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雨婷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
皖南花鼓戏是皖苏浙交界一带的地方戏,尤其在安徽省的宣城、广德、宁国、郎溪等地最为盛行,因而被称作皖南花鼓戏,然而它并非是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通过探究皖南花鼓戏形成与发展,发现湖北花鼓戏和河南灯曲是其源头,且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高腔、京剧和徽剧的影响,最终与本地风俗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地方戏曲——皖南花鼓戏. 相似文献
2.
张宏伟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16,(11)
一般情况下,花鼓戏的唱腔和曲调都是由山歌、丝弦小调、劳动号子和湖南地区的民间小调共同组成,属于民间声乐艺术,所以,花鼓戏的唱法与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方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似之处,并具有十分独特的民间艺术魅力。由于花鼓戏声腔中包含了较多的小腔和小弯,所以,对演唱者能力的要求较高。对此,本文以花鼓戏的声腔教学为立足点,对其具体的教学方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苗族银饰折射了苗族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留存了他们的冶炼、锻造历史与技术,寻找苗族银饰的起源,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苗族的铸造历史,解读苗族银饰的文化内涵,保护、发掘、整理苗族频临消失的民族民间工艺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悦般国(悦般人)的起源,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根据原始正史史料,对照前人的研究成果,用对比的方法经考证后提出悦般为西迁大夏后大月氏之一部分的论点。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历史上,刘伯温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人,并且其上三代受朱元璋分封为永嘉郡公,自此从刘氏彭城郡独立出来,成为永嘉郡刘氏。论文追踪溯源,系统考述了刘伯温家族姓氏从远古到宋元明清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7.
雷宝燕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6):220-221
泉州畲族是一支典型的散杂居少数民族,围绕其源流的问题在学术界尚存诸多争议。笔者在有关史料和第三、四次人口普查期间泉州畲族各地申请恢复民族成份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对泉州畲族源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呼格吉勒图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2):122-125
本文就三弦源于弦鼗的观点提出质疑。另作新论。通过三弦的史料记载和考据三弦应源于蒙古民族所创制的西那嘎。也就是说西那干胡兀日的另外一种变体。由此蒙古人把三弦也叫“西那嘎”或“胡不儿”。它并非源于弦鼗。更不是“盖琵琶本四弦,三弦者,减去琵琶一弦也”的说法。古代蒙古人创制三弦时。也不是简单地把二弦或四弦改为三弦.而是以蒙古人的制作方法、发声原理、美学观点以及声音特点进行了创制。制作材料上遵循自产自制的原理.把琴箱蒙上羊皮,张拉羊肠做琴弦,长颈无品,无论是在蒙古包。还是在马背上操弄极为方便。三弦把蒙古族胡兀日类乐器的四、五度定弦法融为一体,并丰富了胡兀日类乐器的种类。 相似文献
9.
杨太和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9):43-45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稀少是战争、瘟疫和自然灾害共同作用的结果,湖北麻城孝感乡不是湖广填四川的重要驿站。隆昌杨氏不是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而是来自湖南武冈。 相似文献
10.
李进宁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48-51
奏疏是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一种文体现象,它是历代朝臣对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重要载体。因此,廓清其发展演变的脉络,洞悉其思想涵盖、表达方式、体制功用等,对我们深入研究古代的公牍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汉代四言咏物赋是对《诗经》的继承和变异,从《诗经》的"比",荀赋和其他先秦韵文中的"隐",到四言咏物赋的状物,诗的表现方式异化为非诗的再现。这一倾向的辐射又形成咏物赋与箴铭同体异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使幼儿从事的活动游戏化,是顺应幼儿喜好游戏之天性的必然要求,能够给幼儿带来浸润放松性警觉感的情境体验,并为幼儿创建最近发展区,激活其经验联结。所谓教学游戏化,就是"化"教学为游戏,是陈鹤琴提出的幼稚教育的原则之一,与杜威的"做中学"教育思想相呼应,是中国幼儿教育的本土化创举。课程游戏化既是对教学游戏化的传承,也是对教学游戏化的超越。实施课程游戏化就是要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游戏活动时间,保障幼儿的游戏权利;就是要赋予幼儿园一日活动以游戏的性质,让幼儿感受到心智的自由,产生丰富的"游戏性"体验;就是要聚焦幼儿生活,帮助幼儿在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情景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课程游戏化的持续推进,既需要政府的规范引导与幼儿园的努力实践,也需要家园加强合作,共同建构和谐共育的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13.
陈光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2):140-144
许多年来,姓氏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战国古玺中的姓氏私玺作为主要参考,结合传世文献资料对私玺中的复姓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对其起源以及古代的命氏制度进行了论述。通过整理我们发现,今天社会生活中的众多姓氏都可以找到它的源头。 相似文献
14.
严加红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5):108-111
中国近代内忧外患,从思想上来讲是处于急剧转变的历史时期。文章从教育学术观、教育教学观、教育知行观和教育人才现等角度来阐述中国近代早期教育思想的转轨,及其在中国教育发展进程中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可以充分体现中国近代教育创新的时代精神,阐明中国近代思想转轨与创新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进程中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教育起源问题探讨的应该是教育的起始点或雏形,而不是教育起源的原因和条件。基于此,我们认为,需要是人类社会一切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动力,而不单对教育有意义;并提出教育起源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韦丹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1):48-52
《史记》中一位位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的妇女形象,是西汉时期优惠的妇女政策、自由的妇女风气、人格独立的士文化与司马迁超人的见识和才干完芙结合共同孕育的一朵朵奇葩! 相似文献
17.
汉画与中国戏剧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5):84-86
戏剧由学,音乐,舞蹈,雕塑,武术,杂技等多种艺术融合而成的综合性艺术,汉画中的乐舞,傩仪等都是戏剧的因素而不能称为戏剧,其中的角抵百戏是融诸多艺术而成的,具有更强戏剧因素的艺术形式,因此,汉画反映了中国戏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研究汉画对研究中国戏剧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植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67-70
一般论者以风翔诗为苏轼的最早期作品,而笔者认为,苏轼真正意义上的最早期作品应该是其二次出蜀赴京时所作七十八首南行诗。南行诗是苏轼文学创作的主要起萌,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我们对苏轼文学创作的全面观照,实在不能脱离开南行诗来进行。 相似文献
19.
何媛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6):10-11
游戏不仅是儿童的学习方式,也是儿童的生存方式,儿童应该拥有游戏的权利,那么,保障儿童游戏的时间和空间就是保障儿童游戏的权利,因为游戏的时间是儿童生命的节律,游戏的空间是儿童生存的家园。 相似文献
20.
吴尚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5):114-117
本文对心意六合拳这一传统武术的形成、发展,尤其是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研究,重点对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的主要组成部分都作了详尽的阐述,文中将河南派马氏心意六合拳"四把捶"与"十大真形"的关系进行了重点介绍,并细说了马氏心意六合拳的"十大真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