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宏杰 《大众科技》2011,(12):69-72
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广西农户住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广西农户投资所占的比例较高。通过实证分析可知,影响广西农户住房投资的因素主要包括农民收入、农户存款余额、农户现有住房价值等。  相似文献   

2.
根据最新的汽车车险费率调查,在截止2003年1月1日以前,我国机动车辆的保险条款以及收费的费率都是由政府的相关主管部门来统一制定规划的。各个保险企业都严格按照政府的相关规定来具体执行。但是长此以往,这样的管理方式带来的弊端也日益明显。实际上,实现车险费率的市场化不仅有利于保险市场的有序、健康化发展还可以促进保险市场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因而本文针对于此,对车险费率的市场化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西藏自治区1978年至2013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西藏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西藏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选取了西藏企业缴纳税收额作为企业发展指标、选取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作为金融发展指标、选取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人均GDP作为影响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指标。应用SAS9.1对相关指标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建立了VECM模型,检验了各指标之间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分析得出,西藏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长与中小微企业纳税额度之间存在稳定的VECM关系,但是西藏金融业发展对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并不明显;而企业发展受到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4.
利率是金融产品的价格,是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杠杆。中国人民银行于2004年10月29日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通过从利率上调的时机、幅度、形式三方面分析,得出结论:此次上调利率是及时、稳妥、积极的。为形成一个以央行基准利率为主导,竞争有序的市场利率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自1996年1月建立起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开始,目前已走过从国债招标发行、二级市场上的国债交易、银行间的国债回购、外币存贷款利率逐步放开到一定范围的贷款利率放开、存款利率有限浮动试点的较为漫长过程,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领域的对外开  相似文献   

6.
选取2008年的31个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TZ),总人口数量(RK),总保费收入(BF),保险深度(BS),保险密度(BM)等13个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将其综合为收入水平指标,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开放水平指标三个指标,这三个指标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保险业发展水平,并以上面三个指标构建了保险业综合发展指标。  相似文献   

7.
我国实际利率与储蓄、投资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1995—2009年第1季度的季度数据对我国实际利率与储蓄、投资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但进一步对变量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不是所有的变量都是平稳的,为了避免"虚假回归",未直接采用传统的线性回归进行研究,而使用了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结果表明:实际存款利率对储蓄增长率的影响是显著为负的,储蓄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的相关关系为正,实际贷款利率与投资增长率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进一步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华夏星火》2004,(12):26-26
上海证券报与国家信息中心联合发布《2005中国经济十大预测报告》。报告预计,考虑到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经济景气的持续性,明年GDP将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回落至17%左右、登记失业率为4.3%、CPI在4%左右,物价水平呈平稳态势。  相似文献   

9.
梁丽娟 《科技风》2013,(21):239+243
本文利用199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确定CPI波动与GDP增长指数、M2增长率、美元外汇储备、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证实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是推动CPI波动的显著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劳青 《大众科技》2012,14(3):257-260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的核心问题。文章以1979年至2009年广西GDP与CPI年度数据资料为观测序列,考察广西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长期均衡关系,并运用协整检验实证方法对两者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寻求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尝试性地以金融相关比率为产出变量,以金融从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贷款余额为投入变量,运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了中国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了市场化对其的影响作用.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1997-2011年间,中国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出下降的态势,并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市场化在2002-2006年间并没有促进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反而呈现出与之负相关的关系;在其它时期,市场化的发展明显地促进了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技术效率是市场化发展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2015年重庆市银行业金融贷款余额超2.3万亿,银行贷款和GDP比例1.8:1,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是2010年的2.6倍。按功能区划分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银行业贷款余额1381亿元,存贷占比47.5%,不到全市平均水平的50%,银行贷款和GDP比例只有0.6:1,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3。从数据指标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无论是GDP总量、银行存、贷款余额与重庆市总体指标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出现,既有自然地理区位差异,也有产业布局分工形成的现实客观差异。笔者利用区域内经济金融相关指标,分析金融贷款偏低的成因及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加大对农业保险支持力度补贴扩至全国中国财政部决定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保险支持力度,现有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险种的补贴区域今年起将扩大至全国。财政部日前表示,自2012年起,在现行政策基础上,将增加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扩大保费补贴区域、支持提高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美两国1982—2014年宏观经济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广义脉冲响应等方法分析中美财政赤字对经常项目影响的存在性差异和差异背后不同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财政赤字通过利率汇率传导机制对经常项目收支产生负向影响,而中国的财政赤字在凯恩斯乘数的作用下通过储蓄投资缺口传导机制对经常项目产生正向影响。在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中国应严格控制好财政赤字规模,合理安排金融市场化改革次序,警惕利率、汇率市场化引起类似美国的"双赤字"现象,防范国内外经济失衡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金融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中的金融资源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保费收入、证券市场筹资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并选择了同为发达省份的浙江、广东、江苏作为参照,对他们金融资源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以线性回归的方法,对金融资源对宏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丰富的金融资源和完善的金融资源结构能够促进地区宏观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16.
20年来我国 GDP年均增长率达到 9.8%,绝对额由 1 978年的 362 4亿元飞跃至 1 997年的 74772亿元。经济政策与居民最终消费的紧密结合 ,使经济实现了高速健康的增长。短短的 2 0年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 ,由此而出现了结构性生产过剩 ,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1 999年上半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持续下降 ,在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几次下调的情况下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进一步增加 ,银行存贷差不断扩大 ,受全球性生产过剩价格下跌的影响 ,我国外贸出口形势严峻 ,进口大幅度的增长 ,国内市场面…  相似文献   

17.
采用近18年的GDP、物流固定资产投资、物流总产值和产业结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四个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GDP、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和物流总产值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GDP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弹性成波动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银行保险合作中的文化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银行保险快速发展中的隐忧银行保险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却在2000年后的不到十年间,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2000年全国银行保险保费收入大约是10亿,不到全国寿险保费收入的1%,仅有0.6%,但2010年国内银行渠道保费  相似文献   

19.
董慧君  宋吟秋  吕萍 《科研管理》2015,36(8):136-143
本文根据误差修正模型,运用1992-2012年的年度数据估计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发现M1、M2的实际余额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通货膨胀率、实际GDP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但是,短期中,M1、M2的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不强。并且,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货币需求函数的不稳定性可能会增强,所以短期货币增长率无法准确由短期货币需求模型估算,我们应该适时调整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提高货币政策效果,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收集有关智能型服务业发展的产业背景、信息固定资产投资额、各类型智能型服务业收入、移动互联网接入使用情况等数据,全面描述我国智能型服务业发展概况。借助工具变量进行回归发现,早期智能型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靠信息基础设施投资的拉动,而近些年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改善促成的。从地域上看,各地的信息通讯设施投资确实为当地智能型服务业的发展搭建了基础平台,东部地区智能型服务业的发展更多由市场力量的推动,而中西部地区却主要依赖政府扶持的发展;另外GDP增长率水平、人口基数、经济结构、制度因素和信贷支持也是促进智能型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