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代教育科学》2008,(2):F0003-F0003
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原名东北师大附小分校,又称东北师大附小南校,创建于1998年。东北师大二附小,秉承传统,卓越创新,十载风雨,硕果累累。学校现有82个教学班,216名教职工,4199名学生,是在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中吉林大地上异军突起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2.
《吉林教育》2006,(9):F0002-F0002
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原名东北师大附小南校,又称东北师大附小分校,创建于1998年。东北师大二附小,秉承传统,卓越创新,育人为本,诚信博誉,八载风雨,硕果累累。学校现有78个教学班,206名教职工,4088名学生,是在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中吉林大地上异军突起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3.
《吉林教育》2008,(8):F0002
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原名东北师大附小分校,又称东北师大附小南校,创建于1998年。学校秉承传统,卓越创新,十载风雨,硕果累累。学校现有82个教学班,216名教职工,4199名学生,是在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中吉林大地上异军突起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4.
东北师大附小分校是所在省市教委和东北师大直接关怀、领导下,由东北师大附小独立创办的一所“公有民办”全日制实验性小学。学校经长春市教委批准,于1998年6月22日正式成立,1998年秋季按计划招生,9月1日开学。现有68个教学班,3596名学生,185名教职工。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成为基础知识扎实、思维灵活、品质优良、身心健康、有一定特长、整体素质高的合格的小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5.
一、课题引路,“德”字为先,阳光教育应运而生 东北师大第二附小,建校8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是4000学子,200教职工,固定资产6000万,无形资产2000万。众所周知,影响学校发展的因素甚多,但二附小的成功很重要的…条,就是学校秉承了附小多年来形成的16字办学特色,即“坚持实验,探索规律,科学施教,全面育人”。特别是2004年,《霍懋征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子课题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校本课程研究》两项课题同时启动,将二附小的科研工作、德育工作、学校发展引向了高规格,引向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6.
东北师大附小以科研为龙头办出学校特色东北师大附小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全国实验学校教育科学研究会第一次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得到与会专家和代表们的充分肯定。近日,记者走访了东北师大附小。东北师大附小始建于1948年,是东北师大的附属实验园地,担负...  相似文献   

7.
《天津教育》2020,(5):F0002-F0002
一、价值引领,塑心立德天津师范大学南开附属小学认真梳理35年来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精神与文化,构建了“合力教育”价值体系:一是凝练学校精神。在“关爱生命、关注成长”办学理念引领下,“爱我附小、拼搏进取、合力育人、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已成为全体师生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价值取向。二是彰显学校文化。附小大家庭的每一名成员都将学校文化价值定位在“和、合”二字上,都在用爱心、耐心、恒心编织着生生互爱、师生共爱、师师互尊、干群合力、家校共育、学校与社会凝心聚力的“教育共同体”这幅美丽的画卷。三是制度规约。  相似文献   

8.
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创办于1998年,初称分校,再称南校。2006年,在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的跨越中,学校正式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十年风雨,十年沧桑,如今的东师二附小已经拥有82个教学班,216名教职工,4199名学生,实现了“影响全国,示范一方”的办学目标。特别是新学期伴随着一幢9000平方米现代、开放的新教学楼的落成,外语特色班的开班,东师二附小的名字更加响亮,学校也进入了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的快车道。梳理二附小的发展历程,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科研引领。因此,打造科研品牌,既是创新学校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学校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创办于1998年。初称分校,再称南校。2006年,在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的跨越中,学校正式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九年风雨,九年沧桑,如今的东师二附小已经拥有82个教学班、230名教职工、4200名学生,实现了“影响全国,示范一方”的办学目标。特别是新学期伴随着一幢9000平方米现代、开放的新教学楼的落成,外语特色班的开班,东师二附小的名字更加响亮,学校也进入了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的快车道。梳理二附小的发展历程,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科研引领。因此,打造科研品牌,既是创新学校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学校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2002年8月26至27日 ,“中日开放式·个性化教育研究交流会”在东北师大附小隆重召开 ,国内知名专家、省市领导、各大新闻媒体、来自全国7个省市的会议代表和10位日本的教育专家共计300多人出席了会议。就“中日开放式·个性化教育研究”这一主题 ,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开放式·个性化”是东北师大附小在“十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办学特色。为了形成这一办学特色 ,该校从“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高度 ,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加大对外的学习与交流。“中日开放式·个性化教育研究交流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电教》2007,(11):1-1
抚松外国语学校始建于2003年9月6日.现有43个教学班,近2000名学生。教职工158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4人,中级教师81人,70%以上教师是市级“十佳”教师或教学能手。学校是东北师大外语学院实践基地校、东北师大软件学院附属实验校、东北师大附小教学协作校、北大附中附小远程教育示范校。经过近三年来的建设与发展,抚松外国语学校以崭新的面貌矗立在白山松水之间。  相似文献   

