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路可逃     
午夜12点。我从茫茫题海中浮了上来,摇了摇发晕的脑袋,用力甩了甩酸痛的手指……好累啊!看了看眼前成堆的作业,瞄了瞄墙上还在不紧不慢工作的石英钟,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看来,今晚非要熬通宵不可了!身体的所有器官都想罢工,四肢硬硬地,眼睛涩涩地,鼻子酸酸地,嘴唇也干裂了。我迷迷糊糊地,伸手端过水杯,凑到嘴边,然后,重复那个重复了一万遍的动作:手向内倾,头往后仰……可是,我没有那被水滋润后清凉的感觉。向杯内看———已经没水了。我提起杯子,向饮水机走去,然后端着一杯凉凉的水返回。我举起杯子,正要喝,却发现身后的灯还亮着,也忘了是不是…  相似文献   

2.
追踪盗猎者     
  相似文献   

3.
无路可逃     
下了一夜雨,此时天色已经大亮,阿呆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夹杂着泥土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阿呆赶紧做了几个深呼吸。今天是星期六,阿呆准备去图书馆再借两本东野圭吾的侦探小说,上次借的《侦探伽利  相似文献   

4.
《当代学生》2011,(Z1):60-62
从拉萨到纳木错是遥远的。这种遥远,不是空间的距离,也不是时间的跨度,而是一种内心的状态。我最终还是没能摆脱游客的身份,借助交通工具前往,而不是如朝圣者那样,用身体接触大地,磕长头而行。他们的内心始终保持平缓的运作,不为人潮而动。交通工具,此时对通往一条圣洁之路,不但不能提供便利、快速功能,相反还增加人世苦役的长度。汽车在逶迤的公路盘曲而上,经过当雄,视线忽然从稀稀拉拉的小平房过渡到广袤的草场,偶尔迎来一群牦牛,牧民背着竹篓捡拾牛粪,晚上用来烧火取暖。  相似文献   

5.
题目:我依然____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⑤不少于600字。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⑦注意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相似文献   

6.
《无名的裘德》是托马斯·哈代所著最后一篇长篇小说,可与《德伯家的苔丝》并称姊妹篇。该书也是哈代最具争议性的小说,因其批判社会传统,导致出版后受到批评界强烈非议。也正因此,迫使哈代放弃了小说创作,转而写诗。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以悲怆的笔调描写女性,正是这种对女性的深切感悟,使他受到女性主义批评者长期的争议。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解读《无名的裘德》中苏这个人物形象,及其对父权制的反抗与妥协。  相似文献   

7.
冯骥才的创作历程与"文革"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文革"深深的影响了他,成为他的创作取材之地,他的精神资源。他近期的新作,非虚构文学作品《无路可逃》和《炼狱·天堂》,前者是对自我灵魂的诘问,后者则是艺术家的镜像对照。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冯骥才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终极追问,对艺术的至上追求,对灵魂、心灵的深度拷问,这也就是冯骥才先生"文革"情结的根本原因。我们探讨"文革"予冯骥才的"意义",可以为深入理解他和他的作品撕开一个口子,进一步探讨他作为一个作家,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文化守护者的思想脉络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8.
《河西学院学报》2019,(3):63-68
"文革",是一场中国人的集体梦魇。冯骥才先生的非虚构作品《一百个人的十年》和《无路可逃》,以口述史的方式对这场民族悲剧做了实录。前者由众多亲历者集体讲述民族的不幸,后者是冯先生的一部"文革"自述史,两部作品都用个体的命运见证了民族的史诗。在亲历者回忆的剧痛中为民族留存了记忆,也为启示未来记录了历史。尤其《无路可逃》一书,对身处绝境的人在劫难中负重前行的描写,生动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身上强烈的民族意识与使命感。在人物个体记忆转化为民族的集体记忆中,两部作品将人与社会,人与时代,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共同构建了一幅独特的历史镜像。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有小弟弟或者小妹妹,那就看看这本《彼得的椅子》吧,可能会有一些似曾相识的心情哦。  相似文献   

