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身体活动量对老年医疗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日本仙台鹤谷地区70岁以上国民医疗保险纳付者为调查对象,采用现场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调查.通过对医疗费的前瞻研究发现,在规定运动时间的情况下,1级身体活动量组平均每人每月所消耗的总医疗费为474美元,2级身体活动量组为517美元,3级身体活动量组为573美元,3组间随着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下降,呈现出较大的医疗费差异.提示:在规定运动时间的条件下,维持相对较高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身体活动,对预防慢性病发生和抑制医疗费增长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传昕 《中国钓鱼》2012,(11):28-28
一、注重钓具的科学组配。晚秋时节,天气日趋变凉,气温和水温也逐渐下降,早晚和中午温差较大;冷空气不断袭来,气温和水温的波动较大,很不稳定。趋温性较强的野鲫鱼,在水温升高时,便游到浅水域,活动范围和活动量较大,吃口重;在水温下降时,便到较深的水域觅食,活动范围及活动量较小,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以1 026位城市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开展体育锻炼活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研究表明:1)城市老年人整体体育锻炼活动量低、中、高3个等级占比分别为44.2%、43.4%,12.4%;2)新市民老年人与老市民老年人之间体育锻炼活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3)倾向因素、使能因素、需求因素、社区因素4个维度对城市老年人体育锻炼活动量水平都有影响:性别、家庭支持、健身指导对新市民老年人影响更大,而文化程度、个人收入、慢性病、场地器材、体医结合、孤独感、运动兴趣成为影响城市老年人体育锻炼活动量水平的共同因素。建议:1)构建立体化体育锻炼意识培养路径,提升新市民老人体育锻炼价值认知水平;2)畅通体育参与渠道,促进新市民老年人城市主人的身份认同,加快新市民老年人积极融入城市群众体育之中;3)纾困社区体育资源不足,破解城市老年人锻炼难题。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义乌小商品城287名民营企业家为例,以体力活动阶段量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短卷)为评估工具,探讨民营企业家体力活动阶段分布特征,体力活动量及阶段分布与体力活动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家阶段分布特征明显,体力活动量较低,不同体力活动阶段的体力活动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义乌小商品城287名民营企业家为例,以体力活动阶段量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短卷)为评估工具,探讨民营企业家体力活动阶段分布特征,体力活动量及阶段分布与体力活动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家阶段分布特征明显,体力活动量较低,不同体力活动阶段的体力活动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体质的下降却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唯安全是重、沉重的课业负担、学生活动量下降,都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学生体质下降已经引起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教师更应正视这个现实问题.为此,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努力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热爱运动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钓鱼》2007,(24)
北方的深秋,"一场秋雨一场寒,几场秋雨即穿棉"。由于气温水温相继下降,鱼儿的活动量也大不如从前。但从深秋到初冬结冰之前这段时间里,只要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课外体育活动与1~3年级儿童视力指标及眼部生物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1~3年级(6~9岁)252名学生进行裸眼远视力、动态视力、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以及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测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年龄、视力、眼部生物特征参数和课外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 1~3年级儿童总体近视率为43.6%,各年级儿童裸眼远视力、角膜屈光力随年级增长而降低,眼轴、前房深度及课外体育活动量随年级增长而增加。儿童裸眼远视力与动态视力呈正相关(r=0.356,P<0.01),与眼轴、前房深度呈负相关(r=-0.380,r=-0.249,P<0.01)。眼轴与角膜屈光力呈负相关(r=-0.622,P<0.01),与前房深度、课外体育活动量呈正相关(r=0.550,r=0.233,P<0.01)。各年级儿童裸眼远视力、眼轴、前房深度、课外体育活动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年级儿童按不同课外体育活动量进行划分,视力指标和眼部生物特征参数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课外体育活动量与小学1~3年级儿童眼轴呈正相关。随年级增长,课外体育活动量与眼轴长度均出现上升趋势。1~3年级儿童的裸眼远视力、眼轴、课外体育活动量具有显著性差异。课外体育活动不会过早消耗儿童远视储备。  相似文献   