12.
张家琪 《天津教育》2013,(13):79-80
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附小”)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沿着学校五十余年的发展轨迹探寻,就会发现学校一直在追寻“有灵魂的教育”,慢慢形成了附小独有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潜移默化地浸润着附小教师团队,形成了附小的教师文化。附小遵循“文化兴校、文化立人、育人育心”的办学思路,依据“和乐盈心、朝气蓬勃的阳光学校”的办学愿景,建立起以“和谐、笃实、创新”为价  相似文献   

13.
“实施阳光课程,打造阳光教育”,是东北师大第二附小在开发校本课程中实施的全新教育理念。阳光的教师、阳光的学生、阳光的校园,共同构建了第二附小“阳光教育”的亮丽风景。如果说,“阳光教育”只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话,那么在附小南校,到处都充盈着这种爱的阳光,每一位老师,每一名学生,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天都在感受着、体味着这种阳光的教育……2003年,第二附小成为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霍懋征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的首批实验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也没有教育”,霍懋征老师“爱的教育”为第二附小校本课程开发插上了思想引领…  相似文献   

14.
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原名东北师大附小分校,又称东北师大附小南校,创建于1998年。学校秉承传统,卓越创新,十载风雨,硕果累累。学校现有82个教学班,216名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所全国知名的重点学饺东北师大附小从2001年起确立了开放式、个性化办学理念和特色,以“开放式学校的构建与组织文化的新生”为题的研究被列入国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技术》2013,(3):F0002-F0002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创办于1952年,位于环境优美的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内。学校以“共建共享和谐幸福附小,努力打造师牛幸福家园”为办学目标,遵循“个性教育,和谐发展,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坚持“时代文化疗人,信息素养见长”的办学特色,着力打造现代附小、人文附小、活力附小、幸福附小。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完整的人,教育作用于人的发展必须是整体的、综合的、立体的。清华附小以“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为办学使命,把育人目标具体化为“健康、阳光、乐学”。在探索实现育人目标途径的过程中,清华附小以“课程”作为核心载体,打破原有分科课程间的壁垒,通过多样化、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整合,结构化、弹性化的管理整合,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1+X课程”,并据此优化校园环境、调整学校管理结构及人事制度,进而形成了以“1+X课程”为核心的育人体系。今天,“1+X课程”促使清华附小形成“课程导向”办学特色,成为首都教育的品牌。  相似文献   

18.
“实施阳光课程,打造阳光教育”,是东北师大第二附小在开发校本课程中实施的全新教育理念。阳光的教师、阳光的学生、阳光的校园,共同构建了第二附小“阳光教育”的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9.
我曾经在和平区辽北路、兴安路、建物街3所“小”学校里工作,2012年12月,调任天津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二十中附小”)任校长.二十中附小占地面积2488平方米,在校学生719人,教职工88人,也是一所“巴掌大”的小学校.但二十中附小基础更好,底蕴更深,口碑与声誉也更好.如何突破学校发展的“高原区”,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大的发展,这是我和学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深入了解、融入二十中附小后,我带领教师梳理总结学校的客观实际和办学经验,沿袭原有的“求精文化”,提出了“小中求精,适性发展”的办学思路,开始了“适性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这是附小的领导们最为重视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广大教职工奋斗的方向和结果.附小从创办至今,就一直以教育质量高而称雄于云南小学界.但学校领导、教师没有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今后附小靠什么来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促进办学水平上新台阶呢学校的领导、教师在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尤其是校长宋楚昆,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