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纳璺  汤志坚 《广西教育》2012,(27):171-172
介绍欧关工程师培养模式,分析目前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弘扬办学传统,发挥优势特色,积极探索构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产学研合作、农科教结合育人实践中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3.
卓越软件人才的培养应准确把握“卓越计划”的内涵要求,采取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四位一体”的实践教育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等措施,为国家培养适应产业和企业需求的卓越软件工程师.  相似文献   

4.
涉外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中国法律人才实践能力不强的原因,根本在于中国法学在进行法律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基本上无力提供对指导中国实践有直接意义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已成为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的短板和瓶颈。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强化案例研讨课程建设、强化实务技能课程建设、强化法律诊所课程建设、强化法学专业实习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荷兰高校荣誉教育是专为动机强烈、有天赋的优秀学生设计的更具挑战性的特色项目,旨在促进荷兰卓越人才的培养;是近年来荷兰高等教育在传统的平等主义理念下关注卓越,在大众化且平等的体系中寻求精英教育的体现,是荷兰政府专项资助项目的 显性结果.荷兰高校荣誉教育发展迅速且颇具特色,项目类型涵盖本硕阶段、统筹专业纵深和跨学科拓展,明...  相似文献   

6.
试析多元立体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的中介,高等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和新实践,都丛须通过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和发展才能得以完成.要培养具有创新与创业能力的现代卓越工程人才,必须建立以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师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评价体系为核心要素的多元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在分析构建多元立体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探讨现代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为制订实施多样化、多层次、多元化立体的卓越培养计划,保障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临床技能大赛不是目的,而是可以通过大赛检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医学教育的提高和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合格临床医师、优秀医学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是法律人才培养的基础,"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协同创新"理念以及法律人才共同培养目标而建立的。本文以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人才培养经验为例,从制订培养目标、扩大教学外延以及品牌建设三个方面论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卓越工程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国要保持高速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这对我国工程创新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天津大学在借鉴国外工程专业认证机构的标准并广泛听取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拟定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细化培养标准,深化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共同构建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  相似文献   

10.
吴德成 《教育教学论坛》2014,(44):224-226,192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启动实施,明确了我国法学本科教学应当以职业教育为方向。为适应社会转型时期法律执业的需要,就卓越法律人才而言,法律技能比法律知识更为重要。这些法律技能包括:阅读案件事实和证据、法律规则、当事人或客户以及诉讼程序和法庭审理的技能;言辞表达的技能;书写的技能;学习的技能。从美国移植而来的诊所教育是法学院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应当对其进行批判性吸收。结合我国程序立法、司法实践以及法学教育的现状,需要对诊所教育进行改造创新,坚持以模拟诊所为主要形式,学生技能练习和教师知识讲授并重,并吸收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传统实践教学方法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卓越人才的实践智慧培养是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主要体现在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德性素养三个方面。理论上,应用型卓越人才的实践智慧培养主要在三个向度展开:知行合一——从理论到实践的提升;厚积薄发——由继承到创新的凝练;群己之间——从个体利益到群体利益的升华。实践上,应用型卓越人才的实践智慧培养需从顶层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和运行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法律翻译人才是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一种,而且是涉外法律人才。由于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原因,当前法律翻译人才奇缺,因此必须打破高校院系的藩篱,以锻造复合型法律翻译师资为重点,逐渐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法律翻译人才,以服务社会和涉外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各高校也在结合学校学科优势上制订自己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加强教学改革,制定符合学生个性成长需要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和路径,培养优秀人才。本文就某高校实施卓越人才一年后的培养情况进行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如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何提高学生在法律实践环节的能力,如何有效推进法学实践教学,是当前的法学教育中学校和教师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与挑战。模拟法庭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方式,因其本身的特点和独特的运行方式及其超强的综合性模式,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像律师那样思索",能真正地提高学生从事法律职业的能力,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电子类高职特长生为培养对象,探索并构建一个以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引领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并对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人才能力分析、团队建设、训练项目、创新实训条件和考核奖励等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交通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有利于全面推动高校工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南通大学交通学院从地方本科院校交通专业学科内涵建设、人才管理模式转变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交通行业优质资源e-learning平台构建、创新性精品实验项目开发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出发,进行地方本科院校交通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实践,极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学院对外社会服务水平。该学院卓越人才培养已初见成效,可为其他同类本科院校交通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加强法科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任务和基本要求。卓越法律人才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要正确处理好法学通识教育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关系、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同时应在培养机制、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效果检验等六个方面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8.
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而与对口企业联合培养又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北京工业大学与国际龙头企业美国Xilinx(赛灵思)公司进行嵌入式软件与系统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促进了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的开展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几年的联合人才培养中取得了一系列国家级教学成果。本文介绍在这一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分析与国际知名企业深度合作进行联合教学中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等理科教育》2012,(6):1-F0002
华东师范大学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以专业特色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规律,努力把学校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各领域有影响力的卓越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在资源富庶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开展以能源法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卓越法律人才建设,并在师资队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法选择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是实现我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多元化和地方化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