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语助词”是传统的语法概念,形成于对先秦经传注释的语法研究中,并为古今学广为使用。然而,“语助词”这一提法似欠准确,其原因有二:一是“语助词”概念是传统“辞”、“语助”、“语辞”等语法概念误解的产物;二是“语助”不是词,故不能称为“语助词”,而应该将其称之为语言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语音符号。  相似文献   

2.
以下这道冲浪题,摘自1998年12月的《小学生语文学习》。题目要求是:填写同(近)义词,使之组成成语。1.背井2.三心3.狐朋4.瓜田5.街谈6.谨小7.怨天8.金科1998年武汉市外语学校有道入学试题,也要求在空格处填写成语中某个字的同(近)义词,使成语完整。1.高远瞩2.调兵将3.南北调4.不屈不1995年南京市外语学校有道入学试题,同样也要求填写同(近)义词,组成成语。1.身骨2.风雨3.辛苦4.敲击5.廉耻6.陋简这些由同(近)义词构成的成语,除少量是一个成语中只有一对同(近)义词(如三…  相似文献   

3.
在汉语中,常常遇到由“风、雨、云、雾”等词构成的成语。譬如:“风声鹤唳”、“烟消云散”、“未雨绸缪”以及“如堕五里雾中”等等成语即属此类。英语表达这些概念的词汇也有丰富的习语或谚语。如果使用得贴切,颇有妙笔生花之感。本拟将常见的这类习语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1995年南京市外国语学校有道入学试题是:在横线上填入反义词,组成成语。1.备患2.曲工3.生死4.因得5.阳阴6.逢化《小学生语文学习》第152期上也有道题,要求填写反义词,组成成语。1.入死2.心非3.浅出4.手低5.阴违6.就轻7.无终8.地北反义词在构词领域里有着重要作用。许多合成词是利用反义词构成的,如:买卖动静东西早晚深浅始终……由反义词构成的成语,数量同样相当可观,如:九死一生一张一弛居安思危大公无私大巧若拙大同小异上行下效山高水低飞短流长内忧外患以屈求伸去伪存真左邻右舍行易知难冷…  相似文献   

5.
现代成语学更为积极的过程之一是新词化过程,即产生新的成语单位。对此进行研究,可以尝试把偶然出现的和个人创造的用法与新词区分开,划分出新成语单位构成法:非术语化、援引、隐喻化。  相似文献   

6.
英语成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构成的词组,其结构是固定的,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改动,其意义是特殊的。并且绝大多数由基本词汇构成,分为词组型成语、子句型成语和句成语三类。  相似文献   

7.
原语同仿语反义的成语叫做反仿成语。可分为两类:一类由语素换用构成,一类由语素变序构成。反仿成语在修辞上具有明显的对比作用。不少成语存在反仿成分,这是客观世界存在相反相对事物在词汇上的反映。反仿成分的固化程度高,定型的已有相当时日的常用反仿成分不应拒之“典”外。运用仿拟辞格创制新词的方法可称仿拟造词法。  相似文献   

8.
在新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中有一篇文言文《促织》,篇幅较长,怎样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文言实词,从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情节、环境、人物的分析上?我尝试借助成语来学习文言实词。这一方面有助于文言文的学习,另一方面有助于成语的掌握,从而有效地提高个人语文素质。可谓一箭双雕。现以《促织》为例,用成语印证文言实词:1.·宫中尚促织之戏·礼尚往来尚:推崇、讲求。2.·居为奇货·囤积居奇居:储存。3.·假此科敛丁口·狐假虎威不假思索假:凭借。4.·辄倾数家之产·倾家荡产倾:倾尽。5.·百计营谋不能脱·营私舞弊…  相似文献   

9.
日语助词间的对立和同一是现代日语的基本属性。为了提高对日语助词内在联系和逻辑发展的认识,反映和揭示日语助词中的一些普遍规律,我们对日语助词的对立和同一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日语助词之间或助词本身充满着对立和同一.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一、从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经验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二、通过诵读,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三、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学习或工作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课前准备:让学生回忆课内外学过并且大致知道意思的成语。教学过程:一、成语引路,温故孕新。1.成语接龙。根据班级实际,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成语接龙比赛,以说出成语多者为胜。2.成语释义。从学生所说的成语中,选出最能体现白话与文言的区别、又便于学生解释的某个成语,让学生说出字面意思。比如…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以成语著称。举凡经史典籍、诗词美文、通俗文学、谚语、歇后语,无一不是中国成语的泉源。不管书面语还是口头语,典雅也好通俗也罢,成语总是少不得的。因为说话作文如果不用成语,就好比没放调味品的菜肴,败人口味。成语以简洁好记的语言,熟悉生动的比喻,世代流传,深入人心。有的成语甚至还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人生指南,颇能代表中国人的共同经验和价值观。然而,在感叹中国成语之丰富的同时,我也常常惊叹于它丰富的矛盾性。在这些“民族智慧的结晶”中,不乏意思相悖的教诲。有时,在同一个主题上,互相矛盾的成语竟然并行不悖。以生死为例…  相似文献   

