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形态调查表明,我国城市居民阅读报纸的过程中,最感兴趣的是新闻。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读者都将以报纸所能提供的有效信息量衡量报纸的优势,都期待着手中的报纸能为他们快捷地接受信息提供方便。高校校报有着特殊的读者群,他们较高的文化、技术素质对校报更是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稳定住这个  相似文献   

2.
张勤 《新闻知识》2005,(1):58-60
笔在市报工作多年,调到高校校报工作后,对高校校报的现状深感忧虑。一张校报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学识水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各个学校都在搞教育改革教育创新,都在与时俱进,可我们从许多校报上却看不到这唑变化。或说这些变化被淹没在山会海之中,你无法从那原始的沉闷的版面上感受到时代的脉搏,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报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卢国华 《青年记者》2007,(12):36-37
传媒在社会组织结构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高校校报作为高校主流传媒,除了要履行好构建和谐校园的职责外,必须要追求自身的和谐发展,也只有在解决好自身发展中的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够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同时,高校校报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好时机。2006年6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4.
王钧 《当代传播》2002,(3):37-39
作为无产阶级新闻报最初的萌芽,高校校报是中国党报群体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主流党报进行新一轮改革、走入资本运营阶段的时候,高校校报的前行却举步维艰。目前全国校报已于逾800多家。这些根植于高等院校的报纸,在面对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从实际出发,下大力气提升报纸质量、满足高校受众需求是当前开创中国高校校报工作新局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试就校报的历史、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等方面引出对校报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党委机关报,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读学校重大发展战略,反映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动态,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云燕  迟丹 《新闻世界》2010,(12):30-31
高校校报是校园中最重要的媒体,而且它的受众相比较其他媒体来说是特殊的。他们是政治素质、知识结构、文化水准、接受层次、欣赏品味都处于较高层次的知识分子,他们文化层次高,思维敏捷活跃,接受能力强,知识面广。这种高素质的阅读对象,对信息量需求更大,对新闻的规范要求更严,对报纸的传播作用期望更高。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报因其自身特点形成的局限,加之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受到社会其他媒体的强烈冲击。因此,高校校报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明确定位,拓展功能,在编辑策划以及报道的内容、形式、手段上改革创新。本文试就校报的历史、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等方面引出对校报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为高校校报,要适应形势,提升传播效力,需对校园文化环境、对师生、对校报质量、对校园文化品牌价值等进行重新审视,其根本在于以受众为本。本文分析了以受众为本的必要性,并从思维转换、内容结构优化、合力载体搭建、话语变革以及体制改革5个方面对高校校报提升传播效力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校校报改革发展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校校报的诞生分为三个时期:民国时期、共和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高校校报是随着中国高校的诞生,发展应运而生的。中国高校校报诞生最早的应该是《北京大学报》,1917年11月16日由蔡元培先生创办,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报刊之一。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一批知名老大学的校报都是大约在20年代前后随着高等院校的建立和发展而诞生。共和国建设时期,创立了许多高校如吉林大学、重庆师大、中国农大等,  相似文献   

10.
吴江 《新闻三昧》2000,(8):12-13
本期刊登的《中国高校校报的现状及思考》一文,是一名尚未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撰写的。其可取之处在于:全是作者时这一陌生题目辛苦调查后得出的成果。其开拓性、初创性,值得称道;同时文中提出了今后校报改革的三条思路,大胆、有据,显示了作者思考的独创性、敏锐性。这种创新思维是许多作者所缺乏的。亲自调查,提出独到见解是今后业务论文应提倡的方向。但愿这能成为提高文章质量的新开端。编者  相似文献   

11.
改革的背景及误区1.背景:被边缘化的现实从1895年天津北洋大学的《北洋大学校刊》创刊算起,中国高校校报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①1998年被纳入正式报纸的专门管理类别,2005教育部13号文件加强了校报的管理和指导。据2004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报受众心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庆梅 《青年记者》2006,(14):35-35
高校校报的读主要是高校的师生员工,对他们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有利于高校校报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强化校报的导向性、针对性和可读性,从而提高校报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目前全国高校校报总数已超过1000余家,约占全国报纸总数的三分之一。可见,高校校报的信息传播面和社会影响力不容小视。报纸虽说是新闻纸,但无论正刊如何发达,新闻如何被重视强化,专副刊的地位和作用也是难以取代的,是体现报纸特色和品位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4.
SWOT模型对高校校报经营管理的生存环境分析有助于高校校报形成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环境。本文基于SWOT分析了高校校报的优势、劣势、机会、风险,认为高校校报:具有行业优势,信息、资金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体制存在弊端、激励机制缺乏,办报理念陈旧、读者意识不强,经营能力品牌意识弱、市场化运作水平低;改革发展宏观、微观政策环境良好,可遵循新闻规律、提高可读性、打造精品,可加强队伍建设、重视校报网络化、优化资源配置,须改革管理体制、引入市场机制;直面相关媒体的威胁,面临受众的挑战,受采编队伍的牵制等。该分析有助于高校校报明晰优势,规避风险,抓住机会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报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社会其他报业的“热闹”相比,高校校报显得守成有余,创新不够。首先是时效性差,周期过长。以浙江省高校校报为例,时效性最强的是周报,其余大多为旬报,有的甚至是半月报。其次是分量重的新闻少,会议报道、领导讲话偏多,信息量少、内容缺乏新意。再次是队伍建设缺乏  相似文献   

16.
贺一红 《今传媒》2012,(6):102-103
校报新闻图片具有特殊的传播效果,校报编辑要在海量的图片中挑选出适合校报刊用的新闻图片是编辑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同时,这也是对校报编辑掌控新闻图片编排能力提出的挑战。校报编辑只有以认真细致的态度、科学缜密的思维、不断创新的意识,在新闻图片的选择和编排上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既遵循规律又勇于创新,才能充分发挥新闻图片的优势,使校报受到师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多种多样的传播媒介得到了快速发展,对高校校报的传播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而媒介存在的核心就是传播效果。因此,一定要重视高校校报的传播,才能保证高校校报的健康发展。在传播学进步的同时,更要重视传播的人、传播受众和媒介这三个群体的关系。校报要想获得健康发展,必须要关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白忠德 《今传媒》2010,(1):90-91
高校校报作为高等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部门的机关报,是高校中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校园媒体,担负着促进高校改革、建设、发展和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承担着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报在我国近现代新闻事业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抗日战争时期,高校校报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摧残,出现了办报机构不稳定、办报经费短缺、印刷困难等一系列不利情况.这种情况下,高校校报仍负重前行并有所发展,维持着我国高校新闻宣传事业的命脉,并在内容上呈现出来与时代相应的两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0.
王舜 《新闻知识》2012,(7):82-83
作为大众传播与组织传播相互渗透的产物,高校校报是高校组织内外部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高校校报的功能不局限于大众传播或组织传播的单一类型,而是显著地表现为两种传播类型的功能"交集",即组织内同化、塑造形象、解释与规定、教育与娱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