9.
通过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和体育活动量评价表,对天津商学院150名研究生和40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旨在了解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人格特征、体育活动量情况、不同体育活动量群体在人格因素上的差异及研究生与本科生在人格和体育活动量上的差异。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生男生的主人格特征与本科男生相比,在6个因素上分别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和非常显著性差异,两项次人格特征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研究生女生的主人格特征与本科女生相比,在4个主因素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两项次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男女生在体育活动量上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研究生和本科生间没有显著性差异。(3)体育活动量的不同对男女生的人格特征有很大的影响,男生在3个主人格因素上存在着显著和非常显著性差异。在3项次人格因素上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女生在3项主人格特征和两项次人格特征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好消息     
环境激发活力调查发现:家离体育场馆较近的女孩,活动量要明显高于那些家附近没有体育设施的女孩。如果这些体育场馆中包含有田径场、网球场、游泳池和健身房,且离家不到1公里,那么女孩的活动量增加的幅度还会有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冬钓寻点在先,说白了就是找鱼在先。从季节因素考虑,冬季寒风瑟瑟,人体舒适度指数有所下降,有时气温较低时会感到缩手缩脚,鱼类也有类似之处。冬天气温较低,阳光弱,水温相对较低,鱼类活动量和范围都比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近年日本和中国大学生身体活动量的调查分析,探讨日、中国大学生在日常身体活动量方面的差别,对如何促进日、中大学生的身体活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社会学因素对厦门市成年人体力活动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部分社会学因素与厦门市居民(20岁以上)体力活动量之间的关系.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厦门市成年人进行调查,采用回归分析影响成年人体力活动量因素.研究发现,吸烟和体力活动总量有相关性(95%CI=154.456-670.823,p<0.01);一周参加锻炼的频率...  相似文献   

14.
“有效步数”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行走的总步数,有效步数对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量的动态监控,了解掌握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身体活动量,并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探索科学健身的运动处方效果。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快走运动干预3个月后,受试者每月的运动步数均有较大提高,运动量增大,总步数由实验前的每日8917步/日上升为每日14331步,增加5414步,其中有效步数从3640增加到4956步,增加了1316步。受试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因此,行走锻炼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和有效防治糖尿病的辅助疗法,本研究结果提示应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15.
田径训练是属于活动量较大的运动,训练时身体各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疲劳反应,机体能力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暂时下降阶段,所以训练后需要进行必要的保护措施,否则,不但影响机体恢复,而且还往往会诱发其它疾病,从而影响训练。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运动员和教练  相似文献   

16.
身体活动与青少年代谢综合征风险的“剂量-效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身体活动与健康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对于阐明减少疾病风险、增进健康所需要的最适身体活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的数学统计模型阐明客观性方法测量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量与青少年代谢综合征风险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选取2003—2004,2005—2006两次美国健康营养调查中12~17岁的青少年801名,其中男430名,女371名,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血糖、血脂以及膳食摄入情况等,并用Actigraph加速度计测定受试者连续7 d的体力活动水平,采用Fractional polynomial回归模型分析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与代谢综合征风险之间的关系,从而拟合出它们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结果青少年代谢综合征风险随着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的增加,曲线呈下降趋势。每天15 min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比是每天1 min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的0.68,而每天30 min、45 min和60 min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对应的危险比分别为0.45、0.34和0.23。结论中高强度身体活动量与青少年代谢综合征风险之间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体育锻炼及健康现状为研究目的,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量和心理应对方式及体质健康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中等职业技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量、心理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差异,且男同学的体育活动量大于女生,女同学更倾向于采用"幻想"、"求助"的应付方式;不同体育锻炼量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中等体育锻炼量有助于身体健康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人年龄大了之后,胃肠功能有所减弱,胃肠蠕动也不像年轻时那样快,因此消化和吸收能力多少都会出现一些下降.再加上中老年人日常的活动量也没有从前那么多,如果一次性进食过多的话,有可能会给胃肠带来很大的负担,引起消化系统的各种不良反应,所以很多人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一日三餐的进食量.  相似文献   

19.
杜逸 《新体育》2023,(16):106-109
探讨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育活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量表、体育锻炼量表对小学生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不论是在性别方面,还是在年级方面,都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大多数小学生体育锻炼量处于小活动量,男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明显大于女生;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与活动强度、活动时间和活动频率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越高,就越喜欢参加体育运动,体育活动量就越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学校基础理论教学的加强,目前,我国大专院校学生学习任务十分繁重,普遍存在着每日学习时间长,活动量过少,学生健康水平不佳,体质下降的情况,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对此,教育部门及有关方面虽然一再强调增强学生的体质问题,但缺乏有效措施和具体办法。因此,大学体育面临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