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放地狱     
“现在,太空旅行早就司空见惯,”道林有板有眼地说,“可在此之前,俄国人通常把罪犯流放到西伯利亚,法国人把罪犯流放到魔岛,英国人则把他们流放到澳大利亚。”他仔细地观察着棋盘,手中拿着的“相”在落子之前略微犹豫了一下。棋盘对面坐着的是帕金森。他心不在焉地打量着棋子的  相似文献   

2.
奇云 《发明与革新》1992,(10):19-21
太空科学家设想的“太空太阳能发电站”,是一颗大小象美国曼克顿岛的人造卫星。该卫星收集太阳能,并把能量发射到纽约州北部的接收天线场,供应整个纽约州所需的电力.  相似文献   

3.
太空农场     
<正>人类从掌握了空间技术开始就拥有一个梦想,在长期飞行的空间站和太空城中建立“太空农场”,在月球和火星居住地建立室内的“宇宙农业基地”。现在,“太空农场”的梦想要实现了。一个名为“Veggie”的装置被送入国际空间站,航天员利用这个装置将进行一系列“太空农场”的雏形实验,生产出可食用的蔬菜。  相似文献   

4.
一块笑     
《知识窗》2013,(19):33-33
如果李白活到现在 一天,老师问学生:“如果诗人李白活到现在,会有什么贡献?”学生:“老师,说危害行不行?”老师:“危害?你说给我听听。”学生:“我们背诵古诗的量会增加!”全班惊呆……  相似文献   

5.
中国空间站“天宫”又迎来了新访客!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送入太空。新“太空出差三人组”正式开启太空之旅。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业月刊》2014,(11):23-23
2014年10月13日上午8点30分,本刊记者给公司负责人赵总打去电话。,因为是周一,所以在电话中,赵总告诉记者,现在有些忙,正在给公司员工开会呢!随后,记青又与赵总重新约定了采访时间10:00记者再次披通了赵总的电话,赵总对记音说:“现在公司总部很忙,所以每周都要给员工开会,叮嘱他们各项各种事宜。”记者说:“现在可是投资选项的旺季啊!怎么样,又成交新客户了吗?”赵总笑着说:“何止成交新客户,咱们还将要把瑞普太阳能产品卖到国外了呢!”记者说:“怎么回事啊?跟我详细说一说.”  相似文献   

7.
袁野 《今日科苑》2017,(4):15-26
“我这一生有三个愿望:第一个愿望,就是自己设计的导弹可以发射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第二个愿望,就是可以把外国的卫星送入太空中任伺一条轨道;第三个愿望,就是把中国人送上太空!”说这话的人是中国航天领域知名的火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  相似文献   

8.
跳槽     
《知识窗》2010,(12):54-54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相似文献   

9.
从400年前问世到现在,望远镜的主要任务就是重新定义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它曾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亵渎神明”的科学仪器,但到今天,已然成为最不可或缺的科学研究观测工具之一。太空望远镜更是望远镜领域的“佼佼者”,比如大名鼎鼎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然而,它并不是科学家安插在太空的唯一“眼睛”。在之后的近20年时间里,有大量轨道观测平台加入哈勃太空望远镜行列,其中已经做出以及未来即将做出突出贡献的便有以下几部。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与文化》2007,(5):40-40
宇航员在太空的凌波微步让人羡慕不已,但是常人却可望而不可及。不过现在有办法了,只要你花上几千美元,乘坐失重飞机,在大西洋上空就能亲身体验太空遨游的感觉。2006年,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中学老师迈克·希基和其他38名老师乘坐一架经过特别改良的喷气式飞机在大西洋上空“跳水”(上下飞行),体验了“太空之旅”。  相似文献   

11.
地球一日     
《百科知识》2010,(9):68-69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当年为地球日活动设计的“地球之旗”,现已成为环保运动的象征。旗帜上那颗“蓝色弹珠”般的地球,是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在太空拍摄的。近40年过去了。现在的地球怎么样了?下面就是一组美国宇航局展示的各类航天器在执行太空任务时拍摄的地球图片。  相似文献   

12.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09,(23):24-25
人类寿命的延长是与抗生素的产生和疫苗的出现密不可分的,“牛痘”疫苗的出现,使人类的平均寿命从过去不足20岁增加到40岁;“青霉素”等抗菌素的研发,使人类平均寿命突破70岁大关。现在,人们又将目光转向太空,太空制药的发展,将为人类谋取更大的福利,尤其是太空疫苗的研发将拯救千千万万生命,使人类平均寿命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揭示宇宙的奥秘,到宇宙去生活,是人们长期以来的一个愿望。对此,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令人神往的设想,“宇宙岛”便是其一。地球悬于太空中,是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球体。特殊的优越条件,使几百万种生物能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科学家们正是以地球为蓝本,设计了一座“宇宙岛”。它是一个直径500米的空心巨球,球的内壁有住宅、树林、河流等。  相似文献   

14.
4243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  相似文献   

15.
《大众科技》2009,(4):4-4
据《新闻晚报》报道:为避免美、俄两国卫星相撞这类“太空交通事故”,我国已着手制定“十二五”空间碎片研究计划。近期,“十一五”空间碎片环境保护工程号家组组长张文祥指出,目前所能采取的最有效方案是减少碎片的产生。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赵金才教授说:“设计时,要把减少太空碎片这一点考虑进去。”  相似文献   

16.
2009年5月11日,美国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顺利发射升空,这次它担负着十分特别的任务:充当“太空医生”,为“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临危”前的手术。为了防止手术中出现意外,在“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的同时,另一架“奋进”号航天飞机也在发射架上整装待发,  相似文献   

17.
太空里出现了交通事故了!这是真的!那太空里有交通警察吗?这是玩笑话。一起令人关注的太空撞车事件的确发生了。“事故现场”就在南极上空885千米处。肇事的双方一个是在太空中默默运行了31年的美国火箭废弃物,一个是中国6年前发射的长征四号火箭残骸,碰撞时间在2005年1月17日。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肇事双方”(中美火箭残骸)碰撞瞬间的相对速度为每秒5.73千米,碰撞结果是:长征四号火箭残骸的近地点轨道下降了14千米,美国的火箭废弃物则被当场撞碎,一分为四。这是迄今通过轨道计算确认的第三起大碰撞事件。科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青年科技》2004,(7):32-33
3233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  相似文献   

19.
付钟 《知识窗》2013,(2):43-43
到现在.关于世界末日的种种预言、传说已被证实纯属无稽之谈!然而,如果我们因此就认为地球是绝对安全的.那也未必。因为.科学家们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算后发现.平均每隔十万年就会有一个体积庞大的小行星撞向地球。当人类进入21世纪后.一个新的“太空杀手”正在悄悄地向着地球飞来。它.就是直径为270米的小行星——阿波菲斯。  相似文献   

20.
谢天 《科学大众》2008,(11):6-11
2008年9月,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太空时装业也开始沸腾了。原本只有美国、俄罗斯两大品牌的"时装"在太空中争奇斗艳,现在又闯入一支新秀——中国牌。除此之外,美国科学家还将未来的宇航服送上了T型台。想一睹宇航服的风采?跟小诺一起去看太空"时装秀"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