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初中物理上“比热容”一节中,安排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就是拿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各一杯,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它们加热,利用液体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变化情况(如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可以看到,煤油的温度升高比水快。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就要比煤油的长,也就是水比煤油吸收的热量多。是通过这个演示实验的观察,说明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相等的。在这个别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引入“比热容”概念。  相似文献   

2.
图1为初三物理“比热”一节的演示实验装置.100g水和100g煤油分别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煤油的温度升得比水的快,得到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所吸收的热量不同的特性,引入了比热这个物理量。我们在教学中按照初三物理课本笫六十二页图3—1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从温度计上观察到煤油的温度上升得比水快,从而使学生明确要使水升高的温度跟煤油相同,就必须给水继续加热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4.
“比热”概念抽象 ,难以理解 ,是热学中的重点、难点 .现行初三物理课本 (人教版 )是利用两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 ,并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变化 .以此来研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而升高的温度不同 ,从而引入比热概念 .实际教学中发现 ,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教学存在几点不足 :①液体温度计示数不易观察 ,可见度低 .且加热时间短 ,温度计示数变化缓慢 .不适合在课堂内演示 .②由于两“热得快”浸没在各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则在相同的时间内 ,不能保证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 ,使吸收相等的热量存在误差 .…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电流的热效应时,验证“焦耳定律”是利用电流产生的热量使煤油温度升高,利用煤油的体积变化判断电流所产生热量的多少。但实验时所用器材较多,实验时间较长(主要是煤油温度变化的时间)。针对此实验的不足,笔者进行了改进,效果不错。1 实验器材学生电源1台,演示电阻箱1个,演示电流表2个,滑动变阻器1个,凡士林1瓶,火柴1盒,导线若干。2 实验原理  相似文献   

6.
赵淑坤 《物理教师》2006,27(7):9-39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人教版第二册“比热容”一节的开始有这样一个实验: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热得快)分别给盛在两个杯子里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电热器每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通电时间越长,放出的热量越多,用温度计测量两种液体的温度变化,观察哪个温度升高得快些.要  相似文献   

7.
一、比热教学的困难众所周知,物质的热学性质主要由物质的比热来表示,物体间传热前后热平衡方程的建立,物体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放热量多少的计算等等都依赖于物质的比热。首次学习比热概念是在初中,一般方法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观察到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物质(如,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相同的度数时,吸收了不相等热量的结果后,为表示各种物质的这种性质,引出了比热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1]。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物理上“比热容”一节中,安排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就是拿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各一杯,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它们加热,利用液体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变化情况(如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可以看到,煤油的温度升高比水快。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对水  相似文献   

9.
在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编的《初中物理补充练习》一书第110页上有这样一道问答题:“把两个质量相等的铜球一起加热,随后一个迅速放进盛水的杯子中,一个放进盛煤油的杯子中,如果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初温相同,那么哪种液体最终温度高?”各种练习册,也常出现类似的问答题。有很多学生认为:把两个质量相等的铜球一起加热,分别与煤油和水混合放出的热量相等,根据△t=Q/cm,因为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初温相同,水的比热大于煤油比热,所以煤油的终温高。有些教师也按这一思路指导学生。这一分析的基点是两个铜球分别与煤油和水相混合时所放出热量相等,其实由于混合后煤油和水的最终温度不同,两个铜球放出的热量并  相似文献   

