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勾践十年磨一剑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了报复越国的杀父之仇,遂兴兵伐越。梅山一战,吴军大获全胜,越国几乎是全军覆没。面临着国破家亡的绝境,越王勾践与大臣文种、范蠡经过一番谋划之后,决定亲自携了妻子到吴国为人质,臣事夫差。夫差不顾大臣伍子胥的反对,接受了勾践的请求,就在死于越国之手的先父阖闾的墓旁,建了一所简陋的石头房子,将勾践夫妇贬居其中,并命他们去掉衣冠,蓬头垢面,衣着奴隶的服装,替他养马。每当夫差出游之时,勾践还得执着马鞭步行在一旁服侍。吴国百姓对他指指点点地议论道:“这个人便是原来的越国之君呵!”勾践只有忍…  相似文献   

2.
卧薪尝胆     
唐天 《学语文(初中版)》2005,(10):F0002-F0002
吴王夫差为父报仇讨伐越国,越王勾践兵败投降,用美女、财宝贿赂吴王宠臣才得以回国。后来勾践“卧薪尝胆”,经过十年奋斗,十年教训,从而打败了吴国,夫差因而自杀,越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相似文献   

3.
趁火打劫     
春秋末年,吴国和越国相互争霸。越王勾践打了败仗,做了吴国的俘虏。勾践在心里暗暗立下了报仇的誓言,表面上却对吴王夫差百依百顺,俯首帖耳。几年过去了,吴王夫差以为勾践胸无大志,真心归顺了自己,就不听忠臣的劝说,放虎归山,让勾践回到了越国。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另一大夫离开国都,到了吴国。吴王夫差派他们住在石屋里喂马,做杂役。勾践喂了三年马,小心谨慎,逆来顺承,夫差每次坐车出门,勾践给  相似文献   

5.
周敬王时代(公元前519~前475),吴、越两国已经结成冤家打了多年。越国国君允常死后,儿子勾践继立为越王,战事仍未结束。吴王阖庐趁允常刚死,再次兴兵攻打越国。勾践用计在携李(今浙江嘉兴附近)大败吴兵,射伤了吴王阖庐。阖庐临死对他儿子夫差说:“千万引忘了复仇!”吴王夫差在国内练兵三年,准备攻击越国。勾践不听大臣范蠡的劝说,向吴国发起了主动进攻。结果,在深入到吴国夫椒(今江苏吴县)时,受到吴国毁灭性的围  相似文献   

6.
卧薪尝胆     
十一 《红领巾》2010,(3):48-49
公元前494年,越国与吴国作战,越国大败。 大臣文种对越王勾践说:“我们还是求和吧。吴王夫差宠幸的大臣伯嚭,是个贪婪的人,我们可以收买他,让他说服昊王。”于是,  相似文献   

7.
气氛很紧张,似乎空气也凝固在这二人之间,勾践与夫差对视着,眼中迸出仇恨的火花。终于,勾践打破了沉默:“夫差,出牌吧!”夫差有些胆怯,声音都在颤抖“勾践,还是你先吧!”勾践道:“承让!”随后双眼一闭,心中暗暗祈祷“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如来佛祖,保佑我这张牌必是‘王’,否则呀,这整个越国就  相似文献   

8.
鱼腥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的家乡,鱼腥草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折耳根。关手鱼腥草名字的来源,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啊。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夫差的俘虏,勾践忍辱负重假意百般讨好夫差,方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传说勾践回国的第一年,越国碰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无粮可吃。为了和国人共渡难关,  相似文献   

9.
鱼腥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的家乡,鱼腥草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折耳根.关于鱼腥草名字的来源,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啊.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夫差的俘虏,勾践忍辱负重假意百般讨好夫差,方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传说勾践回售的第一年,越国碰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无粮可吃.为了和国人共渡难关,勾践亲自翻山越岭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在三次亲口尝野菜中毒后,勾践终于发现了一种可以食用的野菜.并且这种野菜生长能力特别强,总是割了又长,生生不息.于是,越国上下竟然靠着这小小的野菜渡过了难关.而当时挽救越国民众的那种野菜,因为有鱼腥味,便被勾践命名为鱼腥草.  相似文献   

