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代知识女性吕碧城的女子教育思想和女权观念是和谐统一的,吕碧城在天津兴办女学和当时的时代大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男性社会精英的帮助和支持下,吕碧城的女子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教育思想日益成熟,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吕碧城的近代女子教育思想和实践,特别是其女权主张,是探讨近代社会性别关系变动等问题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2.
吕碧城词展示了近现代之交女性知识分子在进入公共空间之后的复杂人生体验。坚持并表达了由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出发所形成的对于生活的感受和对生存意义的追寻,含蓄地表现出对于女性命运和心理的自我省视,显示了作为时代主流的男性政治话语之下对于性别及个体意识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吕碧城是中国近代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在她的诗文创作中体现了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文章主要从女性自主权利的呼唤、创办女学发展女子教育,宏伟远大理想志向的树立及狂放张扬的女性个性几个方面分析了吕碧城诗文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表现,并阐释了吕碧城诗文中女性创作主体意识的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吕碧城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被《大公报》等京津媒体所传诵的新女性的代表人物,其通过宣扬、兴办女子新式学堂和提倡女权运动成为近代历史上少有的颇具女权思潮的人物,但综合她其他方面的成就和人生经历,我们不难看出,她仍然是一个怀有古典情操的“旧式才女”。在晚清社会时空和吕碧城个人的生活际遇中,可以窥见晚清新女性如何在传统和现代的悖论中挣扎以及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5.
薛绍徽、吕碧城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女性文人,她们的诗词作品反映了清末女性文人独有的思想情感。该文结合薛绍徽、吕碧城的生活阅历,就她们诗词创作的题材和风格进行比较分析,以此了解清末女性文人的生存状态及其创作原貌  相似文献   

6.
薛绍徽、吕碧城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女性文人,她们的诗词作品反映了清末女性丈人独有的思想情感。该文结合薛绍徽、吕碧城的生活阅历,就她们诗词创作的题材和风格进行比较分析,以此了解清末女性丈人的生存状态及其创作原貌  相似文献   

7.
<正>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其中的吕碧城(一说庐隐)、萧红、石评梅、张爱玲更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1883年—1943年),安徽省旌德县人。吕碧城家学渊源,12岁时,她诗词书画的水平已经很高了,当时有"才子"美称的著名诗人樊增祥读了吕碧城的诗词,不禁拍案叫绝。1904年至1908年期间,吕碧城担任《大公报》主笔,发表了大量尊重女权、倡导妇女解放的诗词杂文。吕碧城两度周游世界,写了大量描述西方风土人情的诗词,脍炙人口,传诵一时。她的诗词造诣深厚,尤擅填词,字字  相似文献   

8.
吕碧城是严复交往的少数女性朋友中的一位。关于严复和吕碧城的交往,学界关注很少。事实上,在严吕二人交往过程中,严复在女学思想上深受吕碧城的影响,而吕碧城无论是在西学思想上,还是在其后半生的生活方式上也都离不开严复西学思想的触发。通过考析严吕二人的交往,可以透视20世纪初严复在教育思想上的变动,也可看出辛亥革命前后吕碧城思想的转变和生活轨迹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吕碧城是清末民初著名女词人,身处在新旧嬗递的社会转型时期,受时代风尚、文化思潮以及个人生活遭际等因素的影响,其词作始终坚持女性文学创作立场,于词学意识观念、题材表现范围、词风意境等诸多方面呈现出新的样貌。吕碧城词的新变,体现了清末民初女性词在中国文学近代转型时期的新发展、新视野。  相似文献   

10.
吕碧城早年积极鼓吹女权并且从事女权的实践,而中年后却转向了佛学研究及"护生"运动。佛法观念中所宣扬的"众生平等"、"度己救人"与吕碧城男女平权思想的暗合;个人生活的际遇及特殊的人生感悟以及"女权"和"护生"思想之间内在的联系促就了吕碧城的思想转变。  相似文献   

11.
丁玲的《在医院中》,陆萍的遭遇表征着作为新政权雏形与象征的解放区,法律、条文上的性别平等并未深入社会机制和妇女的思想意识与日常生活,女性整体上依然处于精神匮乏、价值缺失和无法获得类的存在的生存状态。陆萍的悲剧揭示了将女性解放等同或捆绑于民族国家解放的狭隘和困境,将民族国家解放后妇女解放之路将走向何处的问题揭示了出来,启示新的历史背景下,女性解放应在主体精神和社会文化价值的维度确立女性的主体存在,发展女性独立的个性和丰富的人性,实现女性自由、自觉的类本质。而反观现实,这也正是文本对当下女性解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通过人的劳动进行信息交换、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即三大交换活动协同运动。生物个体即个人的“三大交换”是基础,社会“三大交换”是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个人的“三大交换”与社会“三大交换”的活动就是“私”与“公”的矛盾。“私”与“公”矛盾的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私”、“公”矛盾的运动过程,也就是社会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动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正确处理“公”、“私”矛盾,主要是树立“公”、“私”分明的观念,实践劳动是人生存发展之本,正确把握个人角色的变换。  相似文献   

