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F0003-F0003
墓志近代伊川万安山南麓出土,具体出土时间不明。志主马氏,名宦范纯礼之妾,范正已之母。  相似文献   

2.
近代洛阳、安阳两地出土北宋妾的墓志反映了她的家庭生活、与所生子女的关系和身后的丧葬等情况。妾谦卑自抑的言行举止和无助苦闷的生存状态,客观昭示了士大夫纳妾的普遍性、一夫多妾的家庭常态和法律确定的妾为良人中的贱类,体现了中古社会发展走势下处于渐变中的妾的特质。然而庶出子女地位同于嫡出,依随父亲出身为士人,嫡妻悉心抚养关系亲密,成人后也保持着士族间的婚姻和维系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3.
墓志是中国封建社会礼制的产物,记载了墓主的个人资料,反映了墓主的血缘关系及一个家庭的世系,是研究姓氏和历史人物的重要史料。漳州市图书馆收藏古代墓志拓片近百种。必须重视对墓志中家族世系资料的整理和利用,对馆藏墓志拓片进行文献整理,并与方志、家谱等古代文献相互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4.
墓志是中国封建社会礼制的产物,记载了墓主的个人资料,反映了墓主的血缘关系及一个家庭的世系,是研究姓氏和历史人物的重要史料。漳州市图书馆收藏古代墓志拓片近百种。必须重视对墓志中家族世系资料的整理和利用,对馆藏墓志拓片进行献整理,并与方志、家谱等古代献相互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5.
古代贵族实行一种以媵妾随嫁的多妻制婚姻,即媵妾制度。媵妾制在先秦经历了初成、繁盛以及衰亡的历程,秦汉以后,媵妾制度的发展轨迹有所改变。到唐宋时期,"媵"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媵"与"妾"也由不同的范畴逐渐混合互补。然而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以妾为妻"始终不为世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高皇后传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其父马公,素善郭子兴。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已女。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洪武元年正月,太祖即帝位①,册为皇后②。帝尝对群臣述后贤,同于唐长孙皇后。退以语后。后曰:"妾闻夫妇相保  相似文献   

7.
《西凉建初四年(408)秀才对策文》记载的马骘与《辛祥墓志》《辛穆墓志》中辛绍先妻父马骘为同一人。其于408年参加西凉秀才策问,举主为凉州府。酒泉马氏在当地较有势力,西晋时期已自称"酒泉马氏";前凉时期涌现了三位马姓酒泉太守;西凉时期,酒泉马氏与敦煌、西平大族同为五凉秀孝,并与陇西辛氏联姻,可谓已跻身河西大族之列。  相似文献   

8.
一夫多妻制的根源在于父系氏族社会以来形成的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为了家族的延续,为了确保血缘的纯正,传宗接代成了一夫多妻制"严肃神圣"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夫一妻多妾制,尤其是有权有钱的富贵人家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一夫一妻多妾制刺激了中国房中术的发达,这与男尊女卑文化关系密切,它造就了家族的勃兴和世家大族的出现,还导致了老夫少妻的传统文化,并与寡母教孤文化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粤省妾侍之多,平常人家及小买卖商贾,凡职业上可以糊口者,即享有齐人一妻一妾之乐,而家庭因此发生变故,亦屡有所闻。大抵立妾心理,多以子嗣为题,而一般贫寒妇女,亦以为人妾侍,名分不妥,但"拜金主义"与情欲之念仍不易打破。近日女界联合会职员,在天马巷女子体育学校开联合会议,伍智梅临时动议,谓女子联  相似文献   

10.
北魏《元桢墓志》是现今看到最早的元氏墓志。《元桢墓志》风格苍厚古朴,潇洒爽利,灵活多变又不失古意。点画用笔外圆内方,棱角分明,点画多为三角形,偶有圆形出现;结体取势左右开张,整体字形多取斜势,跌宕多姿。它引领了"洛阳时期"魏碑的中期式样,开创了北魏"邙山体"的先河。  相似文献   

11.
韩愈墓志对文体的变革之功,学界多有阐述。但韩愈墓志亦有"尊体"之处,如保留墓志的基本要素、为志主隐恶及作者无甚可记则不记,学界于此多有忽视。由"尊体"以致"变体",如志主无甚可写或个性不突出之时,韩愈多做改变,从而导致其部分墓志出现变体,这是韩愈墓志文体新变的一个原因,对此鲜有学者注意。  相似文献   

