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有的经验和观念一方面有助于我们观察事物,另一方面也妨碍我们接受新事实.怎样走出这种两难的困扰?本文以为"悬置"理论很值得引入新闻学范畴研究和借鉴.把各种经验和理论工具先"悬置"起来,最大限度地包容各种事实和观念,从而保持客观事实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是保证我们的思考能触摸到事实本质的关键,也是纪实风格的新闻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文化中滋长着一种愈演愈烈的"证书狂热".一个年轻人从学校到职场的生涯几乎是一场证书角逐的漫长竞赛,宛如从饲养场到屠宰场出口上市的牲口,在身体上加盖各种资格认证图章,以便在市场上待价而沽.而就业培训与指导中种种"包装自己"、"推销自己"的秘诀大多在唆使学生努力加盖更多、更醒目的图章.对形形色色资格证书的追逐,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集体疯狂.  相似文献   

3.
出版业危机管理及化解对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楼山 《出版经济》2003,(11):8-10
SARS病毒的肆虐,打破了整个中国人平稳的生活,相关行业(如旅游、交通、餐饮等)面临了巨大冲击,这无疑给我们上了一课,让我们领略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真谛,同时也促使我们对"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等古训的深深思索.透过SARS危机本身,我们如何有效地面对各种危机,如何建立企业的危机预防体系,如何减少各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危害,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重要议题之一,当然,出版业管理者也不例外,如何树立出版业的危机意识、如何直面本行业的突发事件、如何建立出版业危机管理机制和处理危机事件等等,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吉路 《北京档案》2004,(9):43-43
一眼看到的是行刑地--马场町沙土丘 2003年秋末冬初之际,我随团赴台交流.离开台北前,"老蓝和在"人间学社工作的李文吉,陪我到"马场町".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的话:从华南虎照片的真假之争,到钓鱼执法的广泛讨论,再到曹操墓考古发现背后的喧嚣与热闹,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缺少敬畏、信任缺失的时代.各种信息如湖涌来,媒体上充斥着各种未经证实的传言,报纸上满是莫衷一是的评论,博客、网络跟帖里表达着精英意见或草根诉求,公众却有"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一个偶然的机会,与社会学院的同事们在一起研讨新媒体。社会学者们对我们嘴里冒出来的各种新名词诸如"掌上媒体"、"移动终端"、"媒介融合"表示不适应,认为我们有些过于紧跟技术潮流了。对此我们当然可以做出各种辩解,但我以为更为必要的是自我反省,那就是新闻传播的学术研究是否必须像新闻报道一样追求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2007年初冬,我从天津专程去探望恩师戴文葆先生.他在电话里说,最近身体不大舒服,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我心慌,急急地赶去.一推开门,戴老正在笑眯眯地等着我.他高兴得很,两手推着我的双肩,硬把我按到客厅里的旧沙发正座上."这几天学校怎么样?"老人忙不迭地问.我知道他时时刻刻都记挂着我们,每隔几天,总会有他的信或电话到天津.多少年来,我一直想,老人家这个南开的特邀教授真是当到家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他都牵挂.  相似文献   

8.
访前:寻找见面的"理由"采访对象拒绝记者的采访可以有种种理由,甚至不需要理由.所以,我们看到一些记者经常碰"软钉子"、吃"闭门羹",有时还被视为"不受欢迎的人"而被逐.究其原因,记者在采访前没有寻找到面见对方的"理由"可能是主要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9.
笔者做为一名通讯员,这些年来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的随感、杂谈类言论有100多篇.曾有文友问我言论的"由头"从何而来,如何寻找挖掘言论"由头".其实,只要我们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和思考,撰写言论的"由头"是不难找到的,现结合写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去年六月,我到驻守在祁连山脉和巴丹吉林沙漠的空军部队去采访.在兰州附近的一个小站候火车准备去酒泉的时候,在月台上遇到了空军航空兵某部的飞行大队王(志兴)政委.当时,我们彼此都不认识."同志,您向东还是向西?"他主动和我打招呼."噢,向西,到酒泉去.您呢?"我说."咱们同一方向.到清河.您到酒泉去,想必部队不是在那吧?"他边说边打量着我."怎见得?"我问他."从您这双皮鞋就看得出来.在我们这边,虽然也都发了皮鞋,但穿的人不多,就是穿了也从来没有人把皮鞋擦得象您的这么亮."他把"我们这边"和"这么亮"说得特别重."您的眼睛可真厉害.我的部队在北京,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通常是"秋冬行刑",即死刑只在秋冬两季执行,这其中的原因涉及到阴阳五行以及"天人感应"理论。春夏执行死刑,会引起社会舆论的非议和谴责,甚至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窦娥在盛夏六月被处斩,明显违背了"秋冬行刑"的惯例,但也不是随意捏造。窦娥蒙冤受戮,其重要原因是她被认定为药杀公公,此系封建社会最严厉的罪行"十恶"中的"恶逆",此种罪行可以"决不待时";另外,元代法律较为特殊,它推翻了中国古代"秋冬行刑"的惯例,四季均执行死刑。  相似文献   