10.
小鸭子去买菜,摇摇摆摆走不快。“的咯,的咯”,小马跑来了。小马说:“小鸭子,我带你去吧。”“谢谢,谢谢!”小马背上小鸭子,“的咯,的咯”向前走。小乌龟背着很大一袋米,慢慢吞吞走不快。“的咯,的咯”,小马跑来了。小马说:“小乌龟,我带你去吧。”“谢谢,谢谢!”小马背上小乌龟,“的咯,的咯”向前走。  相似文献   

11.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古城西安以她的存在向世人诠释着这则名言的精辟。随便问起一个西安之外的人对西安的了解,可能都会说出一连串的名词:兵马俑,大雁塔;秦汉故都,大唐宫阙……这些使西安城享誉世界,成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可是,将这些荣耀的冠冕加在今人的头上,总会觉着一丝惶恐与不安,因为这些毕竟是萦绕在先人头上的光环。而在我的印象中,若将黄土高原上的长安城与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东部大都市相比,总觉得她的身上或多或少带着几分土气和一丝暮气。  相似文献   

12.
住宿生是典型高中生的标本,我对高中的印象也主要源于宿舍。我的宿舍实在“别致”,红校园里矗然一幢有如脏面包发霉的灰楼,初见本以为是校建仓库,后来却一记晴天霹雳——我得在这“仓库”里住上三年。  相似文献   

13.
杭州有位小学校长,名字叫王崧州。作为小学校长的王崧州,他并不被很多人所了解;但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王崧州却好生了得:在全国小学语文界,他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他领衔的“诗意语文”流派,把经常为人们所指责的语文课堂教学演绎得诗意盎然;他无论到哪里上课,总能刮起一股王氏旋风,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和无数老师的追捧。  相似文献   

14.
杨晓曦 《初中生》2008,(7):20-22
天空终于崩溃,在自己制造的阴霾里哭泣。我放开麦克风,将它随意丢弃在沙发上,没有人来继续唱或是换歌,大家都在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原声带在倾诉:“冰上的芭蕾,脑海中旋转……”  相似文献   

15.
论的的不休     
开栏语:纯洁现代中文,一直是余光中、冯骥才、季羡林等一批现代文化名人的萦心之念。他们作为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的中国文人,时刻关注着中国语言随时代发展逐步演化的每一个细节,不断给恶性西化的现代中文把脉开方。但这都绝对出于对祖国语言的挚爱,而非刻意吹毛求疵,他们无法忍受对中文的任何污染,哪怕来自大作家,哪怕只有一小点。长,自不可掩;短,亦不可护。这应该是每一个国人对待母语的一种态度。余光中先生说:“白话文所以噜苏而软弱,虚字太多是一大弊端;而用词最滥的虚字正是‘的’。一碰到形容词,就不假思索,交给‘的’去组织,正是流行的白话……”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反思,他写下了《论的的不休》一文。本期我们选了其中的片段。  相似文献   

16.
朋友就读于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在父亲的努力下,去了县城的中心小学,日子过的平平淡淡,倒也有滋有味。可是,朋友渐渐对那种平淡的生活失去了兴趣,他想过得更加激情,更加精彩,于是就在一个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的支援西部的活动中报了名,置亲朋好友的劝告于不顾,要求到西部支教。朋友被安置到甘肃西部的一个小山村里。第二天就正式讲课了,三、四、五年级在一起上课,讲得匆匆忙忙的,不久朋友就来信说,那里条件很苦,工作也累,似乎想知难而退。  相似文献   

17.
大雪下了整整一夜。天亮了,放眼望去,田野、村庄、道路、河流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小白兔聪聪起床后,看到今天  相似文献   

18.
活动目标 1.动手制作,感知物体的平衡现象,充分体验探究的快乐。 2.大胆表述操作中的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吕海燕 《山东教育》2005,(16):12-12
那天中午,因为下大雨,很多孩子在校买饭。放学时,刘新找到我:“老师,借我一元钱买饭!”看着他着急的样子,克赶快把钱塞到了他的手里。拿着钱,刘新高兴地说:“老师,明天一定还给你!”我记得“一定”这个词,他说得特别重。可是三天过去了,刘新一点也没还钱的意思。我笑着在心里想:这小家伙,借老师的钱还敢不还!  相似文献   

20.
杨卫玲 《文教资料》2005,(27):82-83
教师人格是一种不可或缺和无法代替的教育力量,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本文着重讨论了人格和教师人格的涵义,并指出富于教师人格魅力必备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