10.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将勾践关押于会稽山中!后来……勾践,吴王赦免了你,你可以回国了。哟,主公,您干嘛常常睡在柴草堆上?还把一个动物的苦胆挂在座位旁?他呀,每逢吃饭便会尝尝苦胆的滋味。是的,为了东山再起,我必须时刻磨砺自己。勾践,你忘了在会稽受到的耻辱了吗?!就这样,勾践亲自耕种庄稼,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他还礼待贤人,与百姓同甘共苦。经过了20年的休养生息和养精蓄锐,越国终于重新强盛起来了。最终越国彻底打败了吴国。卧薪尝胆:比喻不忘旧日的苦难和教训,发愤图强。卧薪尝胆@张帆 @亦琦~~…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语文》2001,(10):49-51
1.西施亡吴之谜 金性尧 吴王夫差是一个亡国之君,却不同于一般昏君,恰恰是个霸才。他的最显著的弱点是剐愎自用,轻敌拒谏。吴越是世仇,都想问鼎中原。越王勾践恰好是个阴谋家。《国语&;#183;越语》记勾践曾对范蠡说:“今吴王淫于乐而忘其百姓,乱民功,逆天时”云云,这是从敌人方面说的坏话;从《国语&;#183;吴语》及《史记》看,看不出他怎样沉湎于酒色。吴强越弱时,越国遣大夫文种求和,伍子胥坚决反对,越人便以美女八人献与太宰豁,太宰豁向夫差说了好话,夫差就答应了越国,接受美女的是太宰豁。  相似文献   

12.
熬鹰的启示     
我对三个历史人物万分敬佩,一个是春秋吴越争霸时的范蠡。他倾尽全力帮助越国国君勾践打败吴国国君夫差,成就了霸业。但他在功成名就之时,却悄然全身而退,隐居江湖,成了一代巨贾。  相似文献   

13.
新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 14篇《勾践灭吴》中有几处翻译 ,笔者感到有出入。现列举出来 ,与大家商榷。第一处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这个句子之前的内容是 :“越人饰美女八人 ,纳之太宰喜否 ,曰 :‘于苟赦越国之罪 ,又有美女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喜否谏曰 :‘喜否闻古之伐国者 ,服之而已 ,今已服矣 ,又何求焉 ?’”夫差听信太宰喜否的进谏 ,最终“与之成而去之”。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教学参考书上这样翻译 :“吴王夫差就与越国订立了盟约 ,让文种离开了。”我认为这样翻译不妥 ,查阅资料《古文鉴赏辞典》 ,上…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勾践栖会稽》末段:“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注解为:“意思是,我同你仍然算是两国的国君”,似有欠妥之外。既然勾践将要把吴王夫差送到甬句东(越国边境),说明吴势在必灭,  相似文献   

15.
书法观典     
<正>【作品概况】《越王勾践剑铭》是刻在越王勾践剑上的铭文,内容为"越王鸠浅自作用剑"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的越国青铜器。公元前494年,吴国与越国大战,越国大败,在献上美女西施后,越国国王勾践成了吴王夫差的马夫。20年后,勾践回到越国,东山再起,用了9年时间灭了吴国,并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名霸主。"卧薪尝胆"的成语由此而来。"鸠浅"就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名字,此剑就是这位春秋霸主的王者之剑。1965年  相似文献   

16.
卧薪尝胆     
春秋时,吴越两国交战,最后越国被打败了,越王勾践只得投降,并且到吴国去给吴王看坟墓和养马,这样一干就是八年。八年后,勾践终于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  相似文献   

17.
《勾践灭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国语》。背景为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只剩下五千人。  相似文献   

18.
越王勾践是于越历史上的一位雄才大略的领袖。春秋晚期 ,在他的领导下 ,地处东南沿海地区的几乎被吴所灭的小诸侯国———越国 ,经“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的努力。逐渐强大起来 ,加入了争霸的行列 ,勾践也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那么为什么春秋晚期越国能够最终战胜比他强大的吴国 ,并且能够争霸中原呢 ?笔者认为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越王勾践的人才政策。本文试就越王勾践的用人之道 ,谈些粗浅的看法。一越王勾践一开始并不注重人才的使用 ,且孤行己见 ,鲁莽行事 ,好大喜功 ,信谗谀而远士 ,“不能使臣” ,①因此“贤士不为用…  相似文献   

19.
清华简《越公其事》作为吴越争霸故事流传过程中新发现的重要文本,与传世文献存在较明显的区别:吴王夫差主动接受越王勾践的议和请求;削弱伍子胥的忠臣形象;强化勾践积累实力隐忍复仇的准备过程等。这些情节修改前后关联紧密,能够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意义阐释体系。这一全新的叙事意义从属于明确的叙事目的:从越国的角度出发,在吴越争霸故事中塑造越国及勾践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20.
卧薪尝胆     
勾践回到了越国①,大臣们一见,又是高兴又是伤心。勾践对他们说:“我是个国破家亡的奴才,要不是大伙儿这么尽心尽意地出力,我哪儿能有回国的一天?”范蠡(lǐ)说:“这是大王的洪福,哪儿能算是我们的功劳呢?但愿大王从今往后,时时刻刻记住在坟头石屋里的苦楚,这样,越国才能出头,我们的仇准能报的。这是我们做臣下的和全越国人的愿望!”勾践说:“我决不叫你们失望!”他就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兵马,自己很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想办法救济穷苦的老百姓。这么一来,全国的人个个欢喜,恨不得把自己的能耐全都拿出来,好叫这受欺压的弱国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