12.
漫谈"粉丝"现象及其文化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中国出现的各种"粉丝"现象可以说成为了一幅值得人们观看的文化风景,无论你是否喜欢,它已经扎根于我们现实社会生活当中了.对于这种文化现象,唾骂和追捧都是不正确的;审视它,观察它,掌握它的发展动态,才能更好地引导它成为社会文化的进步力量.本文从"粉丝"症侯和"粉丝"文化两个方面对这一现象展开论述,提出了"粉丝"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特有现象,我们应该以一种平衡的心态来看待它.  相似文献   

13.
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开会?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到世界末日那一天,上帝把人分成了两类,好人让他们去了天堂,坏人呢,都送去了会议室.还有人说:"如果哥伦布有个委员会的话,那他现在还在岸上没能出发."这个世界上有没有谁喜欢开会胜过看电影的?估计没有.为什么?通常一部电影持续90分钟到2小时,会议也是.可是,会议是交互式的,但是电影不是.我们不能冲着屏幕叫:"别进那个房子啊,你这个白痴!"更重要的是,电影不能真正影响我们的生活,不能让我们因为故事的结果而做什么事.但是会议和我们的生活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发展需要信息化,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十二五"计划的重要着力点.数字技术作为知识创造、获取、交流的载体,已深入到我们的各种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5.
报纸的出版凝结着采写、编校、检印各环节的辛勤劳动,虽然"无错不成报"已成为当今报业的真实写照,但各种大大小小的差错必然会影响到报纸的品位,影响到报纸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从沈阳到"612"的路,有我们档案人说不完的故事,唱不完的歌.昔日盘山道,今日高速路,是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天堑变通途. 朝辞沈阳城 2010年9月份的一天,馆里几位处长、主任去"612"处理工作.早晨8点钟我们从馆内出发,汽车很快就开出了沈阳城,驶上了沈抚高速公路.平坦的大道,清新的空气,真让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所谓"知识爆炸"的今天,各种形式的文献越来越丰富.但象我们这样的图书馆,目前还是以收藏图书、期刊一类印刷的资料为主,服务的主要手段还是图书馆和期刊.一个好的图书馆不仅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藏书,而且主要看其藏书的质量.然而更重要的是看其图书资料的利用率,也就是说,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是要努力做到"书尽其用".过去,我们馆由于馆舍紧张,业务基础差,规章制度不健全,使图书资料利用率不高.1984年春开始,我们采  相似文献   

18.
聊《金秋》     
我经常引以为乐的是,读物"朋友"很多,诸如<作家>、<收获>、<随笔>,各种报纸等等.但"贴身"的不很多.<金秋>却是从创刊到当下没有一期离开过我,这倒没有别的原由,只是第一,过去,在一个楼上办公,也时不时地约我写点稿子,很熟.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许多重大的节庆活动中,最能打动人心而牵扯到千家万户以至于达到普天同庆的要数春节."春节"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扬震>:"又见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此句表达出作者的一种思绪与心情.春节从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开始,一直延续到翌年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历时二十多天之久,民俗文化活动内容之丰富,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20.
"虚拟整理"技术的产生和实践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一、"虚拟整理"技术的产生 我们在应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编目、检索成功后.就迅速投入到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档案进行历史联系整理的研究,期望档案人员能从耗时、繁琐、沉重和艰难的档案整理中解脱出来.但实验的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因为我们的研究证实,计算机能完成自动分类和主题词的选取,甚至已能自动编辑文摘,但用计算机全面自动解析.隐藏在文件材料之间的历史联系却是根本不可能的,换句话说,用计算机代替文书或档案员对文件材料作历史的逻辑联系判断是非现实的,这一工作只能由人工来完成.但研究中我们发现,计算机虽然不能直接由文件材料中解析它的历史联系,但它能将人们已判断和标引好的所有历史联系都完整地记录下来.我们先在计算机上实现了档案历史联系单要素的模拟,随后又完成各种档案历史联系要素的混合记录.现在这一规范技术已被天津市和河北省两地分别制定的"科技档案整理规则"的地方标准所采用,1996年才初步完成了这一技术从理论到实用的转化.这就是"虚拟整理"新技术产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