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孤东油田六区东南部注聚区由于注聚前存在注水倍数高,采出程度高,剩余油饱和度低等问题,在注聚2年半即将结束注聚时虽见到了一定的降水增油效果,但与方案设计有较大差距。为加快二元复合驱试验进度,在六区东南部注聚区延长注聚的同时实施转二元复合区驱扩大试验,见到了明显的降水增油趋势,比单一注聚更大幅度提高了采收率。  相似文献   

2.
孤东油田七区西Ng上54-61二元复合驱于2003年9月投入注聚,在注入过程中,加强了调整分析,提高了注聚效果。  相似文献   

3.
孙冰洁 《内江科技》2014,35(11):76-77
孤东油田自2003年9月实施二元先导试验以来,共投入9个二元驱项目,成为孤东油田上产增产的主阵地。通过对二元驱开发的管理可以看出二元驱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说前期井网不完善,注入质量需加强,层间矛盾大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二元项目的增油量,继而影响采收率,因此发现并认识影响二元驱开发效果的因素,并针对问题找出对策已成为二元驱开发过程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孤东油田七区西Ng5^4-6^1无碱体系的二元复合驱与同类油藏的聚合物驱在动态特征、见效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无碱体系的二元复合驱与单一聚合物驱在注入过程中的压力变化、驱油效果的异同点,从而深化了二元驱与聚合物驱油机理的认识。对今后二元驱与聚合物驱方案设计、动态分析及效果评价具有指导作用,并为二元驱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张莉  崔维春  姚友龙  陈佃秀 《内江科技》2004,25(3):78-78,76
本文通过精细油藏开发研究,从井网、不稳定注水模式及采油工艺等三个方面优化开采技术手段,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开发效果;并在提高零散油砂体的采油速度和水驱效果上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马文涛 《内江科技》2006,27(9):130-130
孤东油田七区西54-61单元属中高渗透、高饱和、中高粘度、河流相沉积的疏松砂岩亲水油藏,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但是通过精细研究计算发现仍有剩余油分布。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实施了完善井网、合理的调整产液及注水结构等挖潜措施,见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翠丽 《内江科技》2006,27(2):139-139
孤东油田六区东南部注聚合物一年多采,取得了较奸的增油效果。本文阐述了注聚实施和见效情况,分析了油井见效与不见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素梅 《内江科技》2006,27(2):138-138
本文根据七区中北部注聚区聚驱状态下油井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杨黎 《内江科技》2006,27(3):131-131
本文重点对聚合物驱油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聚合物驱一些好的管理做法进行初步总结,对下步孤东油田三次采油开发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孤东油田七区西北部上馆陶组属内陆河流相沉积的非均质多层砂岩亲水稠油油藏,油水粘度比大、非均质性严重,中低含水期含水上升快,水淹不均匀,因此特高含水期仍有大量剩余油分布,针对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形态,通过细分流动单元、简化层系、补孔扩射、优化注水压力、堵调结合、防砂扶井六项挖潜技术实施剩余油挖潜,改善油藏水驱效果提高采收率,在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孤东油田二区聚驱动态特征及其见效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燕 《内江科技》2008,29(2):128-128
孤东油田二区Ng4-5单元经过近三年的聚合物驱,目前已见到明显效果,综合含水下降5.8%,日油增加260t/d,累计增油13.2×10t。本文对注聚动态特征及影响见效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为下步提高该区整体注聚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  相似文献   

12.
孤东油田三区是孤东油田整装多层砂岩油藏的典型代表,单元自1985年8月投入开发,先后经历了注水、二元复合驱开发,2013年1月转入后续水驱。针对单元层间矛盾突出、储量控制和动用不均衡、常规手段调整效果差等问题,结合油藏特点,在剩余油研究的基础上,对单元实施了层系井网矢量重组,重建开发体系,取得显著效果,使整装老油田保持了较高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李俊 《内江科技》2008,29(1):116-116,157
针对孤东油田油藏条件,室内试验研究了复合驱油体系界面张力,通过助活性剂筛选、复配,确定了以胜利石油磺酸盐为主剂的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油体系配方,通过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增加水驱波及体积和洗油效率。该驱油体系在孤东油田七区西馆上5-6层进行先导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为特高含水期继续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41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孤东油田注水波及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5.
季敏  郭文学  刘斌 《内江科技》2013,34(1):145-146
针对埕东西区Ng331水驱开采后期高含水的现状,在室内研究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实施预交联体+聚合物的二元复合驱注入方案。为提高二元复合驱的注入效果,首先优化了注采井网,同时及时调整,提高注聚质量,运用配套工艺技术,扩大二元区见效规模,加强动态监测工作,加强矿场注入管理工作,目前区块内油压上升,阻力系数增大,含水下降,日油稳步上升,初步见到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孤东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和特高含水期产量递减开发阶段,剩余油的挖潜难度越来越大,对储层特征的再认识尤为必要。本文结合录井、测井等地质资料,开展孤东七区西Ng63+4单元地层、储层等常规地质特征研究,建立全区精细地质模型,为调整方案优化部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许爱军 《内江科技》2011,32(2):54-54
孤东油田地处滩海,自然环境差,因此在泉油生产过程中低压电力线路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低压电力线路管理工作不到位,不但会影响电能利用率和自身的安全有效运行,同时还会对高压输变电网带来直接影响,导致原油产量损失和生产系统不稳定。本文从问题分析、措施对策以及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说明,以对油田采油系统低压电力线路的管理和改造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邵保林 《内江科技》2011,32(9):135+137-135,137
孤东油田八区位于孤东油田南部,主要为正韵律的河流相沉积,油层非均质性严重,处于特高含水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常规注水挖潜困难。不稳定注水是提高水驱开发的一种重要有效手段,有必要研究不稳定注水相关增效机理。从实践出发分析水驱后期剩余油分布特征,提出了从井网、注采关联出发的不稳定注水适应性,提出了优先选择注采关联相对独立的井组、油层边部注采不完善的井组、层间差异大的井组实施不稳定注水,并进行了矿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孤东油田四区3-4单元,开发形势呈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低的特征。主要原因是出砂、油稠造成停产停注井增多,导致动态井网不完善、储量动用程度低。为改善效果,一方面配套运用新工艺提高油水井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补孔转注等手段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本文就单元开采特征及配套治理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应用效果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鲁召丽 《内江科技》2010,30(1):102-103
本文对孤东油田北部油气分布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本区受孤东断层和五号桩断层影响,发育多条北东向及近东西向雁列式断层向北东方向延伸到桩东凹陷,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通道。油气分布主要受构造、断层以及断层与储层的有机结合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