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生命之帆     
20岁 ,正是女人的花季。可对我这个两条腿软得像面条一样、行走靠的是两只手抓住两只小木屐、以胳膊当腿一步步向前挪的残疾人来说 ,随着20岁的到来 ,心头的压力却是越来越重。在相继失去父亲的呵护、母亲的疼爱之后 ,我的那个对象———瘸了一条腿的木根也舍下我跟村里的那个寡妇好了起来。这一连串的打击 ,使我完全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决心。那天 ,我洗了澡 ,换上自己喜欢的衣服 ,艰难地挪到村南的那座小铁路桥上 ,绳子的一头系在枕木上 ,另一头挽了个套挂在脖子上 ,只要眼一闭 ,滚下小铁路桥 ,自己这不幸的生命就结束了。可是 ,我没有死…  相似文献   

2.
人生之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随时都可能遭遇厄运与灾祸。只有坦然而不屈,才能战胜磨难,跨越激流险滩,走向成功的彼岸。大连市瓦纺店东风社区70岁的周传凯老人,虽然身患绝症,却凭着乐观的精神、顽强的毅力,用8年时间创作了5部长篇小说,不仅圆了自己年轻时的“学梦”,而且成功地击退了癌魔。  相似文献   

3.
4.
生命的张扬     
没有哪颗星星会自行陨落,一定是有更伟大的光明将它淹没。--题记曾经看过许多有关凡高的评论,大多数人都骄傲地抱着"孤独毁人"的论调居高临下地分析着凡高的人格。然而,只要看看那些作品,你就会明白:凡高原是太阳身上的一颗小小的火星,不小心溅落到人间,用夺目的光彩灼伤了人们的眼睛。  相似文献   

5.
生命自张扬     
我们踏着雨丝去访寻美丽,在这烟花三月。远远地望见一片灿烂,那是油菜花。  相似文献   

6.
我是农村中学的一名学生,成绩很差。学校的一切令我厌倦:人满为患的教室,发音古怪的英语老师,成堆的作业,还有班主任的冷脸……我真想逃避,可我能逃到哪里去芽我的出路在哪儿呢芽——闵文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层层推进,生命课堂的诞生,唤醒了传统教育中沉睡的主体性.生命化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生命化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生机盎然、妙趣横生的,学生感到快乐,教师感到轻松.生命课堂不仅把学生看成是教学的主体,更把他们看成为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中,学好言语表达,乃抓住了语文的根。但仅仅以此为目标,让我的教学曾陷入困境。一次次高屋建瓴的反思,让我明白了阅读教学应在言语学习中,扬起体验生命成长的风帆。课前深挖出承载生命的语言,课上多一层的追问,让我的语文教学显得愈加厚重。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关注生命教育这一亮点,从思想品德新教材、新课标、新课堂三个角度来阐述思想品德课在我国中学实施生命教育中的作用,着重论述了实施生命教育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呼唤新的教学智慧,提出在生命教育的课堂中要尊重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要还学生自主权.为学生留出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要重视学生的体验,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0.
毕业之帆     
《语文世界(高中版)》2010,(6):F0004-F0004
上世纪80年代末.著名的文学史料家秦贤次从北京琉璃厂淘到了很多大学毕业纪念册,以之作为研究现代文学作家学籍的依据,没想到其中沪江大学的毕业纪念册的封面内竟印有藏书票。沪江大学早在1906年由美国南北漫礼会创办.初名上海浸会大学,是地道的教会学校,后来逐渐成为一所综合大学。  相似文献   

11.
帆之悟     
风帆,人生的风帆……——题记一个有风的晚上,我十分惬意地躺在小木船的甲板上,欣赏着湖两岸的万家灯火和天  相似文献   

12.
毕业之帆     
正上世纪80年代末,秦贤次从北京琉璃厂淘到很多大学毕业纪念册,没想到其中沪江大学的毕业纪念册的封面内竟印有藏书票。秦贤次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史料家,纪念册被他作为研究现代文学作家学籍的依据,可见其研究的细微。沪江大学早在1906年由美南浸信会和美北浸礼会创办,初名上海浸会大学,是地道的教会学校,后来逐渐成为一所综合大学。1915年改名为沪江大学,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后,学校被迫迁入租界和内地重庆继续办学,1946年迁回原址。校舍原址还保留着,后来辗转成为现在的上海理工大学。  相似文献   

13.
青春之帆     
凝视生命,品味青春。 执著于理想之梦,欣然走着脚下的路。即使一生坎坷,亦无怨无悔。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我们拒绝洪荒,拒绝蹉跎,拒绝沉沦。 人生本是无垠的海,青春便是膨胀的帆,做一名真正的水手,在风雨中擦干眼泪,在苦难中挺直脊梁,扬起青春之帆,在大海中乘风破浪前行。这是何等的激情,何等的豪迈!  相似文献   

14.
15.
语文教育是以言语为基本内容,提高人的言语生命素养的学科教育。言语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运用的实践.是鲜活的。灵动的,富有勃勃生气的。这种蕴涵着人的生气与活力的言语,是与人的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言语、文字的鲜活,无不来自于生命的灵气。生命的灵动。人有怎样的生命状态。就会有怎样的言语人生;而一定的言语状态,  相似文献   

16.
林珊 《福建教育》2008,(5):31-33
《生命生命》是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的作品。课文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等小事,展示生命的意义,表达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懂得珍惜生命,初步了解生命的价值,同时习得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我认为 :体验生活、表达自己 ,努力回复写作教学的生命性 ,应成为写作教学的价值追求。回归生命 ,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宝贵的习作生活中能感受语言的魅力 ,能在丰富绚丽的语言世界中 ,获得人与世界的亲近与交流 ,获得个体精神的丰富 ,并最终获得一种诗意地表达生活的方式。作文教学应张扬生命意识。一、走进思考 :生活自然的关注思辨自由成长的生命应最少受到拘限 ,并通过思考、思辨而不至于浑浑噩噩。我们的学生曾批评新教材写作“缺乏有味道有深意的新题设计 ,都是什么‘难忘的假期生活’、‘我的老师’之类 ,好像从小学到高中写的全是这…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追求一种境界,那就是让每一次阅读都成为学生生命个体的历练,要沉浸于文本,又超越于文本,要让生命和文本、作者、教师之间进行心和心的交流,从而感悟到其中的真谛,真正成为生命的阅读。由于每个人特有个性差异,因而《语文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一个及其重要的位置,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那么,如何让阅读张扬生命的个性呢?  相似文献   

19.
易建军 《师道》2007,(3):20-21
教育需使人能够适应生存的时代,而不致将他排除在人生的最终伟大目标之外;它将开启世界的钥匙———独立和仁爱授之于人,赋予他作为一个自由人只身跋涉而步履轻盈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福建教育》2011,(10):4-4
冯建军在《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第9期撰文指出,个体的全面发展要关注生命的每个方面,但不要求每个方面都得以平均发展,个体的自由发展只能根据全面发展中个体的优势所在,使优势素质更优,一般素质也得以提高。因此,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必定是充满个性的独特生命体。所谓教育面向“具体的人”,就是面向一个具有差异的独特生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