12.
顾正昊 《文教资料》2013,(31):191-193
中国古代家谱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范围广、跨度长的过程:以时间为经,大体上经历了从夏商到清代的整个中国古代时期;以演变范围为纬,大体上包括了家谱的形式、家谱的内容等多个方面的转变。家谱本身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而其作为历史载体独特的地位,更使其具有极强的历史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贵州省天柱县远口吴氏家族为例,对六月六"晒谱"习俗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六月六"晒谱"习俗包括晒家谱、修缮祠堂、入谱、议事等活动,其中晒谱是人们最看重的。晒谱为家谱传承提供良好的平台,对家谱的保护也起到重要作用。允许部分誊抄家谱、增加开放时间、寄存于图书馆或博物馆等措施,对家谱的传承与保护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14.
李欣 《文教资料》2013,(18):3-4
赛金花是中国晚清民初史上一位影响颇具争议的女性,其早年随夫洪钧以"状元夫人"的身份出使欧洲四国,在这一时期,其人生发展经历了"妓—妾—妻—妾—妓"的循环,即其由妓到妾,经历了短暂的"妻"生活(随夫出使时期)的荣耀之后,又由妾身份成为妓。值得注意的是,其身为"妻"身份时,她的这种身份的肯定却并非是由祖国和同胞赋予,而是由不同文化背景的洋人给予的,是对其的一种肯定和尊重。本文以赵淑侠的《赛金花》为蓝本,从女性主义研究的角度出发,对赛氏妓女、妾与"妻"的人生循环发展加以阐释,以期对赛金花这一历史人物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给予适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墓志属于碑文的一种,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记叙墓主的生平的。如:《文章辨体序说·墓志》说:"墓志,则直述世系、岁月、名字、爵里,用防陵谷迁改。"墓碑分为立于地表的"墓表文"和埋于地下的"墓志铭"。即所谓的"志以志诸阴,表以表诸阳"(《江西出土墓志选编》)。一般来说,墓志通常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墓志和墓铭。墓志通常用散文体书写,主要记叙墓主的身世;墓铭通常是韵文,主要是为了称赞墓主。  相似文献   

16.
墓志属于碑文的一种,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记叙墓主的生平的.如:<文章辨体序说·墓志>说:"墓志,则直述世系、岁月、名字、爵里,用防陵谷迁改."墓碑分为立于地表的"墓表文"和埋于地下的"墓志铭".即所谓的"志以志诸阴,表以表诸阳"(<江西出土墓志选编>).一般来说,墓志通常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墓志和墓铭.墓志通常用散文体书写,主要记叙墓主的身世;墓铭通常是韵文,主要是为了称赞墓主.  相似文献   

17.
通过考察古代文人"爱妾换马"的豪情风流行为及社会对妾在法律、制度上的人身定位和赋予妾的应用功能,得出:妾乃贱流,是性享用及生殖的工具;妾同妓女,是家庭的财富符号;妾通买卖,是社会的一般等价物等.揭示分析女性一族——妾在古代社会文化"潜规则"中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商周时期各类"臣"的身份,我们有必要辨析同时期"妾"的身份及其演变。其中,"臣"、"妾"一起出现的辞例是重点考察对象。商周时期,"妾"在本质上是负责具体事务的女性官员,《国语.晋语七》韦昭注"妾,给使者"是很好的概括。但她们有依附性,依附的主人不同,妾的身份也有悬殊。商代的妾主要依附于商王、方国以及贵族之家。西周时期的妾或依附于周王、贵族之家,负责具体事务,身份与"百工"相当;或在诸侯的军队里负责一些事务。春秋时期的妾主要依附于贵族、大夫、庶人、商贾之家。与商代相比,西周、春秋时期妾所依附的主人仍然有王这样的社会上层,但有向社会底层延伸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家族史之纂修,通常以旧有家谱为基础,除了需要广泛搜罗各房与各支的家谱之外,各种文物的搜集分析,可以让家族人物以动态方式显现。台湾大溪南兴庄客籍杨家先祖对于家族传承的重视,表现在后裔对于家谱的传抄与保存,百年来已有传抄之家谱至少十数件。这多件家谱中,有些致力于完整搜集杨家人的名录与概况,为家族团结与追本溯源贡献心力。除了家谱之外,各种老字据与碑碣、文物中的记录,表现出家族人物对于地方事务的参与,以及族内外之社会经济活动,相较于家谱的静态展现而言,透过老字据与碑碣文物之调查与研究,更能表现家族人物动态活动的一面。以历史文献法与田野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搜集、整理与分析历史文献,配合实地调查所得,展现客家家族史完整的面貌。  相似文献   

20.
《抱润轩文集》中有大量墓志、寿序类文章,影响到文集的质量,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这类文章是一种接近于人物传记的特殊文章。其墓表文字涉及学人者,往往论其学问源流;其对于人物的描写,常有传神之笔,深得左传、史记、韩愈、欧阳修、归有光、以及桐城派先贤方苞人物描写之精髓;同时,作为传记类文字,马氏所撰写的墓志保存了大量的人物第一手资料,可补正史之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