12.
结构的稳定性是汉语成语的一个基本特征,但是稳定之中也有变异,从而形成了成语的异体现象,出现了异体成语。成语变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由群众口头创作而来的成语,由于“口音”之故。一个成语往往有几种“相貌”;(2)由于行文中平仄、对仗的需要,调整词序也会造成成语异体;(3)正反对照形成的异体成语;(4)为了改变感情色彩的需要而形成的异体成语;(5)有意活用,创造异体;(6)将错就错,制造异体;(7)习惯选择与避讳选择形成异体成语。成语变异的主要方法也就是异体成语产生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换序;二是换字。在我国的汉语典籍中,异体成语大量存在,对异体成语加以研究和整理也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语助词”是传统的语法概念,形成于对先秦经传注释的语法研究中,并为古今学者广为使用。然而,“语助词”这一提法似欠准确,其原因有二:一是“语助词”概念是传统“辞”、“语助”、“语辞”等语法概念误解的产物;二是“语助” 不是词,故不能称为“语助词”,而应该将其称之为语言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语音符号。  相似文献   

14.
一、补写成语例:补写成语的后半部分。前事不忘,只可意会,(天门市2001年中考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完整掌握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是四字短语,但也有少数是由两个短语组成,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对这种成语学生要能够完整地记住它的上、下两部分。此题的答案分别是:后事之师;不可言传。二、考查出处及作者例:下列成语的出处及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水落石出———《醉翁亭记》———欧阳修B.作奸犯科———《出师表》———诸葛亮C.心旷神怡———《岳阳楼记》———范仲淹D.一鼓作气———《曹刿论战》———司…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成语数量惊人,现收成语词条最多的《中国成语大词典》共收一万八千条之多。众多的成语是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逐步锤炼、不断积累形成的。它们以各个源头泊泪涌出,百川灌河似的汇为一片汪洋大海,表现出不同层次的文化积淀。就时代论,其基本成份是古代的产物,也有一些为现代新生,形成了古今交汇:就文体论,其大多数是文人墨客的书面作品,也有些是历代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形成了书面语与口语的结合,文与白的结合;就疆域论,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产物,也含有少量域外浪来品,中西合壁,交相辉映;就宗教论,主流是反映儒…  相似文献   

16.
描述上古之人的吃喝,常用成语“茹毛饮血”。有一成语词典解释说:“古人猎到禽兽,连毛带皮地生吃其肉,吮饮其血。”这就不禁想到看电视“动物世界”中狮虎捕食猎物的场景。而我们的“古人”连兽毛都吃,以血止渴,莫非比野兽还要“原始”?这个成语源于《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孔颖达疏曰:“虽食鸟兽之肉,若不能饱者,则茹食其毛,以助饱也。”这里说明初民还是“毛”、肉分而食之的。其实“若不能饱”,再去捕猎是了,何至于啮食羽毛、兽毛?因此这里所谓之“毛”,究竟何所指,值得考…  相似文献   

17.
智慧万花筒     
成语巧填空近年的初中各类语文考试中,背诵古诗词和格言警句都是占分值较高的必考题,成语也是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为了提高大家的语言概括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的古典诗词、格言、成语知识,达到成竹在胸,临战不慌的境界,我们特开辟了本栏目。如果你现在准备好了,就请加入我们的行列吧。编者按我们祖国的成语博大精深,无所不包。其中有的以动物名打头,有的以数字打头,有的以姓氏开头,有的以方位开头。下面分别列出几组成语,要求把每个成语的第一个字填出来:一、以动物名开头的:年马月过拔毛死谁手蝎心…  相似文献   

18.
汉语成语四字格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的语言实践中,成语的出现率相当高,而且绝大多数成语都是四字格的,这种语言现象并非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原因,同时也有着汉语自身的原因。本文拟对汉语成语四字格的有关问题略述管见。一、汉语成语四字格之成因首先,从汉语语法上讲,四字成语内部可组成多种多样的结构关系。古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绝对优势,众多的成语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因此有一大部分四字成语的四个音节都是单音词.换言之,也就是成语的四个音节基本相当于四个意义单位.就汉语语法讲,四个意义单位可以组合成多种结构关系,这种多…  相似文献   

19.
成语是人们使用频率较高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词语。它具有定型性、简洁整齐性、习用性、整体性等特点。成语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在新闻语体中,因随意增减成语的构成成分,褒贬不分,因同音字、形近字,不理解成语的意义,搭配不当等原因,常出现误用成语的现象。要用好成语,必须了解成语的特点,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遵循规范,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成语大决战     
活动目的:1.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丰富词语的积累。2.促进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活动准备:1.依照人数多少,把学生分为5人一小组,优中差生适当搭配。每小组自备纸笔。2.题卡若干块,纸阄若干。3.金、银、铜牌各若干块(基本为每种5块),秒表1块。活动时间:一课时活动过程:一、导语引入1.教师适当陈述成语的悠久历史,成语的丰富内涵,鼓励学生多学成语,在此基础上揭题,板书“成语大决战”。2.三呼“我能行,我会赢”,调动积极性,培养自信心。二、活动内容(一)“慧眼识错”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