13.
公私观念源于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各种公私观念的核心是为了解决公与私利益之间的矛盾。中国早期公私观念中推崇"大公无私",贬斥"以私害公"是一个基本取向,并由此衍生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公私观念模式的基础就是实现和完善"公",以公为中心,以公为主体。尚公意识被后人不断地优化,成为人们的政治信念、道德理念和价值目标。公与私在现实中往往处于矛盾的状态中,公私合一、公私兼顾是难以实现的,公与私始终处于背反的境地。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利益的冲突上,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准则是以"公"为先,只有一切为了公利,维护公利,才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最终使得"天下为公"成为社会行为的根本准则,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道德行为规范,对稳定社会秩序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作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后产生的一种新的经营方式和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对其在现阶段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合理的认定,把其中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并在私营企业中合理构建和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引导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阶层健康发展,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十七年"文学所再现的空间是一种打破了公私界限的空间,或者说是一种几乎没有了私人空间的空间。无论是劳动对农民日常生活的占据,还是由于目视所导致的个体私人行为的转变,我们都可以发现乡村社会中公、私空间界线的消逝——公共生活空间的无限延伸侵入了农民私人生活领域,并使后者在一种不合法的名义下自行引退。这反映了个体农民与国家之间更紧密关系的建立,也昭示着一种国家全面掌控个体生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小说创作一开始,就与以“娱乐,消闲”为主要目的和追求的通俗小说,大众文化区别开来。他指明,自己所写的是严肃的“为人生”的小说,这正是鲁迅所开创的“五四”新小说的最本质的特征。鲁迅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为人生的文学”,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的,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真文学;是注关下层人民,着重揭示病态社会的人的精神病记的文学,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而它他最终指向的是绝望的反抗。作为一个无限丰富却又充满本体性的困惑的灵魂,鲁迅是在真实与说谎的矛盾的张力中来进行写作的。正是时时面对这样的写作的困境,就决定了鲁迅小说写作上的一系列的特点:本体性的隐喻性,“复调性”和音乐性。鲁迅在自评小说时,提出了一个审美标准:“从容”还是“逼促”。这是鲁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17.
民国私立高校曾获得快速发展,其经费来源多元化是重要保证.在所有经费来源中,学费收入所占比例虽然不高,却是最稳定的经费来源.社会捐资份额最重,是私立高校成功办学的主要经费来源;政府资助经费所占比例较低,但具有重要意义;其他还包括银行借贷、自营收入、办学者私产等经费来源.私立高校多元化的经费来源在吸收社会资源投入教育事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经费来源结构直接决定了私立高校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而且与公立高校相比,私立高校经费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8.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正式实施,给民办高职院校提供了广泛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当然民办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公办教育的示范作用,公办、民办教育形成齐头并进的局面.这两的互补性对我国普及高等教育,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会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9.
1912年,在蔡元培等人力主下教育部首设社会教育司,留日学生周树人在旧友许寿裳举荐下成为该司职员,8月被任命为教育部佥事兼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任职时间长达14年之久。从社会生活史角度,对鲁迅在社会教育司主要工作及社会活动进行历史梳理,结果发现:(一)社会教育司的超稳定人员格局为周树人营造了熟人社会,教育部的丰厚薪水为其及家人提供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保障,较为宽松的上班制度和省亲制度为其提供充裕的闲暇和创作情感基础;(二)社会教育司职掌范围为周树人提供长袖善舞的重要舞台,古迹善本收藏、美术展览会、京师图书馆以及小说改良等均相得益彰,并为其搭建了重要的社会关系网络;(三)社会教育司的独特设置,加深了他对国民品性的思考,促进他将丰富的创作素材转换为小说、杂文。该研究通过大量第一手史料分析,说明鲁迅正是借助社会教育司这个平台,使得故园绍兴的素材一点点演变成对整个社会现状的理解和期待,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成为中国民众的缩影、符号和表征,补充并修正之前学界对社会教育司这个历史存在及鲁迅官场的臆断和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