10.
焦耳定律实验是初中物理电学中重要内容之一,定量实验难度大,演示效果不明显是老师反映最多的问题.一线教师在教材、教参和杂志上提供了很多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①加热煤油法.其中又分成两种:一是观察煤油升高的温度(如图l所示);二是观察煤油体积的增加量(如图2所示).具体做法是,将阻值不同的电阻或者电阻丝串联后插入盛有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玻璃容器中,观察通电后煤油升高的温度或体积的增加量,从而来说明电热的多少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再将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其中一个支路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观察哪个容器中煤油升高的温度高或体积的增加量多,来说明电热的多少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魏喜武 《物理教师》2000,21(1):15-15
比热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学生需要认识的第一个带有复合单位的物理量,教学难度较大.为降低教学难度,现新课本(华东版)首先以“同一种物质(水)在质量相同、温度变化相等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等”的知识作为铺垫,然后再通过演示不同物质(水和煤油),在质量相同、温度变化相等时,它们分别吸收的热量不等的现象,进而引入比热概念的. 关于引入比热概念的实验,一度曾成为教学讨论的热点,全国多家中学物理教学刊物先后发表过数十篇文章,但由于这些文章都没有很好地控制分离的量,再加上有些装置过于繁琐,教学效果并…  相似文献   

12.
焦耳定律实验是初中物理电学中重要内容之一,定量实验难度大。演示效果不明显是老师反映最多的问题。一线教师在教材、教参和杂志上提供了很多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①加热煤油法。其中又分成两种:一是观察煤油升高的温度(如图1所示);二是观察煤油体积的增加量(如图2所示)。具体做法是,将阻值不同的电阻或者电阻丝串联后插入盛有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玻璃容器中,观察通电后煤油升高的温度或体积的增加量,从而来说明电热的多少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再将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其中一个支路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观察哪个容器中煤油升高的温度高或体积的增加量多。来说明电热的多少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初中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教材上的作法是将电阻丝放入煤油中通电后,煤油吸收电阻丝放出的热量,体积膨胀。根据煤油柱升高的不同高度定性的说明“焦耳定律”。由于煤油的膨胀率不大。故做此实验花费的时间长,可见度又低,往往教师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结果却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效果。 我在上这一节课时对此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演示实验只需二分钟左右即可做完,可见度  相似文献   

14.
比热容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一个物理量。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新旧教材都选择从实验人手,通过实验来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等”,以此引入比热容的概念。但是,这些实验都存在以下问题:(1)用普通温度计来显示水和煤油的温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热”的部分要求学生“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并开展“调查材料的导热性能”的活动。为了在课堂演示实验中让学生更加清晰形象地观察到各种现象.笔者动手制作了教具“热传递及导热材料导热性能演示器”。该教具最大的特点是,控时、单列演示或可并列演示、成功率100%、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热”的部分要求学生“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并开展“调查材料的导热性能”的活动.为了在课堂演示实验中让学生更加清晰形象地观察到各种现象,笔者动手制作了教具“热传递及导热材料导热性能演示器”.该教具最大的特点是,控时、单列演示或可并列演示、成功率100%、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比热”一节是教学中的难点。近二年来,我们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性的探索,现简介如下。一、实验装置的改进课本的实验是“拿两个同样的烧杯,分别装上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同样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通过观察得出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得快。要使水升高的温度跟煤油的相同,就得给水加热较长的时间。从而导出比热的概念。但实际上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很难找到。故一些学生对  相似文献   

18.
1.取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同一个酒精灯上先后各加热2分钟,受热是一样的。由温度升高的不同引 入比热概念。  相似文献   

19.
范必文 《考试周刊》2012,(30):138-139
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三节“比热容”的教学中。要学生深刻地认识比热容的物理含义,就必须做好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是否相等这个探究性实验。教材中“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探究实验用食用油和水进行对比,实验中为了增加实验现象的可比性(观察比较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快慢),实验时必须两装置同时点火加热、两个酒精灯燃烧释放的热量要相同,才能使实验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可信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很难保证点火的同时性、火焰的相同性,这样就增加了实验的对比性和不确定性。针对实验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作者经反复验证和探究、联想到“焦耳定律探究”的实验装置.对上述实验装置稍加改进,改进后的演示实验效果更明显、准确度更高,使实验更具有科学性,在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等功率加热器的制作黄焱(湖北武汉市第十中学,430060)初中讲比热容的时候,有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给两杯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同时加热,观察二者的温度变化情况(见初中物理第二册第2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以前的教材上是用两个酒精灯加热,显然存在一个灯焰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