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教师的教学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当前教师的课堂教学压力大的现实,提出构建"教学后台"的设想,主要从什么是"教学后台"、"教学后台"的主要功能、"教学后台"的设计策略以及"教学后台"对教师的要求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未来教师应善于组织和调用"教学后台",从而让其课堂教学艺术得到更大的丰富,让学生学习更加有效率、效益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萍 《华章》2011,(13)
有人说:七十年代学生学会生存,八十年代学生学会学习,九十年代学生学会关心,那么进入新的世纪,我们该让学生学会什么呢?挑战?竞争?调节?共处?其实不管学会什么,有一点应该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任何一个学生都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但这一点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老师和家长有意识的引导.本文就"无为"教育的方法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对教学目标做了更全面的规定,尤其突出对方法和过程目标的设计,实际上是指出新型的课堂应变单纯的已知知识结论的传授为对新方法和过程的教学. 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应该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方法必须在过程中训练,绝对无法在填鸭式的、题海式的僵化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注重知识本身,而必须注重向学生展示探究知识获取的过程、结论求证的方法,将原来的"我知道些什么"的效果,变为"我还能知道些什么"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作文话"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当今知识竞争的社会,各行各业都必须有创新意识,写作文也不例外.创新是写作的特征,也是文章的生命.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所谓创新作文,就是让学生拓展思路,突破约束,写出有新意能张扬自己个性的文章.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学生写作过程与方法策略的指导,按"构思-拟稿-修改-作文-反馈-提升"的程序训练学生,使其能富有洞察力地形成自己的观点,锻造其突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既要注重学生差异,又要面向全体.尤其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教学设计中要时时、处处为他们着想,爱护和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量把数学课设计得趣味些、开放些、生气些,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落实到每一堂课,努力打造属于学生的也属于教师的高效课堂、智慧课堂.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赋予了我们能更多自由地创设课堂教学的空间和自由.新课改的核心问题就是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围绕怎样更好地处理新课改的教与学的关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次惬意和挑战的工作.一堂好课、一个好效果是从课堂教学设计开始的.教学设计要追求"新"与"实"."新"、"实"就是课堂教学形式、内容、教学实效.如何做到"新"与"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的功能是什么?是一切为了文章好,还是一切为了学生好?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共识是一切为文章好,只要文章好,一好遮百丑.在这一传统理念的误导下,作文教学都把重心放在了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上.如中心的确定、表达方式的选择、语言的锤炼、详略的搭配、虚实的运用、材料的积累、作文的修改等等.这些都是在为"好文章"作答,而不是在为学生的发展铺路.  相似文献   

8.
王晶晶  崔鸿 《考试周刊》2008,(12):178-179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前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学生形成与掌握生物科学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章通过阐述什么是概念转变,以及分析中学生前概念的特点,结合生物教学实践,初探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丰富"和"修正"前概念,建构生物科学概念的策略.本文主要对由引发认知冲突来进行生物概念转变教学的策略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9.
正一、有效教学框架的构建1.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的成长。我们的课堂必须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于关注学生的"学"。一切的教学设计都必须首先考虑学生能够获得什么,哪些是基础的,哪些是核心的;在课堂行为发生前能为学生准备些什么,不只是教具、学具,还应当有知识、能力和探究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函数的单调性"的第一课时聚集了数学教学的诸多矛盾,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对每个数学教师都是一个挑战.基于"为教学设计学习"理念的教学设计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注重知识的传递过程和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服从,而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意义建构.基于"为学习设计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则着眼于学生的学,注重让学生经历函数单调性概念由图象直观特征到自然语言描述再到数学符号描述的进化过程,注重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在体验函数单调性概念符号化的建构过程中掌握数学的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一、“消化”文本材料 对教材内容的精确理解和对中心思想的精准把握是教学得以有效进行的灵魂所在。在绝不放过一个单词的原则之下,经过反复推敲和再三修改终于改写好了教学材料,既不偏离文章的主题,又有选择性地保留了文章中高级的词汇和优美的句子。虽然修改后的材料降低了难度,但还是比较抽象,对高二学生来讲无疑是一个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疫情期间,初中语文线上作文教学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针对教师远程作文指导的困难和学生缺乏一个集中有效的写作学习平台,课题组不仅借助了"班级小管家""梯航网""好分数""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技术支持,还尝试了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写作活动,丰富了学生线上作文学习的内容.文章对课题组在疫情期间的线上作文教学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总...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的教学是围绕学生的学习而展开,课堂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反映知识的思维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要有助于教学从重知识到重智慧的转变.逐渐把教学的重心从知识讲解转向知识的生成,初步有了"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感觉,一位教育专家把这一过程形象地称为"洗课",明确地说,就是教学过程中"教什么"和"不教什么",要确立学生能学能做的,教师不包办,重点要放在知识的生成和整合上.本文就教学实践谈谈对"洗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物理难学、物理难教,究其原因之一是部分老师没能走近学生,没能做好问题跟踪落实.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老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他们的困惑是什么.要改变物理难教难学的现状、进行有效教学必须做好对学生的问题跟踪.  相似文献   

15.
有的同学看到这个题目,会感到特别新鲜和好奇,会问,数学也写日己?什么是"数学日己",该写些什么? 什么是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自己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数学日记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它相对客观地再现了教与学的互动情况.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自己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收获与困惑,还能激发他们用"数学日记"去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教学要想方设法"改变精批细改的作法",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一言中的,给人以启迪.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呢?这引起我的思考和探索.学生没有修改文章的习惯,往往是因为缺乏修改的方法.一次,我有意不作指导,发下作文本,要学生自己修改未经批改的文章.结果,不少人仅仅改了几个错别字,有的期甚至一笔未动.这说明学生对怎样修改文章感到茫然,需要教师"开灯引航".于是,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设计了一套分类修改文章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号入座",自己动笔修改.把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毛病归为十二类,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篇课文是一个包含诸多因素的复合系统,涉及方方面面.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在确定课文教学内容或者说在确定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教什么"的时候往往感到很茫然,要么什么都教,要么任意为之,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究其实质,这是受传统教学论"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理论影响的结果.教师在确定课文"教什么"的时候"目中无人",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更没有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规律来展开课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因此,要解决确定课文"教什么"的问题,必须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曾容容 《现代语文》2005,(5):120-121
作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谋篇布局的技巧,引导学生写出好文章,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材料,丰富他们的材料仓库,为写作备好丰厚的物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教会学生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寻找素材,广泛积累,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办法.多彩多姿的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作文素材的丰富源泉,让学生把他们自己做的、想的、玩的写出来,就能帮助学生摆脱"无米之炊"的苦恼.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的持续深入,人们的关注点已经从学校能做些什么、怎样教育管理孩子,转变到学校能做好什么,怎样能让孩子学得更好、活动更好……这些转变反映了人们对学校的组织管理期望越来越高,也意味着学校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因此,学校需要切实做到"五优",才能让"双减"政策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小学生作文难、作文空的现状,我们探索出"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两把开启作文教学难关的"金钥匙"."生活积累"主要是积累生活材料,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阅读积累"主要是积累语言材料、写作技巧,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通过观察摄取、访谈摄取、视听摄取、阅读摄取等途径,丰富学生的材料积累;通过生活积累中感悟、阅读积累中感悟和倾心感悟,深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并通过课堂运用、随机运用、活动运用、创造运用等多种方法历练学生的习作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