异常。“化”是刚化为柔,进化为退,化他个和风细雨,风吹杨柳。就“变化”实质而言,变与化就是刚与柔的进或退。或是进中退步,或是退中进步。  相似文献   

17.
李荣杰 《中华武术》2006,(12):46-47
太极拳《打手歌》说:“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四两何以能拨千斤?其中自有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18.
汪登伟 《武当》2024,(2):45-49
<正>清代中后期,丹道史上出现一位重量级人物,他叫闵一得(1749-1836)。他继承老子修身以济天下,庄子神凝使物而不疵疠,践行《太平经》“内以致寿,外以致理”,《度人经》“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丹家内功外行,雷法“内炼成丹,外用成法”以炼修济度的思想,延续黄老修身济世之梦,阐扬“医世”之道。他本着律、宗、科、法一贯之理,将诸道术用玄关一窍统摄,可谓数百年来掌握道教要领的大师级人物。这里仅介绍他的玄关说。  相似文献   

19.
一、蹴鞠起源的几种说法的探讨中国古代的足球称为蹴鞠或蹋鞠。《汉书·枚乘传》颜师古注:蹴,足蹴之也;鞠以韦为之,中实以物,蹴鞠为戏乐也。”蹴鞠是古代一种用脚踢革制的实心的球的游戏。早在西汉杨雄的《法言》中就指出:“捖革为鞠”。还说在西汉时已踢革制的球了。这对于研究蹴鞠的起源是颇有关系的。蹴鞠的起源:过去多引用刘向的《别录》,他说:“蹴鞠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刘向是公元一世纪时人,他对蹴鞠的起源已不能做确定的说法,蹴鞠的产生就应该早于西汉前很久;以后的记载,多是引用他的“黄帝所作”的说法。如从《道藏》中辑出的《轩辕黄帝传》(此书无作者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21,(3):18-19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经在代表作之一的《人间词话》中,分别选择三首宋词佳句总结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第一境;柳永的《蝶恋花亡倚危楼风细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为第三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